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可持续发展办学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量的扩张的历史使命。今后一个时期,内涵提升将上升为高校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财务工作,一手抓培植财源,一手抓提速增效,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构建以办学效益为中心的事业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效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高校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理财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高校财务工作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主动适应“转型”要求,一手抓投入,一手抓产出,着力构建以办学效益为中心的事业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着力培植财源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因而,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财源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1.对财力投入的依赖性增大。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一方面,教育成本持续上升趋势的不可逆转,导致对财力投入的依赖性日益强化。另一方面,资金需求的某种无限性和财力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矛盾的长期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加之高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外延发展势头不减,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提升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迫切,各类支出刚性越来越强:人员支出增势明显;公用经费易增不易减;建设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在财务收支规模持续在高位上运行的同时,校级财务财力回旋余地却相对减少,平衡预算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2.收入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强。一般认为,高校较为现实的资金来源渠道有:财———财政拨款、税———用于教育的税费和税收减免、费———收费、产———校办产业收入、社———社会捐赠、基———教育基金、科———各类科研经费、贷———教育贷款、息———利息收入等九个方面,其中唯有贷款这一资金渠道是有偿使用并须按期偿还的。而有关数据显示,财、费、贷等三种资金来源渠道,在不少高校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收入结构来看,在一些高校的总经费中,学费收入已上升为主渠道地位,各块资金所占份额的排序已由原来的财政拨款、自筹收入、银行贷款演变为自筹收入、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表明高校办学经费的投资主体和来源渠道已呈多元化的格局。按照公共财政理论,以及财政拨款模式已由“基数+增长”改为“定额+专项”等情况,今后几年内,财政拨款总量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校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多少。如果某一时期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规模是基本稳定的,则意味着高校能从国家财政取得的补助收入将是一个常数。与此同时,事业收入增速将会趋缓;银行贷款增幅将会上升。这样的收入结构和增长态势隐含着相当的不稳定性:在无偿性的收入增量中,政策性增收因素仍将起主导作用,尤其是按民办新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在成功地实现量的扩张的同时,直接推动了高校“蛋糕”的扩大。至于其他收入渠道,限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有的有渠少水;有的渠道甚至长期处于有渠无水的境地;有的办学形式,也由于受到宏观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办班成本攀升的影响,导致对学校综合财力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3.筹资成本增加。高校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大多以其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为主要标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外延发展为主的方式,并呈现国家号召、政府引导、银行参与、高校联动的格局。银行业不失时机地向高校提供空前、优惠的信用贷款支持,为高校在短期内迅速实现量的扩张铺平了道路。高校自身谋求扩张的强烈愿望与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机结合,成功地推动了银校之间的“双赢”合作,有力地拉动了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增长。面临这样的筹资环境和融资机会,高校不仅能借用明天的钱打通今天的“瓶颈”,而且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低成本扩张、高投资回报的新路子。然而,举债办学纵然有说不完的好处,只要还有其他的无偿性的资金渠道可供选择,按常理,高校就不可能选择贷款作为加速扩容的资金来源。获取贷款,对高校来说,既不是唯一的最好的筹资方式,更不是多多益善,它只是高校长期存在的资金紧张状况的暂时释放和后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银行信贷投向的调整,贷款贴息政策的名存实亡,高校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不仅如此,随着高校举债办学倾向的继续增强,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中长期贷款比重的逐步增加,利息负担势必日益加重,还贷压力有增无减,尽管偿还建设性负债的终极风险并不在高校。
因此,在宏观投资格局确定,国拨经费一定的背景下,加强财源建设,寻求并逐步形成新的稳定的财力增长点是高校财经领域今后几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不少高校来说,在确保财政拨款主渠道地位的前提下,其重要着力点应当在于,一是大力办好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这种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新,共享资源多,办学效益好,积累速度快,直接推动了高校财务运行规模的迅速扩大。在不少高校的总经费中,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独立学院收入已是“三分天下”。因此,严格按照教育部的“六独立”要求,尽快使独立学院的硬件达标、软件升级,进而做大做强,对于高校财力的壮大,实力的增强,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大幅增长,不仅将成为高校又一新的更具潜力的财力增长点,而且是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于加快学校的“转型”,具有更加积极的战略意义。三是全面提升科研实力。科研基础的夯实,科研工作的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优势的充分发挥,不仅会带来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提高科研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重,而且可以真正实现与教学的双轮驱动,有效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推进提速增效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成功实现量的扩张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效益将上升为高校办学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其迫切性将日益凸现出来。因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从追求办学的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提高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大力构建人尽其才的动力机制
