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

一、收入的三个阶段

1978—2001年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加到2366.4元,增长16.7倍。其间农产品供需格局从短缺为主向过剩为主过渡,农民收入增长从依靠家庭经营为主到依靠劳务经济为主。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改革开放的深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1982年间,从集体经营向家庭经营过渡时期的农村经济。

农村联产承包变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实际上是我国长达20多年的农村体制的最终解体阶段。由于农村居民重新获得了身份和择业自由,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可能,为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奠定了基础。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是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此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加到270.11元,年均递增18.2%。

(二)1983—1993年间,市场从短缺向过剩转型时期的农村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格局的转变给予了农民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旺销,刺激了家庭经营从单一粮食种植向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更是异军突起。进入了一个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此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9.77元增加到921.62元,增长速度处于频繁波动状态。

(三)1994—2001年间,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循环时期的农村经济。1994—200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一个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特别是1997年以后,在主要经济领域,短缺经济基本结束。此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20.98元增加到2366.4元,增长93.8%,增长速度却从32.48%下降到2000年的1.9%,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为低迷的时期。2001年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民家庭经营和农业收入开始扭转了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幅度达到4.79%。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1994—2001年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62.98元增加到735.6元,占纯收入比重从21.11%提高到31.1%,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从22.87%提高到2000年的165.8%。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有制度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本文主要定量分析农民家庭特征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我们剔除了经营制度不同的1983年以前的数据,主要研究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经营以来的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同时,我们分别测算了1983—1993年和1994—2000年两个阶段的收入影响因素。

我们分别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YC)、工资性收入(YG)、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YN)、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YF)为因变量;家庭经营户均劳动力(XL)、职工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LZB)、乡镇企业职工占常住人口比重(LXB)、常住人口中外出打工人员比重(LWB)、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XW)、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XG)、人均生产性用地(耕地、山地、水面)(XD)、人均家庭经营生产费用(XJ)、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XN)、非农业生产费用(XF)为自变量。

为了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我们统一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指数对纯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即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调整人均纯收入,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理工资性收入,以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第一产业纯收入,以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处理非农业纯收入,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处理家庭经营费用及其农业和非农业生产费用;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处理当年固定资产增加值,并加上上一年的不变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将价值指标调整为不变价格数据。

我们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1983—2000年全国农民收入及其家户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所有模型均通过了检验,并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下面分别研究各种因素对纯收入的影响程度。

(一)农民纯收入

农民纯收入是综合性指标,是多种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收入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变换,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要素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同。

1.家庭小型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措施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对收入有一定影响。户均劳动力数量受家庭规模和劳动力负担系数两个因素影响。全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数量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1985年间家庭承包经营使得户均劳动力数量增加0.68人,此间家庭规模减小和劳动力负担系数降低的幅度相当,但仍以负担系数的降低为主。努力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就业机会是这个阶段的特征。1985—1990年间户均劳动力数量基本稳定在2.95人,家庭规模减小和劳动力负担系数降低的幅度均有所缩小,但家庭规模缩小的影响超过了负担系数的影响。1990—2000年间,户均劳动力数量减少幅度不大,负担系数相对稳定,家庭规模缩小的影响大大提高。从降低劳动力负担系数以增加劳动力数量,到通过分家、外地就业等使家庭规模小型化从而减少家庭劳动力数量,说明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通过计量分析,1983—2000年间户均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影响农民

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弹性系数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因素。

模型1:LnYC=8.47-2.75LnXL+0.63LnLZB+0.2LnLWB

(8.227)(-2.874)(4.463)(3.229)

R2=0.9632F=122.317括号内数据是t检验值

即:农民家庭户均劳动力数量减少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75%。劳动力在生产中收益递减。

2.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教育是增加就业、提高劳动力掌握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手段。1983—2000年间,全国农民平均文教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从5.72元增加到186.71元,医疗保健支出从4.4元增加到87.57元,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3.76年增加到7.71年。近期随着主要物质产品的收益递减和生产过剩,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能够及时捕捉到新的就业和发展机遇。全国农民收入主要增长因素正在从耕地、资金、劳动力等物质资本到教育等人力资本的转变。

教育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著提高,从1983—1993年和1994—2000年两个阶段对比,各项收入对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弹性系数,农民纯收入从0.32提高到4.44,工资性收入从0.63提高到5.32,第一产业纯收入从1.33增加到4.56,非农业纯收入1994—2000年弹性系数为9.29,即教育对农民收入近期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此为非农业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第一产业纯收入。

