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宁波国际物流业发展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宁波国际物流业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宁波国际物流业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港口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宁波依靠显著的港口优势成为发展中的国际物流中心。本文强调了宁波的港口优势,同时也指出其在基础设施、市场主体、信息化水平、对外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问题与不足,对宁波国际物流行业和企业提出几点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港口国际物流优势问题策略

一、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物流涉及到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按照现代物流的观点,港口在现代生产、贸易和运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又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无论是集装箱货还是散装货,远洋运输总是承担着其中最大的运量,因而港口在整个运输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它连接着各种陆路运输方式,汇聚着内陆运输、水路运输等大量的货物,世界贸易的90%以上是通过港口实现的。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更为广泛。

2、信息中心。现代港口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心。对国际贸易来说,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技术节点,是船舶、航海、内陆运输、通讯、经济、技术汇集点。在港口地区落户的有货主、货运、船东、船舶、商品批发零售、包装公司、陆上运输公司、海关商品检查机构等。现代港口已从纯粹的运输中心,经由配送中心发展为今天的物流中心。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

3、港口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要把两个国家之间有着巨大禀赋差异的生产要素以最有利的方式结合,港口往往是最合乎逻辑的选址。世界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由于港口运输优势,世界许多最重要的港口都有“前港口,后工厂”的布局设置,这样可以缩小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优化配置国际生产要素建设工业,可以节省大量物流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也选择港口城市作为发展之地。现代港口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汇集了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区域乃至国际性的商务中心。

4、国际贸易服务基地。港口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服务基地。在物流方面,港口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货物、集装箱提供中转运输、装卸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在商流方面,为用户提供如、保险、融资、货代、船代、通关等商贸和金融服务。在现代物流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港口还可利用其信息与通讯以及EDI网络,为用户提供所需市场与决策信息。港口也是一个人员服务中心,提供贸易谈判条件、人才供应和海员服务等,并提供舒适的生活娱乐空间,强化港城一体化关系。

二、宁波港口优势

1、运输网络顺畅。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拥有生产性泊位300座左右,其中有长逾4900米的集装箱泊位群,码头设施配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能够满足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作业要求。宁波港与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集装箱航线达188条,航班已超过840班,基本构成以欧洲、北美、中东为骨干,南美、澳洲、非洲等为辅助的远洋干线网络。此外,宁波以港口为龙头,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的立体化运输网络,具有发展国际物流产业的交通运输优势。

2、港口物流业发展为宁波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2007年宁波市自营进出口总额达564.99亿美元。港口物流业促进了宁波临港大工业的快速发展。集聚了一大批大型或特大型的临港大工业企业,培育了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5大临港支柱产业。

3、港口国际物流发展强劲。为了全面落实“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的实施,近几年来宁波市在港口规划、港口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沿海深水岸线开发速度不段加快。2007年宁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45亿吨,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8亿吨,增长6.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5.0万标箱,增长32.3%,继续保持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年新开辟集装箱航线28条,其中远洋干线19条,宁波港集装箱航线总计达190条,其中远洋干线101条,近洋支线46条,内支线19条,内贸线24条;月均航班810班,最高月航班达844班,月作业量连续突破80万标箱的新水平。预计到201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将达3亿吨,集装箱运量将突破1000万标箱。

4、港口运作效率高。宁波市以上海作为港口经营管理的参照系,按照“成本不高于上海、效率不低于上海”作为港口物流的目标,完善功能,提高效率。

5、港口物流业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宁波市较好地完成了口岸电子信息化工程,宁波港集团着力构筑生产管理、经营管理、通信与监控管理、信息服务和综合管理等五大信息系统,EDI中心平台全面升级,生产业务协同管理系统投入使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大通关”的理念,成立了“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着力改善口岸环境。口岸查验部门与宁波港集团通力合作,加强口岸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了国际航行船舶码头综合管理系统,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监控。

6、吸引海外物流企业投资。宁波港口物流业良好的环境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联邦快递、马士基物流、UPS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与物流设施投资商落户宁波,抢占宁波市场,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均在宁波设立了营运机构。截止到2006年6月底已有外资物流主体237家,占物流业经济主体的10.6%。

7、物流企业实力雄厚。据初步统计,宁波市现有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海运业及相应的物流业务服务的企业近4000家,2006年新增从事运输、仓储、货代、配送等物流业务的企业超过500家;培育了浙江中外运、金星、中通、海联、大港货柜等一大批在长三角及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市场主体。同时,随着宁波现代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集聚区逐步形成。围绕港口服务、制造业基地建设、城乡配送等需求,逐步形成以北仑港区、镇海化工园区、杭州湾大桥和沿海产业带为支撑的环形现代物流圈。

三、宁波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港口优势未有效发掘。首先,岸线资源濒临用完,码头开发余地不大的同时,某些业主专用码头利用效率不高,宝贵的岸线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效益。其次,宁波物流业设备虽多,但运行质量不高。物流新技术,新设备使用较少,投入也较少,许多陈旧仓库至今仍在使用。再次,运输方式发展不平衡,沿海和内河营运能力过剩,集装箱过多地依靠公路,铁路运输刚刚起步,空港物流发展滞后。然后,航线覆盖面不够完善,船期过于集中,运价竞争力不及上海。最后,是物流园区发展和建设比较滞后,保税政策未充分发挥作用。

