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馆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虽然近年我市文化馆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市文化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一是文化馆建设缺乏科学管理体制的指导,文化馆管理体制的弊端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二是文化馆建设缺乏经济投入。我市文化事业投入虽然年年都有增加,但与全市文化事业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差距极大。全市文化事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文化馆人才缺乏。我市文化艺术工作队伍虽然也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实力,但还是不能够满足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完成不能适应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建设。
二、云浮市文化馆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文化馆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首先,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以目前云浮市各级文化馆现状看,与目前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是不适应的,一是场地设施方面、大多数馆舍陈旧、面积窄小、设备落后;在组织文化活动中,有些文化馆的组织能力比较薄弱,缺乏科学化、专业化、导致文化馆的社会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其次,云浮市各级文化馆周边的自然环境较差,建市十六年来,云浮的自然环境虽有好转,但文化氛围较淡淡,开展艺术活动不积极,没有一家较上规模的新华书店,更没有一个符合标准的影剧院,大、中小学对艺术素质培训可有可无。文化器材也落后、紧缺,文化系统人员待遇较低,培训力度不够,加上我市一些干部群众对建设山区文化盛市的内涵认识模糊;新闻媒体对建设山区文化盛市宣传力度不够;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不多;虽然市委第三次党代会已提出了建设山区文化盛市的总体要求,但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协调文化馆和其他部门之间的问题。
(二)文化馆行政管理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
云浮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和管理好文化馆的人、财、物,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停留在传统“分散性”的管理状态,致使文化馆的场地、人才等方面的流失。同时文化又难以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未能形成良性循环。虽然,全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禅文化、石文化、南江文化”三大主流文化逐渐形成,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等丰富多彩,但目前投入的多,收益的少;文化产品还不鲜明,品种还不丰富,包装还不精美,缺乏系统超前、视觉独特的二次开发,如石文化产品,有造型美术含量的文化产品比重少,大多数给人的感觉只是石头的开采和加工。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本应产生效益,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如演出业、电影服务业。因而,在新时期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方面与文化馆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不能相适应。
(三)文化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云浮市文化馆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比如云浮各级文化馆干部普遍都是非文化馆的干部学院专业毕业或受过专业管理培训,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由于管理者缺乏系统的专业和管理训练,导致文化馆行政管理存在许多不足。目前,云浮市群文系列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0人,懂专业、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人才稀缺,与一个地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加上文化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行政管理研究,文化馆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相当重,管理人员一年到头忙于应付各项活动,没有时间专心下来认真学习研究和探讨文化馆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
三、云浮市文化馆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完善文化馆行政管理体制
1、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完善行政、财政制度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通过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使政府的文化管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以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检查监督等宏观管理为主;其次,改革文化单位的运行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扶持和保护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益事业,正确引导和管理营利性、半营利性的文化单位;最后,改革资金的投入方式,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保证补助,确保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和发展壮大的资金,对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给予适当扶持和引导,使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对经营性的单位加强服务和管理。当然,在思想上发展群众文化既来自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也来自云浮本身希望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我市群众文化,应该考虑近、远期目标相结合,社会、经济效益相兼顾的思路。要实行文化馆行政管理科学化,树立管理工作新观念、新风尚、新形象,进一步整合资源在现代化管理要素、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等,要争取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严格工作法律,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办事效率上突破;二是在思路创新、科学决策、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方面上突破;三是在转变把关作风,使员工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上突破;四是对文化馆行政措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上突破。只有做到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积极培育健康、繁荣、有序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群众文化发展格局,依法引导群众文化,探索群众文化管理有效途径,突出服务意识,才能实现文化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文化馆自身必须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
文化馆业务部门必须统一指挥和监督业务辅导所需的人、事、时、财、物等五个方面,基层单位文化馆、站、室提出辅导申请,主管业务主管领导安排辅导任务、落实。社会文化辅导员外出辅导要经本部门主任审定同意方可进行,并鉴定“辅导工作登记表”作为考核、晋级的重要依据。文化馆业务部门对辅导的效果,进行年度量化考核,如创作人员则侧重其作品质量,达到何程度的社会效益;辅导干部则从其辅导次数、人数,效果如何。从而设计一套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量化标准。成绩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不达到要求的,将不再聘用或作工作上调整处理。文化馆业务部门建立辅导活动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表彰、奖励、晋级等方式方法、提高辅导的水平和成效。此外,文化馆加强组织纪律,对辅导员建立考勤制度,保证辅导的质量,杜绝出勤不出力的现象。确保辅导员提高在馆内辅导的数量和质量。
(二)文化馆必须切实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强化市场意识
强调市场意识既不是将文化馆推向市场,更不是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馆的主业来经营。而是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功能和资源优势,或通过文企联姻开展群文活动,通过寻求企业冠名、赞助、协办等形式,弥补活动资金缺口,达到宣传企业、群众受益的双赢;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推出低价位的有偿服务;或发挥文化馆艺术门类齐全、艺术人才相对聚集的优势,探索实践文化艺术培训、辅导的规模化、连锁化之路;或利用场地、人力优势,为各种娱庆活动及企业宣传服务;或联合文化中介企业引进高质量的演出团体进行商演,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但其终极目标不是铺就钱路,而是弥补群文事业经费的不足,增强自身发展后劲,彰显群众文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最终实现文化馆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适当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事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学习昆山经验:不管资本的形式如何,能搞活就行,不管规范大小,能发展就行,不管经营什么,能遵纪守法、依法纳税就行。我市现阶段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资本投入,培育新兴的文化产业集团,发展中小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采取通过租赁、承包、股份转让、拍卖出售等方式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造,脱离对政府的依赖,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三是突出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中介机构,鼓励、演出经纪、电影发行、艺术人才经纪等;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新闻业、娱乐业、音像业、文艺培训业,努力繁荣文化市场、拓宽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渠道。例如:民营企业家彭鸿峰投资400多万元,创办云浮市第一私营博物馆-----鸿峰博物馆;罗定市委党校、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和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投资200万元创办罗定艺术学校;民营企业投资20多万元创办6支私营电影队;社会热心人士出资500多万元创办“祠堂文化”;民资投资4000万元办起一批卡拉OK、网吧等文化娱乐设施。以民资为投资主体办起的多元化文化,已成为罗定群众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不仅为该市文化大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改变了文化建设单靠政府投资的格局。
(三)提高文化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文化馆管理人员每天都要与各个部门各种人打交道,每天都有大量需要处理的事情,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是检验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准。因为测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标准,就是他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假使他对工作,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的督促下一样,假使他对工作感觉到厌恶,假使他对于工作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而只觉得其为一种苦役,那他在世界上,一定不会有大成就的。当然培养敬业精神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可靠保证,有了正确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和达到,关键在于个人素质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工作中责任的落实,实际中的相互理解、配合,组织中的民主、集中,班子中的团结干事、齐心合力、目标和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文化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尤显重要。当前,我们既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或重活动、轻管理的观念,也要摒弃那种重视群文业务干部、轻视后勤管理干部的错误观念,把文化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我市文化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科学管理,发挥功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