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管理网络政治影响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网络政治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公共管理网络政治影响

1网络政治参与,即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民主权利

网络政治参与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强烈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之一。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话语权,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政治参与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

2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政治参与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2.1积极方面

网络参政有利于政治环境的监督。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政治环境的监督向纵深发展。传统的社会监督是一种间接监督,它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中介组织和渠道来完成。在这种间接的监督过程中,时间的拖延和信息量的损耗不可避免,加之中间环节可能产生的许多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原本就缺乏强制力的社会监督效力则有可能化为乌有。随着网络技术的介入,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互动化,提供了公民政治监督的可能性,提供了真实、公开的信息环境,使公民政治参与水平产生质和量上的改变。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公民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助于公民在网上的舆论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

2.2不利方面

“假民意”的流行。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例如现在网络“水军”的盛行,使得一些新闻和信息,甚至负面的报道出现非常态的发展。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

3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3.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政治参与

虚假的网络政治参与,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政治参与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3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①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②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③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4结束语

当今,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工作上的便利,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的现代网络化,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势在必行,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增强政府的信息判断能力。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政府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中正确的利用网络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