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内部统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的规定和要求执行。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反映劳动力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工资福利等情况,为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决定劳动工资政策,制定和检查劳动工资计划以及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供依据。统计人员必须加强全局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做好劳动工资基本统计,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反对说假话,反对弄虚作假,使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一、建立原始记录台帐1、人员分类台帐(l)“工人”:工业企业的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中直接从事工业件生产的工人。(2)“学徒”:是指在熟练工人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领取学徒工待遇的人员。(3)“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术的人员。(4)“管理员”: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5)“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的人员。包括:食堂工作人员,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文化教育工作(如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图书馆、俱乐部)人员;卫生保健(如医务所、保健站(室))上作人员;警卫消防人员;住宅管理与维修人员;勤杂人员(与生产有关的车间的勤杂工不算服务人员)以及其它生活福利工作人员。(6)、“其他人员”是指由企业开支工资,但所从事工作与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农付业生产人员;出国援外人员;长期(六个月以上)学习人员;长期(六个月以上)病伤假人员;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等。2、新增职工记录台帐(l)“从农村招收的人员”是指来自农村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员。(2)“从城镇招收的人员”;是指从城镇社会青年与其他待业人员中招收参加工作的人员。(3)“统一分配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是指国家直接统一分配企业工作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4)“统一分配的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是指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企业工作的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不包括带工资上学,毕业后分配回企业的人员。3.减少职工的记录台帐是指离开本企业,并不再支付工资的人员。(1)离休(2)退休(3)参军(4)退职(5)不带工资入学(6)开除(除名、自动离职)(7)死亡(8)其他二、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l)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①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开工不满全月的新建企业(月中开工或月末开工),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以开工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②季平均人数:以报告季中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三除求得。③上半年平均人数:以上半年内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六除求得。④年平均人数: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三、工资总额: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内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论是从工资科目开支的还是由工资科目以外的费用(如材料费、业务收入和附属机构收入等)开支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计算。四、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按一九七0年不变价格计算)或净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全员中扣除其他人员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按一九七0年不变价格计算)或净产值÷全部职工(不包括其他人员)平均人数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主要产品实物量÷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平均人数,五、工人工时利用情况:(1)在计算企业工人工时利用情况时,以工时为劳动时间的基本单位,即一个工人劳动生产一个小时的时间为一个工时。(2)本月日历工时:指本月日历工日乘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计算之和。本月日历工日,是指本月每天(包括公休工日)的工人实际工作与未实际工作的天数之和。(3)制度公休工时:是指制度公休工日乘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计算之和。(制度公休工日,指国家(或企业)规定的例假、节日中工人应休息的天数之和。)(4)制度工作工时:指国家(或企业)规定工人应该工作的工时。(本月制度工作工时数,等于本月日历工时数减制度公休工时数。)(5)停工时:指工人在制度的工作工时内,由于某种原因(如原材料缺乏、动力不足、检修设备、没有任务、设计变更等原因)末能工作的工时。(6)停工工时中被利用的工时:指工人在停工后从事非本职的其他工业生产的工时。(从事非工业性生产或服务性工作的工时不算被利用的工时。)(7)缺勤工时: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班生产,但由于企业或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病假、产假、事假(指由于工人个人原因经企业行政允许请假的工时),探亲假、婚丧假、旷工、工伤假等原因,未能出勤参加生产的工时。(8)非生产工时:指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企业指示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未从事本企业生产的工时。如参加抗旱、防汛、参加党团组织的会议、劳模大会、选举、参观、听报告、学习等。(上述工时,不算缺勤工时,也不算实际生产工时。)(9)实际工作(生产)工时:指工人实际工作(生产)的小时,包括加班工时数。实际工作(生产)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停工工时+停工工时中被利用的工时-缺勤工时-非生产工时+加班工时数。六、工人出勤率,工时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1、工人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工人出勤=((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制度工时)×100%
2、制度工时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制度工时利用率=((实际工时-加班工时)÷制度工时)×100%
以上说的这些工作,是企业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日常的基础工作。由于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仅要符合《统计法》的规定,而是要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规章制度的规定。如工资总额就要符合国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对于编制各项定期报表,就能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以保证报表的及时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