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行打造成为主流零售银行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行打造成为主流零售银行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行打造成为主流零售银行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为农村金融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此,县域农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细化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面向三农、商业运作”,把县级农行打造成县域主流零售银行。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产品创新;零售银行

总理指出:“要稳步有序地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实行整体改制,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银行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实行城乡联动,综合经营,积极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赋予了更重要的职责和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6年的27年间,农业银行累计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投放贷款11.16万亿元,年均投放4133亿元,2006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951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0.5%,目前农行54%的经营网点和51%的在岗员工分布在县域,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是唯一拥有农业信贷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和在县域乡镇设有网点的商业银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为县域农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最近我们就县域农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南昌县的县域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状况、县域农行业务拓展的有效途径与模式,对如何把县级农行打造成县域经济的主流零售银行作一初浅探讨。

一、县域经济概况及发展态势

南昌县地处赣抚平原下游,南昌市城郊,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县隔赣江相望,东北濒临鄱阳湖,中部三面环抱南昌市,国土面积168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小兰经济开发区),255个村委会,人口90万。“十五”期间,南昌县策应省委、省政府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做好“两篇文章”、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可喜成绩。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南昌县地区GDP153.1亿元,比上年(按可比价)增长15.9%;财政总收入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地方财政收入6.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全县人均GDP1.6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5元。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排名中,成为全省唯一入围综合竞争力A类县(市),在中国社科院评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50强县市”排名中名列第7位。

2.工业园区快速崛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南昌县以小兰经济开发区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和投资环境,显现了资金、技术、市场的聚集效应,目前已实现投资规模10亿元,18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实现了“六通一平”,落户企业415家,解决劳动就业3万人。已经形成以汇仁集团、江西制药为主的医药医械业;以江铃铸造、洪城汽配为主的汽车汽配业;以清华泰豪、新飞空调为主的电机电器业;以江西涤纶、洪城服装为主的轻纺服装业;以煌上煌集团、今麦郎饮品为主的食品饮料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并有世界500强的美国福特集团、中国200强人民电器集团及意大利VM发动机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园区。2006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销售收入101亿元,税金4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园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全县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33.7∶30.6∶35.7调整为17.1∶59.2∶23.7,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经济强县的崛起。

3.城镇建设商贸繁荣,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南昌县按照实施“大南昌”城市建设组团推进的要求,在县城莲塘拉开城市框架,打造莲塘核心区、象湖新城区和工业发展区三位一体的市政工程,县城莲塘城区面积由2002年的16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9万增加至15万人,先后引进了以新洪客隆、南昌百货为代表的城市大商场,培育了以乡味乡情、桂花村为代表的美食娱乐业,推进了南昌国际商贸城、南昌小商品城建设,启动了迎宾大道、澄湖北路商务大街建设,构建了大湖之都、绿地山庄、梦里水乡等一批精品楼盘,致力打造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态人居的昌南绿城。县域按照“富民强镇、和谐乡村”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依托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南昌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2家);依托东郊地区“金十字”养殖产业带和南部乡镇“银三角”种植产业带,培育水禽、水产、蔬菜、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个,发展“一村一品”种养专业村77个,有50多个产品获中国食品认证。二是农村结合产业布局,突出“五路两圈”,从规范整治入手,打造了12个示范村、50个重点村、220个试点村等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三是农民,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农民创业基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工业企业、流通领域、城镇三产转移,近五年全县新增有组织输出劳力5万人,个体工商户发展至6946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153家。

二、县域金融业发展状况及县域经济对金融的需求

1.南昌县金融发展状况。南昌县目前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农信社、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等8家商业金融机构,截止2006年底,各项存款总额为82.7亿元,其中农行19.4亿元,占23.5%,居第一位;各项贷款余额为39.2亿元,其中农行7.2亿元,占18.4%,居第三位(详见表)。

2.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南昌县《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外向化和市场化,努力打造实力昌南、魅力昌南、生态昌南、和谐昌南,加快实现全国“百强县、文明城”的战略目标。具体是到2010年,全县DGP年均增长15%,突破200亿元,人均DGP超3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为12:55:3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突破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突破6000元,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百强县、文明城”。

新农村建设和县域资源开发、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创新信贷模式,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其次,要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推出适合于农村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用途和不同期限的贷款新品种,扩大对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担保、仓单质押、农工商联户担保的贷款范围,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实体的融资产品;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结算、、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以及银行卡等科技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合理调整和优化ATM机、POS等现代支付机具设置的布局,发展网上银行、银行卡特约商户,推行银行业务“套餐一卡通”。第三,努力改进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银行发放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实现网络汇兑和支付结算业务信息化,多方位地开展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宣传,增进与农民工的沟通与协调。