模型2(1983—1993年):

LnYC=6.62-1.72LnXL+0.32LnXW+0.44LnXD

(10.307)(-2.702)(4.799)(1.972)

R2=0.8595F=14.280

模型3(1994—2000年):LnYC=-2.58+4.44LnXW

-8.272)(28.394)

R2=0.9938F=806.217

(二)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农民在乡村组织中等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收入和其他单位劳动得到的收入。

1.农业生产性用地的持续减少是劳务输出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稀缺是基本国情。我国农民人均生产性土地面积从1983年的2.35亩增加到1993年的2.95亩,粮食等农产品短缺刺激了土地面积及其复种指数的增加;随着过剩经济的来临,部分边缘地劣等地推出农业生产领域,生产性用地减少到2.29亩。一方面是生产性用地面积相对于人口增加的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另一方面是农业收入的减少降低了劳务输出的机会成本,收入的地区差距、城乡差别刺激了劳务输出。从而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从模型来看,生产性用地的减少是家庭经营以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生产性用地减少1%,工资性收入增加1.21%。

模型4(1983—2000年):

LnYG=4.97+0.91LnLZB+0.3LnLWB-1.21LnXD

(13.887)(4.518)(4.124)(-3.232)

R2=0.9522F=93.056

不过,生产性用地的增加是1983—1993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较为显著的一个影响因素。生产性用地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长0.44%。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同渠道的收益率不同

1983—2000年间,全国农民每户常住人口中,职工人数比重从0.92%提高到1.91%,比重稳步提高;外出劳动人员比重从1.5%提高到6.71%,1993年以来提高迅速;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983年的2.21%提高到1993年的3.05%,又下降到2000年的1.8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转变为劳务输出为主,表示劳务经济的范围的扩大和方向的转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益率较高。1983-2000年间,全国农民常住人口中职工人数比重和外出打工人员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按2000年现价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增加707元和%元;工资性收入分别增加218元和48元(见模型5—6)。职工收入稳定,工资水平近期提高幅度很大,收益率较高;而外出打工虽然近期人数增加较多,但收益率还相对较低,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普遍存在。

模型5(1983—2000年):

YC=1172.96-392.12XL+199.44LZB+27.03LWB

(2.782)(-2.695)(3.763)(2.678)

R2=0.9648F=127.794

模型6(1983—2000年):

YG=92.68+50.17LZB+11.17LWB-42.45XD

(2.743)(3.383)(4.662)(-3.478)

R2=0.9650F=128.683

分阶段来看,1983—1993年间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取决于户均劳动力数量和受教育年限;1994—2000年间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外出打工人数比重。

模型7(1983—1993年):

LnYG=5.49-2.3LnXL+0.63LnXW

(5.174)(-2.255)(6.362)

R2=0.8379F=20.679

模型8(1994—2000年):

LnYG=-6.24+5.32LnXL+0.26LnLWB

(-4.505)(6.867)(2.200)

R2=0.9895F=187.675

(三)第一产业纯收入

农业纯收入受自然和市场因素影响很大,家庭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在80%左右,在各项收入中拟合程度最低。

1.近期农业生产费用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

我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生产支出从1983年的77.28元增加到1996年的652.03元,又下降到2000年的571.66元,可见经济紧缩已经使农业投入减少,扣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实际支出的增长趋势也基本一致。

1994—2000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每增加1元,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减少0.9元。

模型9(1994—2000年):

YN=-641.93+137.42XW-0.9XN

(-14.857)(25.813)(-3.368)

R2=0.9946F=369.919

但1983—2000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每增加1元,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增加0.35元。

模型10(1983—2000年):

YN=1495.15-471.87XL+0.35XN

(6.808)(-6.314)(2.964)

R2=0.8238F=35.074

2.农业从依靠减少剩余劳动力到依靠提高文化程度

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我国乡村第一产业劳动力从1978年的2.85亿人增加到1999年的3.29亿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从93.1%降低到70.1%,从1991年开始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减少。1983—2000年间,户均劳动力每减少1%,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加5.96%。 模型11(1983—2000年):

LnYN=9.7-5.96LnXL+0.37LnXN

(6.192)(-4.997)(3.587)

