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开发银行商业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国家开发银行在商业化改革后,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如何按照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开展业务,完善业务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围绕此问题,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开发银行的业务优势,主要从业务拓展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开行;商业化;建议
国家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市场机制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业务领域、经营模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按照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开展业务,但开行在业务定位方面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中长期业务为主,与一般商业银行有着较大差别。结合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经验以及开行的业务优势,本文围绕业务拓展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业务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继续坚持开发性金融特色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
开行商业化改革后,虽然需要按照商业银行要求进行经营,但在业务定位、客户选择上仍有所差别。开行可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特色优势,开展差异化竞争,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1.继续完善机制建设
开行受机构、人员限制,不能向商业银行那样通过大规模网点来开展业务。因而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与政府合作成立金融合作办公室,以及城投公司、担保公司、学生资助中心、社区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合作机构,在区域内开展业务、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宣介等方式将开行的业务、风险管理理念透过合作机构向市场发散,培育信用环境,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在商业化改革后,应继续完善机制建设,扩大业务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
2.继续加强与财政互动机制
在当前我国主要是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主要方法就是建立市场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此方面开发性金融与政府财政有着共同目标,形成了双方互动的合作基础。同时在市场缺失或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的条件下,金融运作风险较大,并有可能因为信用能力不足而难以展开相关活动。因此,开行在今后仍需要加强与政府财政的合作互动机制,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共同开发市场、建设市场、发展经济,走差异化道路,降低开行贷款风险。
3.培育项目商业价值
开行目前进入的业务领域贷款期限长,贷款项目往往实现战略目标意义大于商业意义、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体现项目的商业价值,虽然开行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信用结构,但与商业银行贷款项目相比,风险仍显偏大。按照商业化运作要求,开行在项目选择、评审中除了测算偿债能力以外,还应通过金融机制组合、市场培育等措施,对项目后续可能产生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估,保持科学协调发展。
4.拓展业务深度,带动商业性金融
目前开行的项目贷款和地区开发常常成为商业银行跟进的先导,体现了开行的带动功能,但后续竞争也随之加剧。面对此种情况,开行在成熟领域可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有所区别而非正面竞争。同时把开行的开发活动向宽度、深度和厚度“三维”空间拓展,不断创新发现新的“蓝海”,形成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良性互动,保证开行科学发展以及领先优势。
二、按照商业化要求,转变经营观念
从政策性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后,开行就要按照商业银行的规则进行运作,在经营观念上也要相应调整,因势而变。
1.从项目优势向客户优势转变
在以前开行主要经营中长期项目贷款,因而在经营观念、内部流程上习惯于“以项目为中心”开展业务,这种业务关系往往随着贷款本息的偿还完毕而终止,不利于银行的持续发展。目前各商业银行都执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开行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并且目前以政府及国家大型集团等客户为主,客户开发、关系维护等方面相比一般客户难度较大,在商业化改革后这种客户关系压力将更加困难。因此开行可利用现有的项目优势,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手段,切实以客户需求为业务导向,适应后期发展的要求。
2.平衡风险与收益关系,坚持风险控制与价值管理统一
从目前来看贷款业务仍是开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最主要的风险领域。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贷款损失分布具有“厚尾性”(HeavyTail),即银行贷款损益概率密度函数的尾部比一般正态分布的尾部更宽,贷款巨额损失或巨额收益的概率一般大于正态分布所计算的概率。
同时作为承担和经营风险的一个特殊行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的态度不应该是消极的回避,也不应该只是事后寻求化解,而应该把风险看作一种资源,建立合理的创新机制,积极开发可以利用的金融产品、机制来化解自己承担的风险。因此,开行应当秉承风险管理和价值管理和谐统一的理念,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管理,并为之创造适当的管理环境,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协调性。如是否给予客户承诺,可根据总、分行风险承受水平,对比授信业务经风险调整后的综合收益率,遵循“宁让利不让风险的原则”审慎做出授信决策;同时也要在既定的风险容忍度下,力争获取授信业务的最大回报,保证银行风险取向能够使股东偏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三、以中长期业务优势带动其他业务发展,完善业务功能
与其他银行相比,开行在中长期业务具有绝对优势;但开行银行产品相对较少,存在业务功能不完善等缺陷。开行可抓住商业化改革带来的机遇,继续加大在中长期贷款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带动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发展,完善银行功能,提升开行综合服务能力。
国际业务产品方面,应建立业务国际化的发展思维。首先应借鉴商业银行现有产品,完善开行自己的产品体系、人员队伍;其次大力拓展跨境资金清算收付、信用证、国际保理、福费廷、外汇交易、保函、备用信用证、跨境兼并收购等国际业务品种。
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商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当前,可围绕投资银行业务、综合经营类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等三个方面重点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投行业务的相关法律限制和政策支持范围的前提下开展这项业务,大力发展各类债券承销业务;为企业兼并收购、资本运作提供个性化的策划方案;为企业提供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新兴业务。二是积极发展综合经营类业务,大力开发资产证券化、银证、银保、银证保等综合型业务。三是重点发展利率、汇率等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加快研制并适时推出利率、汇率的期货、互换、掉期等新产品。
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营销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营销战略,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式下,帮助企业从顾客需求出发,打破了传统的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以“顾客占有率”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定位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建立长期优质的客户关系,不断挖掘新的销售机会,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和获得稳定利润。
开行可围绕“完善、整合、推广”的思路,前期做好战略客户信息整合、系统建立推广工作,重点整合大型集团客户信息,有针对性地了解、分析客户,进行客户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力争实现系统功能与营销实践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对重点客户的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
在建立起CRM系统后,开行可重新思考和完善现有业务流程,围绕客户需求建立更加方便和贴近客户、对市场反应更敏捷、控制操作风险的新型业务流程,从而在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银行内部各部门要密切合作,注重发挥综合优势进行整体营销,对客户的信用程度、交易习惯、交易特点做出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从最佳营销组合的需要出发,加大优质客户的产品营销广度和深度,实现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五、通过培训和编制产品手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第一,培训具有针对性。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可首先选取开发性金融理论及案例的培训和客户经理综合技能培训,一方面提高客户经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一方面提高财务分析、营销、谈判技巧等综合技能,更好的彰显开行员工素质。
第二,编制产品手册。产品手册在营销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强的直观效果,也便于客户经理在客户营销中直接使用。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后,产品线将得到较大扩充,为便于客户经理学习、使用,有必要借鉴商业银行做法,编制产品手册,对产品介绍、适用范围、产品特点、业务流程、产品定价、表格样式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实现产品使用过程的标准化、流程化的动态控制。运用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将产品手册、产品数据、产品标准、营销案例、创新建议等通过网络联系起来,构建统一的产品信息库,并按要素自动分解集中存放在数据库中,使各种产品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全行系统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