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业机制及服务完善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环境现状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武汉市政府提出建成以市、区两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会各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全市性、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形成规范有序、良性互动的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制。据此建立的武汉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综合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两大类构成。综合服务机构包括政府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中小企业公益性服务工作平台,是公益性或非盈利性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包括依法设立的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开拓、信息提供、技术援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人才培训、劳动就业服务、投资融资服务等非营利性机构或营利性机构。它们按照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业务范围内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具体说来,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环境建设的特色如下:
1、建立服务超市,构筑一站式服务平台。2009年武汉市政府经过周密筹划、精心准备,开始建设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综合性服务中心——武汉中小企业服务超市。和现有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职能不同,“服务超市”集中整合各类针对中小企业的优质服务资源,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打造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服务超市”由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运营和管理,营业场地共3层,面积约4500多平方米,吸纳银行、担保、券商、信用评级、财税、法律顾问、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企业管理诊断、法律咨询、营销网络推广、创业导师服务、企业信息化等一体化—站式“融资融智”服务。武汉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成为政府、专业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长期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2、完善服务机构,强化服务联盟。针对市政府提出建成以市、区两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会各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全市性、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的要求。目前,武汉市继续重点推进区级中小企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组建,全市已有14区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部分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将服务工作平台向街、镇延伸,形成服务网络。2009-2010年,武汉市进一步强化“三个中心”(市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的核心作用,完善履行中小企业综合服务职能、职业教育职能和信息化推进职能,同时着力加强与联合华锐管理公司、中小担保公司等近百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市级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巩固和壮大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力队伍。
3、搭建全民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创业辅导基地服务中小企业。2009年武汉市全面建成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2010年不断完善创业辅导基地并在有条件的部分郊县也设有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强化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搭建项目资金对接平台。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由上年52家增加到56家,新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组建科技创业社区12个;全市新入孵科技企业822家,共吸纳4300余名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近三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比上年平均增加8.5%;入住初创科技企业比上年平均增加17.5%。而且,不断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开发了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评价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孵化器在线管理与绩效评价。二是完善创业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在市、区两级全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后,为创业者提供了政策咨询、投融资信息、金融支持、创业场地信息、项目展示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建立信息采集和定期制度,通过市、区创业服务网络平台,每月滚动实用创业项目、创业场地、服务需求等信息。逐步整合社会优质服务机构资源,调动其积极性,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人才招聘、管理咨询、法律支援等服务。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各区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定位,科学规划设施布局,科学规划配套服务,差异发展,突出特色。青山区突出科技创新创业,结合科技孵化器建设,努力提升创业层次;洪山区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基地发展有声有色;武昌区充分发挥区内科教、人文等资源优势,高起点打造创意产业。三是组建创业天使导师团,实行创业实训。经过精心筛选和准备,2009年6月,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111位企业家和各行业专家学者成为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首批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义务为初始创业者及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人事、营销、生产、研发、财务、心理辅导等创业咨询服务。同时,推出了创业结对帮扶行动,由创业导师“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帮扶各类创业者。武汉市创业办还开展“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提高创业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武汉市每年举办公益培训10-15期,每年1000多家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各界创业者约5000人参加了培训。为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武汉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单位,硚口区、汉南区等发动有条件的学校、企业、园区设立创业实训基地,接待创业培训学员现场观摩和提供创业前的岗位见习机会,提供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场所。四是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武汉创业网”开通以来,不断更新创业新闻、创业政策、创业项目等多个栏目信息,及时跟踪报道创业各项活动,以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在创业直播间栏目播出。各单位、部门也发挥自身特色搭建创业网络平台,市妇联在“武汉妇女创业网”的基础上开发了入孵企业网络、场外孵化网络、妇女创业者联谊会会员网等。总之,武汉市通过推广创业典型经验、举办创业基地试点、表彰创业先进单位等办法,推动了武汉市创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完善武汉中小企业创业机制和创业服务的公共管理对策
从2009年以来,武汉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办[2009]37号),《关于加快全市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武创业办[2009]9号)和《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武政[2009]36号),明确提出,从改进政府服务、加强企业融资、支持开拓市场、振兴重点产业、改善发展环境等多个层面,完善、细化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这为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结合武汉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武汉中小企业创业机制的公共管理对策如
1、以中小企业服务项目公开招标为切入点,强化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结合。武汉市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带动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公益性服务是“企业开单、政府买单”式的服务,综合性强,服务面广;社会化服务是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盈利性服务,技术性强,专门专业。二者各有所长,共同组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只有使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二者优势,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效益。因此,加强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结合,应该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这就需要在继续推进公益培训及咨询服务、融资及担保服务、产业配套及技术服务、信息保障及信息化服务的同时,重点探索在相关专业服务领域,实行对社会公开招标,面向全国吸纳社会化服务机构,筛选确定项目承办单位。
2、建立政府引导的中小企业诚信水平评价体系,提升中小企业诚信意识和水平。走出危机,在困境中奋起,信用是金。加快和完善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既非常必要又适逢其时。建立政府引导的中小企业诚信水平评价服务可由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参加,组建“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建设以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开展信用优良企业评价认定活动,按设定的标准每年组织评定一批信用优良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布;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协调联动和信息交流与共享。
3、加强武汉市社会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水平,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不仅加强创业培训和中小企业辅导,还应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加速中介服务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借助于高校,部分高校可以设立培养经纪人等紧缺中介人才的专业和课程,同时,机构内部需对现有中介服务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充分挖掘现有中介人才的潜能,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专业化中介服务人才队伍,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