R2=0.8357F=38.140

模型12(1983—1993年):

LnYN=13.63-5.7LnXL+1.33LnXW-1.04LnXN

(6.051)(-4.518)(3.308)(-2.668)

R2=0.7918F=8.875

模型13(1994—2000年):

LnYN=-3.68+4.56LnXW

(-10.1)(24.946)

R2=0.9920F=622.321

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会,使得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加幅度从1983—1993年的1.33%提高到1994—2000年的4.56%。

(四)非农业纯收入

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的发展,改革初期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劳动力的整合、固定资产投资,如今已经取决于劳动力文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

1.劳动力供给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非农产业影响最大

非农产业对家庭劳动力数量的有着特殊的关系。1983—1993年间,户均劳动力数量每增加1%,农民人均非农业纯收入增长6.08%,是农民收入中弹性系数最大的项目,也是劳动力数量唯一一个与收入有正影响的项目。即此间较多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有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主要是有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外出打工也有利于家庭经营非农产业。

模型14(1983—1993年):

LnYF=-7.44+6.08LnXL+0.3LnLWB+0.84LnXG

(-9.366)(8.147)(4.643)(22.641)

R2=0.9916F=274.662

1994—2000年间,户均劳动力数量每减少1%,农民人均非农业纯收入增长1.41%,劳动力数量对非农产业收入变为负影响。而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非农产业收入增加9.29%,弹性系数也是最大的。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提高对非农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

2.固定资产投资对非农产业收入增加的影响由正变负

1983—2000年间,全国农民人均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86.3元增加到1113.26元,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不变价)每增加1元,非农纯收入人均增加0.49元。分阶段来看,人均固定资产原值每增加1%,1983—1993年间非农纯收入增加0.84%;1994—2000年间减少1.13%,固定资产投资收益递减。

模型15(1994—2000):

LnYF=-6.28-1.41LnXL+9.29LnXW-1.13LnXG+0.15XF

(-90.243)(-40.265)(345.356)(-149.739)(78.3)

R2=1.0000F=718867

非农产业生产费用支出每增加1%,非农纯收入1983—2000年间增加0.66%;1994—2000年增加0.15%。说明目前农民家庭发展非农产业应该尽量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利用目前的生产能力适当增加能够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

三、结论与对策

我国近期农民收入的减少主要是农业收入减少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农业收入可能会随国民经济周期复苏而有所好转;但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格局将长期保持过剩的局面,家庭经营风险会逐步加剧;新一代青年农民许多人从来就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那种兼业化的生存方式会逐渐被放弃;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居民的构成逐步会分离非农家庭,形成家庭大农场。劳动力转移和劳务经济更加发展。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新的劳务经济高潮即将来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一)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的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入水平

土地是农民保障生活与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的福利性均分使农民具有比城市下岗职工更为有利的保障机制,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土地这个最后的生活保障。然而,家庭经营制度的实行具有越来越大的交易成本。城市经济参与农业开发加快了家庭经营分化的进程,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农村将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影响了家庭经营制度的稳定,造成了撂荒土地等现象。甚至出现流民化的苗头。我们应该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精简基层组织和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应该积极推进农村新技术革命,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增加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农产品质量,按照“绿箱政策”等国际惯例,增加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反贫困和以工代赈力度,力争将农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发展教育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改变身份与职业的主要途径是接受高等或中等教育,这是被城镇居民阶层接纳的基本条件。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民工在城市中只能从事建筑业、饮食业、服务业等重体力劳动,倍受歧视,这是农民兼业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参与城镇化的农民是以民工还是以学生的身份,对中国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增加农民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各级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特别是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积极发挥“希望工程”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条件,增强师资力量。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必须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放中学社会办学教育市场,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高效的农村教育市场,降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成本,力争尽快普及农村高中教育,大幅度扩充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为农民子弟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加速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以“离土不离乡”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模式缺乏城市应有的集聚效应,制约了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同等GDP的城镇化水平。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接近一半的人在本乡内就业,2/3左右在本县内就业,外出农民主要转移地也是县城。如何使农民真正融合到城镇,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不仅仅是个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我国目前纯农业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3.5%,大量非农业户蓄存于乡村增加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复杂性,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负担的累退现象,影响了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必须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均衡状态的形成。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制度绩效已经逐步降低,必须摈弃传统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要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劳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