三、县域农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农业银行客户和市场的优势主要在县域经济,但由于实行一级法人体制,管理层次多、链条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行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近些年县级支行担负的责任较多,而业务开展的基础费用等相对较少,制约了业务发展。以南昌县支行为例,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有:

1.产品单一,资产结构不尽合理。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较少,特别是能够满足县域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信贷及居民消费信贷产品比较单一。在公司法人业务方面,南昌县农行在当地拥有汇仁集团、煌上煌集团、国鸿公司、三鑫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客户,但资产业务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传统信贷模式难以适应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个人资产业务方面,在同业中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农行的传统优势发挥不够。

2.资产业务偏小,信贷市场业务较为乏力。2006年末,全行各项存款19.41亿元,各项贷款7.19亿元,存贷比仅为37%,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不匹配。由于法人客户信贷业务转授权上收,贷款必须逐笔上报,使操作流程加长,对存量客户维护和企业客户正常资金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专业人才短缺,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近年县域金融机构人员基本只出不进,新生力量很少。近年来,在银行新的业务产品不断推出,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的状况日显突出,特别是懂得证券、保险、房地产、国际业务和有较强营销能力、能与高端客户沟通的高级客户经理人才尤其匮乏。

4.基础硬件设施和科技设备相对滞后。基层网点大多办公设备陈旧,设施不配套、不齐全,多数基层营业网点硬件改造滞后,不能有效实施功能分区、客户分层和业务分流,与县域业务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四、对县级农行打造县域经济中主流零售银行的几点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而农行又具有一级法人体制上资金力量集中、城乡网点网络一体化和历史上有专业支农经验等优势,建议在县域农行进行试点,创新一套有别于城市行的业务运行流程体系,探索县域农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有效发展路径和模式。

1.面向“三农”,服务县域,细化市场定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定位已经明确,稳步有序地推进股份制改革,贯彻落实好市场定位战略目标,必须根据县域农行自身经营管理条件、当地资源条件、宏观调控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实施县域农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市场开发上广泛寻找“三农”产业链和县域产业链上的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要建立健全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授权、管理链条、组织机构等,对县域农行在信贷政策和财务资源配置上相应倾斜,对原有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引导县域农行巩固和发挥自身网络、产品、服务等优势,积极支持县域发展中小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办成联通城乡资金结算、商品流通的县域主流零售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

2.适应县域经济特点,完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应结合县域支行实际,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担风险,增强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确保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适当加大县域信贷授权授信权限,对经济强县支行优先考虑,如扩大个人信贷业务范围和业务品种,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作为门市柜面业务,把资产业务做大做强,抢占市场份额。对县域农行授权授信,要从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支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规模结构调整的大前提出发,制订指导性政策,做到一行一策,分类管理,对经济强县地区农行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适度松绑,加大县域信贷投入力度。一是适当下放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对县域的存差行增加信贷投入,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三是对有效资产抵押贷款适度放宽限额和审批权限;四是适当下放办理差额银行承兑业务的权限。

3.充分发挥城乡网络优势,实行规模化经营。面向“三农”,依托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延伸县域信贷服务内涵,发挥网络和在信息智能方面的优势,实行资金、信息、技术、产品多元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产业客户和龙头企业的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联合,实现联动辐射的经济效应。县域农行在服务对象上,注重二、三产业,优先定位于园区工业、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以及城乡个人高、中端客户,应顺势而为,集中资金和规模,侧重支持经济效益佳、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向规模经营的企业和项目转移,向高科技和新兴产业转移,分散信贷风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

4.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县域主流零售银行。业务产品是发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职能的载体,必须体现服务功能有效发挥、风险有效防范和创造最佳效益的理念。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外向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善于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开发对县域自主建设和引进的优质项目进行扶持的产品,开发对成长型企业和有一定积累私营业主扩大再生产的贷款产品;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设计诸如“城市化建设贷款”项目,支持县域和重点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农村抵押难的问题,推出个体商户联保、中小企业联保、担保公司担保、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农业订单质押等形式的担保贷款;在农村综合理财上,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存款、保险、基金、国债一揽子业务产品,试办外出民工“打工创业贷款”和“民工工资”等业务。总之,要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在县域熟悉市场和客户、品牌认知度高、亲和力强等优势,坚持整合传统业务产品与开发新产品并重,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拓展城乡居民个人理财、金穗通宝卡、网上银行等服务领域,以崭新的姿态和形象,把农村行网点办成多业务品种、多经营功能的“连锁超市”,把县级支行打造成县域经济中的主流银行。

参考文献:

[1]农行.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01-26.

[2]赵忠世.新的市场定位与中西部地区农行信贷工作的形势和任务[J].农村金融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