教育,就其产业属性而言,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的成本特征是人员经费支出占教育成本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化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扩大办学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从高校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来看,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持续上升。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高校人员经费约占事业支出的40%左右,最高不超过45%;到了20世纪90年代,高校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升至50~55%之间,个别年份接近60%;本世纪头几年,高校人员经费比重增势依然强劲,达到60%,并仍将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公用经费比重则呈下降趋势。
高校人员经费比重的持续较快增长,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是对高校教职工个人可支配收入长期处于严重偏低状况的一种矫正。另一方面,也与高校近年自筹收入的迅速增大,校内津贴制度改革的启动紧密相联。客观地看,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效益的日益显现,保持人员经费比重的适度、稳定增长是完全必要的。但也毋庸讳言,有的高校在冗员严重、队伍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提高津贴标准,盲目攀比个人收入水平,导致消费基金增势过强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存,直接推动了人员经费比重的过快增长。因此,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当控制、稳定高校消费基金的支出规模,改善和优化事业支出结构,应当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大力加快高校用人机制的实质性改革步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高校对用人机制进行了多轮改革,在机构精简、人员转岗分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减轻了人员经费的沉重压力,提高了办学规模效益。但由于用人机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一些高校,因人设庙,因人设事,人员流而不动,聘任制度流于形式,激励机制失灵,急需人才引留难度加大,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可见,高校用人机制的深层次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编制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指标,加大力度引进、配足必需的师资力量,增加教学第一线的人员经费投入。同时,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的设立,压缩超编人员,降低行政成本,实现减员增效。总之,尽快形成一个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激励与约束并举、效率与公平兼顾的人尽其才的平台,将有助于建立一支总量适当、结构优良、更具活力的教职工队伍。
其次,要继续深化校内津贴制度改革。随着高校近年来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格局的基本形成,高校自筹收入总量大幅增加,为推动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在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初期,高校大多采用“加法”,即在教职工既得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调整个人收入增量,这对于减少改革阻力、降低改革成本、尽快启动分配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只加不减、只奖不罚的单向分配制度一旦固化,对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也有违分配制度改革的初衷。为了引导和调节高校内部津贴政策,适当控制高校人员经费比重,有的省份已开始尝试总量控制的办法。如我省教育部门最近作出规定:“各校自定的校内津贴政策(包括超工作量酬金,不包括科研提成),不得在财政拨款中列支,总额不超过学校自筹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不包括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的22%,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距不得超过5倍。支出在‘津贴———校内岗位津贴’科目中反映”。这无疑有利于引导高校的内部津贴制度改革朝着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的方向发展,并与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办学规模效益的增长幅度保持一个大体相当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校际间过度的人才竞争,并未带来我国人才总量的大幅度增加,反而直接拉动了高校引进和留住人才成本的节节攀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抓紧出台相关规定加以引导和调控。
当然,对高校人员经费比重保持适度增长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强调适度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支出的现实意义,并不意味着高校人员经费比例越低越好。恰恰相反,如果高校人员经费比重过低,则会导致人才流失,极大地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
(二)努力提高财尽其力的配置效率
需求超过满足需求的手段是社会基本的普遍问题。相对于需求而言,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稀缺的,这就更加需要对财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预算是对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财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有效载体,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各项事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编制合理,投向明确,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预算盘子,不仅要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相协调,而且要与学校现实财力状况相适应;不但要统筹资金运动中的数量和时间上的动态平衡,而且要兼顾因经济活动引起的内、外部各种利益关系的相对稳定。在高校从外延发展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财务预算的安排、财力资源的配置,既要坚持量力而行,更要强调尽力而为,着眼于各项改革的推进,着眼于办学层次的提升,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未来。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的原则,整合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结构。必需的人员支出优先安排,教学科研投入重点保证,建设项目投资适度超前,一般性公用经费力求节俭,并逐步实行严格的绩效预算。学校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全校财经工作的“指挥棒”,就必须按管理层次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非经规定程序,任何人和任何部门都无权调整预算,以增强预算的刚性,克服预算软约束的通病。
