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如何面对国际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迎接全球经济挑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体制、政策、法律、市场等方面下大功夫。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创新体制技术进步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获取并应用技术成果,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满足市场需要并创造市场需求,从而得到更大效益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创新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等一系列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阶段的复杂过程。技术创新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含义:①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②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③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完成,由企业家组织实施的;④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⑤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系统,并在一定环境下完成。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演变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

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1.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集成、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企业科研机构整体实力得到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年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科研机构、科研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其次,以科技为先导,原始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抓了一批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如光电子技术、软件和数字网络技术、基因工程等;第三,开发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产品,推动了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第四,以高校作为重点的产学研结合取得一定进展,部分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第五,民营科研机构迅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增加;第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我国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产业配套环境不断完善,为技术创新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1.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制约因素存在。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法规及其执行来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的总体进程、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原则,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目前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体制性障碍造成的。现有体制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制度环境。表现在:①政企关系不尽完善。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色彩,导致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投资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各机构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协调不力,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创新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甚至出现了新的重复建设和投入的分散化;②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我国的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执法不严以及其他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进程。此外,科技开发贷款制度,将科技开发经费打入成本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动作不规范,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其后果是,一方面,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创新的能力和压力不够,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导致企业管理机制的缺位,企业没有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

(2)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不足。表现在:①企业对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历史表明,无论什么时候,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水平都以整体投入为基础。按国际惯例,技术开发资金只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6%的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2002年,我国大中型企业R&D经费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3%,占世界的1.1%,我国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能否在短期内缩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有效投入;②技术开发人员缺乏。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弱标准之一就是人的因素。据统计,2002年,我国2406家大中型企业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技术开发人员51.8万人,平均每个企业不足23人,占职工总数的1.26%,远低于发达国家25%~30%的水平。同时,每个企业的R&D机构中只有24.7名科技人员,仅占企业总数的9.3%,并且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未能充分得到发挥。

(3)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技术创新能否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于技术成果产业化。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弱,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转化率不足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尽管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0%左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中介服务机构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协调产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企业而言,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和帮助不可或缺。但是,我国中介机构普遍存在队伍素质不高和装备条件差等问题,还有场地、设施和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由于没有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中介机构的运作往往各自为政,其综合服务效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4)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及创新的关系没有定位好。大多数企业只重视把技术引进来,掌握技术的基本情况,达到提高国产化率即可,忽视了对技术详细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创新、开发,导致不少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引进。即使对技术进行改造,也是起点很低,未能形成与工艺、技术、装备、试验加工、测试同步配套的整体改造。

2大力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

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要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2.1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因素

(1)必须实行股份制度的企业改革。我国应该以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因此,必须创新体制,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允许技术和管理等智力因素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和参与分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推出科学、合理的关于技术创新价值和所占股份的计算方法,并让有关评价机构对技术创新进行正确评估。

(2)必须建立与技术创新配套的融资制度。技术创新、投资本身具有风险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投资主要来自银行,而银行贷款首先考虑安全性,同时银行贷款也尽量支持“短平快”的项目,以便获得短期利益。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对具有长远意义的技术创新贷款。这一特征不符合技术创新对投资的风险性和长期性的要求,这是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发展不快的一个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除了继续增加我国上市企业的数量外,要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专门高新技术企业板块,让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能上市融资;二是允许和促进我国各个地方建立小型的地方性的股权市场,通过这种股权市场获得风险投资,这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极为重要。国家可先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二板市场为试点;三是各级政府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3)必须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税收优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国政府为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在20世纪最后5年中,拿出65亿美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减免税优惠。相比之下,近几年我国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实质情况的税收优惠不多。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税收鼓励政策,一是对企业购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实行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二是对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可实行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三是明确规定R&D、科技人才工资等支出划入无形资产的办法。此外,要落实高新技术产业的鼓励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同时要尽快制订、完善并出台与政策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协助企业用好用活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4)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技术创新需要利益机制的刺激,而对技术创新活动既有效又有约束的利益机制是产权。目前对知识产权的各种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干扰了一些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国家要从法制经济和信誉社会的高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侵权者给予重罚和严厉的打击;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侵犯知识产权和侵犯其他财产权一样违法可耻。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产权交易中知识产权的定价和交易规则,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5)必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反对垄断、保障公平交易、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制体系,严格执法,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国有企业提高效率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分割、封锁市场的各种行政壁垒,防止任何形式的地区封锁、城乡分割、行政壁垒和部门垄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契约意识和信用意识,坚决依法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行为,有利于创新产品畅销市场。

2.2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

(1)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支持企业建立不同形式的技术开发机构。国家和各省重点企业都要建立高层次、综合性的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拥有决策权的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企业技术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和机制完善,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开发能力。

(2)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缩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应加强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对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3)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首先,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要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最后,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事业留人”环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产权多样化、知识产业化,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创业股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行技术发明人、企业管理者及企业职工的持股、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等方法,使技术与管理转化为资本或股权。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人才引进、评价、鼓励和留人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4)实行产学研一体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必须明确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合理分工和有机联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克服科研机构分散、低水平重复、缺乏相互合作的现象,促进科技、教育、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我国企业只有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建立以“产”为主,“产、学、研”结合的联合体,充分、积极利用大专院校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的作用,才能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5)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技术服务机构要协助做好政策指导、项目管理、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完善技术创新信息网,及时技术政策、科技成果、难题招标、新产品介绍和技术人才供求信息,并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办好各种形式的技术成果交易,建立洽谈等活动。结合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创业人员的服务业务,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针对投资、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带动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树珣.知识经济与现代农业[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高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肖峰.当前中国技术发展的若干制约[J].软科学,2002(2)

4远德玉.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5叶帆.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制约及其对策[J].决策研究,2003(1)

6严基河,陈佳桂,冯红.现代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张伟.美日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与借鉴[J].投资研究,1999(3)

8王奕,胡珊.浅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J].发展论坛,2003(2)

9周时昌.湖南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钱俊生.当代科技简明教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