2、竞争日益加剧,腹地开拓能力不强。宁波与上海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缺少广阔的腹地。宁波港口物流面临的竞争对象众多,既有长三角港口群其他港口,又有环渤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还有国际物流公司和航运企业物流及其他行业的物流。尤其是上海港,将借助杭州湾大桥拥有更强的集装箱货物集聚能力。宁波港口的腹地也仅局限于宁波市、杭州以东和西南的浙江地区,来自于国内支线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货物很少,货物的运输方式也不平衡,主要依靠公路。腹地半径亟须扩大。

3、物流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价值链不长。全市物流企业不同程度呈现着“小、少、弱、散”的现象。现代物流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在宁波时间还比较短,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宁波市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物资流通设施,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宁波市物流业的发展。

4、全市物流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合力。在调研中发现物流标准化在企业之间运作程度不高,有不少企业虽已开始使用计算机作为企业管理、决策和运作的信息系统,但大部分企业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操作工具来,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单证和表格的处理。

5、港口联盟化程度不高,竞争合力仍需加强。宁波港与上海港之间虽有合作,但是由于腹地重合度高、箱源同质性高,竞争不可避免;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尚待深化;与省内其他港口之间由于合作成本、合作层次、口岸管理体制等因素,还难以实现货畅其流。

6、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物流专业人才既是国家的紧缺人才之一,更是宁波的紧缺人才。在甬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港口及航运培训业不够发达,高层次、综合性的港口、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企业人才严重匾乏。据测算,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到2008年为:高级0.3~0.4万人;中级1.0~1.5万人,初级3万人左右。

四、宁波港发展国际物流业的策略建议

根据宁波港口国际物流发展的不足,结合宁波港自身特点,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战略,提出如下粗略建议:

1、更好地利用港口优势,提高港口运作效率。加快港口的开发步伐,在搞好现有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基础上,适时推进穿山半岛、大榭岛、梅山岛和象山港深水岸线的开发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增强港口的揽货体系,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要以国内经营管理最先进的港口作为参照系,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效率。大力开展多式联运,建设和完善贯通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海、空、公、铁、河、管多种运输方式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实现货物无缝衔接。改造公路,引入海铁联运,缓解北仑区域交通压力,改善港口形象,逐步建立起适应港口发展建设要求的快速疏港网络体系。借鉴广州等地的经验,规划建设一条集装箱专用通道,实现城市交通与疏港交通、物流与客流适当分离。加强与国际班轮公司的沟通,借机进一步引进国际航线。吸引船公司积极参与宁波港集装箱码头经营和管理。继续大力发展航线、航班,完善航向,增加密度,均匀时间分布,同时大力提高码头装卸作业效率。

2、建设专业性特色物流园区,形成港口物流中心。目前宁波市部分正在建造或者已经建造的物流园区有:宁波北仑港物流园区(主要功能为保税、仓储、托运、多式联运)、宁波长三角物流园区(主要功能为仓储、货运、中转、配送)、宁波空港物流园区(主要功能为空运物流服务、集装箱运输)、宁波明州物流园区(主要功能为以日用消费品、生物医药和高新尖电子电器等产品为主的区域配送兼顾市域配送)、宁波华东物质物流中心、镇海物流园区。通过建设物流园区,提升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

3、物流企业需增强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宁波物流业多年来依托国内外发展,到目前已拥有近百家大、中型物流企业。形成了数万家集商贸、物流的客户群体和相当的网络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宁波物流企业一是要充分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和网络条件,通过与势力雄厚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合作,鼓励不同形式的企业联盟。包括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企业的纵向协作和港口之间在资本渗透、码头经营、内支线经营等方面的横向协作。吸引知名物流企业、物流设施投资商和运营商落户宁波,同时引进资金、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化市场占有率。二是以全球经济为着眼点,建立全球战略,快速跻身国际物流市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抓住机遇、规模风险。三是鼓励大型的工商企业对物流业务进行剥离,组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也要引进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宁波物流企业成长。四是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也可以鼓励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及配送物流服务。做好行业门槛设置和企业专业水准的鉴定工作,集中资源和优势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以点带面,促进行业发展。

4、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平台、网络以及新的物流技术的实施都是高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成功应用。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地位,加大科技投入,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现代化的港口应建立覆盖辐射区内的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为企业提供多种需求的即时反应或查询的动态服务。利用EDI、INTERNET等信息技术,建成区域性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将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提供诸如货主跟踪涉及货物状态、货物交接单证、办理和管理提单、通关、联运、仓储储存情况、船期预告、泊位使用情况、货运市场行情等信息。

5、构建宁波的优势产业集聚地,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宁波市在纺织服装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方面拥有的相对比较优势,可增加本地货源。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培养产业规模效益和区域影响力,加强其在杭州湾大桥开通后能引起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外地货源,构建以宁波港为中心的优势产业集聚地,有效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6、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培育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聚集宁波物流人才的用人环境。二是结合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技术资格标准要求,建立适合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多层次职业培训基地。三组织专人到国外参观学习同时引入海外专门物流人才。四是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现代物流管理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对每个物流环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对物流各环节进行管理和协调的能力。物流市场国际化竞争不仅要求物流专业人才能管理现有系统,更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包括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五是加大培养、吸引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力度,重视人员配置的稳定性,使得“专业化”有软件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占林.国际物流[M].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4,5.

[2]杨霞芳.国际物流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

[3]马林.构筑物流人才高地,提升宁波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11.

[4]刑伟.对宁波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4,7.

[5]张康潜.发展国际物流业的优势和劣势[J].物流经济,2007,2-3.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宁波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宁波节能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波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