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控特征出发,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方式三个层面剖析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基于现有问题阐述了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控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正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贸易摩擦、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变化此起彼伏。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也面临着诸多不足和挑战,由于公司授信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重头,新形势下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控特征
1.1国际化程度加深,公司授信业务面对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现阶段,美元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幅度正在加大,2016—2020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最大波动幅度达到12.70%,受到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叠加影响,2020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也继续呈现剧烈波动的势态,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5月31日达到7.1的高值后,持续震荡下跌,12月31日以6.5249的低点收官,2020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波动幅度7.89%。在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下,美元持续贬值对于外向型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个别薄利行业甚至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经营由盈转亏,因此,汇率环境的不利变化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对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央2018年7月首次提出了“六稳”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到了将稳外贸作为重点工作,党的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是汇率波动导致外向型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家稳外贸的政策要求,在防控授信风险的同时,不折不扣地传导和落实国家政策成为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新课题。
1.2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双重承压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社会就业、推动社会创新、深化社会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个层面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商业银行层面,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到了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作为传导和落实国家金融政策的排头兵,近年来,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做了大量工作,普惠金融信贷投放大幅增长。另外,从国有商业银行考核指标来看,普惠金融占考核的比重逐年提升,以中国银行某二级分行为例,普惠金融考核比重占总考核比重超过13%。因此,普惠金融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升经营绩效的重要抓手,在业务发展高度承压的情况下,一方面授信项目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在无明显预警信号的情况下,出于声誉风险和考核压力的双重考量,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很少会主动换手。但从实务来看,小微企业平均存续年限2.5年,国有商业银行在项目质态参差不齐、主动换手率较低的情况下,普惠金融授信客户的风险管控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方面双重承压。
1.3EVA考核导向下风险管理工作日趋精细化
随着EVA在商业银行考核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日趋精细化。一方面是押品管理的精细化。传统的授信风险管控模式下,商业银行普遍重视押品的量或者评估价值,但在EVA考核导向下,并非所有的押品均能够起到合格的缓释作用,使得商业银行不仅需要考虑押品的量,更加需要考虑押品的质,比如,不动产抵押物强于个人保证、商铺抵押强于工业厂房抵押、存单银票等金融机构权证质押物强于不动产抵押等,通过押品量和质的精细组合管理,从而减少经济资本的占用,更好地起到风险缓释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提升EVA水平;另一方面是将风险管理工作与价值创造相结合。传统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思路下没有辩证地看待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往往将两者割裂开来,集中表现为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在EVA考核导向下,信用评级、押品管理、不良清收等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质效均能够直接影响最终的EVA数值,进一步提升了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2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的个案时有发生
尽管在EVA考核导向下,一部分风险管理指标能够直接与EVA价值创造直接结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且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对于内控制度以及合规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但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的发展理念短时间内尚无法改变。一方面是商业银行间金融产品同质化情况下竞争日趋激烈,在高强度业务发展压力下风险控制让位于业务发展的情况时有出现,近年来屡有出现的金融机构风险案件就是很好的印证;另一方面是银行内部的考核中,人事费用、业务费用的获取均与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等业务发展指标直接相关,业务发展能力决定了人事费用、业务费用的获取能力。因此,上述原因导致了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的个案时有发生。
2.2重贷前轻贷后的流程管控缺陷持续存在
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在授信项目贷前审查阶段基本已较为规范,在授信合规性管理、项目尽职调查等方面基本能够按照内外部要求开展相关的风险控制工作,对于公司授信项目的风险提前暴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贷后的流程管控方面,相较于贷前审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集中体现在贷后管理力度不足。在没有出现重大预警信号的情况下,考虑到业务发展压力以及银企关系维护一般很少动态调整授信策略。由于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与授信企业本身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贷后管理力度不足往往导致商业银行没有在最佳的时机识别授信客户的风险因素,从而影响授信客户的风险管理质效,严重情况下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3重人工控制轻技术控制的贷后管理思路尚未完全转型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国有商业银行都加大了科技投入,商业银行贷后监控技术手段日趋多样化,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接口,贷后预警信号的多样性和及时性有了质的提升。因此,依托技术化、智能化的贷后管理将是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当前阶段,国有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仍然以客户经理人工判断为主,系统集成化的预警信号运用程度还不是很高,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涉及工商、税务、环保、社保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商业银行贷后监测系统尚不能完全连接所有数据端口,预警信号的完整性有一定不足,因此需要客户经理通过上门核实等人工方式进行验证。国有商业银行以人工控制为主的贷后管理模式效率较低,且与技术控制相比贷后管理的时效性不足。
3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3.1建设合规文化,夯实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个案的出现根源在于合规文化的缺失,同时对既有的风险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因此,建设合规文化,夯实风险管控机制是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的垂范作用,经营管理者需要带头遵守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培育“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合规文化;二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梳理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薄弱环节,结合新形势下的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新要求对相应的制度做好更新和完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1]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
3.2重塑风控理念,形成一体化风控思维
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仅仅立足于商业银行自身,即着重加强内部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授信项目事前的风险筛选能力以及事后风险的及时应对能力。但在新形势下,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显著增加,个别大客户的经营风险很可能引发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仅仅立足自身视角进行风险管控已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当重塑风控理念,将授信企业的风险因素统一纳入风险管控流程,形成一体化的风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当由推销型向顾问型转变,通过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切实提升金融产品对于授信企业的价值,从而助力授信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授信客户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良性循环。
3.3推进供应链金融,整合产业链条减小风控压力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双重承压,推进供应链金融对于破解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发展以及风险控制的难题具有现实意义。在传统的单一授信模式下,由于普惠业务涉及的小微企业缺少合格抵押物、技术先进性不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较高,面临的授信风险成本也较高,在供应链金融下,由于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在核心企业经营正常的情况下,贷款到期违约概率较小,同时,相较于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具有更高的掌控力,将核心企业纳入普惠金融的授信环节也降低了商业银行贷后监督成本。
3.4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精细化水平
一是结合EVA考核,将风险管控工作与创造价值相衔接,注重对公授信客户信用评级、押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风险护航发展,合规创造效益;二是加强技术投入,打破信息壁垒,积极开发和管理智能风控模型,[2]在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做到人工控制和技术控制相结合,提升风险管理工作质效,在贷后管理方面,重视贷后预警信号管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增强贷后管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罗春婵,王璐璐.经济新常态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研究———基于风险约束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0(1).
[2]肖馨,马远,陈璐.商业银行智能风控探索[J].中国金融,2019(11).
作者:马家兴 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