预算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建立一个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对于维护预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预算控制实践中,要推行分类管理办法,即对日常公用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对专项及增量投入实行项目管理;对科研经费实行差别管理,但对后两类管理办法仍需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既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也是日常预算控制的难点。它不象日常公用经费,可以实行定额包干;又难以准确地把握完成项目所必需耗费的成本,故对项目经费的安排,一般遵循按需原则。因而,项目经费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出现“搭车”、挤占等现象,又不易被确认或剔除。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改进,逐步试行追综问效、成本—效益分析和专项审计等制度,以促进项目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至于科研经费,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并非属于学校的现实可支配财力,一般也不至于影响学校总体财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如何规范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优化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仍然是高校财务部门应当给予充分关注的现实问题。总之,通过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预算与实绩之间的差异,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以减少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的不利差异,提高财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三)着力创新物尽其用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加速改善,高校物力资源大幅增加,怎样提高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集中表现为办学效益的优劣。办学效益一般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以来,高校对社会效益给予了充分关注,而对经济效益的关注程度似乎要低得多。所谓高校的经济效益,是指高校教育要素的投入与这些投入所得到的各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产品的比较。它包含两层含义: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关系,教育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致的,都是对投入产出对比关系的反映。但高校作为以教育科研为中心的事业单位,不象企业那样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等有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而,对高校经济效益的衡量,尚缺乏围绕成本和收益等可计量的标准化因素;加上对高校投入产出测算的复杂性、教育产出的迟效性及其关系的模糊性,一时还难以对高校经济效益进行公允的量化考核。尽管对这一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尚需时日,但教育领域的现实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将会越来越自觉地关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1.确立教育成本观念。高等教育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既然是产业,就必然具有产业的基本特征,就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办学经费由政府统一供给,资金投向也由政府统一决策,国家实际上包揽了高校的财务收支,因而高校基本上只需计算收支余额,不可能也无需计算办学成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如何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高效益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就成为高校面临的十分迫切的课题。当然,教育成本并非越低越好,它有一定的区间限制。成本过高则表明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现象,成本过低则说明投入仍然不足,也会影响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后劲的增强。因此,确立成本观念,讲求成本管理,既要考虑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又要衡量成本投入的产出效益。
2.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价,是资源配置阶段的必要延伸,且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绩效评价体系缺失,将会刺激人们更多地占有本已稀缺的资源的冲动,加剧资源配置上的紧张状况。
衡量高校的产出要比投入困难得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由于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贯彻由简到繁、动态完善的原则,涵盖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建立一套既各有侧重,又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既有定性规定,又有量化指标,包括一些经济指标的多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或指导,评价结果要与资金投入紧密挂钩。绩效评价优良的必保领域,要在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以体现财务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反之,则应削减、暂停直至取消相关投入,以发挥财务政策的调节约束功能。
3.适度运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并非市场机制完全失灵的地方。当行政手段难以奏效时,适时引入、启动某些经济杠杆,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试行物力资源的有偿占用制度。存量资源的占用并非“免费午餐”,高校长期存在的无偿占用资源的状况应当得到改变,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物力资源的有偿占用机制,加强对物力资源占用者的经济责任约束,以促进物尽其用目标的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周复,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