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融资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核心提示:摘要: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劳动就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改善自身融资条件,进行间接融资创新,...
摘要: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劳动就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改善自身融资条件,进行间接融资创新,降低直接融资门槛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中小银行
一、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在现阶段,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内源融资包括部分折旧基金转化而来的重置投资和部分留存利润转化而来的新增投资,其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在我国表现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基金融资等形式;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以及其他借款。无论是内源融资还是外源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都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1.自有资金不足。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些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盈利能力较弱。因此,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不足的问题,现有的折旧基金和利润转化而来的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2.来自银行的贷款较少。由于在贷款时存在着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规模的歧视,因此,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很少流向中小企业。同时,在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不仅对信用级别要求较高,而且目前大多以抵押担保的形式向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可作抵押的资产少,信用等级低,因而很少能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3.难以进入资本市场。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即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唯一市场AA沪深证券交易所,实际上主要是大企业游戏的场所。在主板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的基本上是大型企业,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有幸在二板市场上上市的中小企业毕竟是极少数,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是很小一部分;从债券融资来看,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许多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通资金,更不用说中小企业了。
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经营上的风险和信用上的缺失
第一,经营风险大。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的时间短,底子薄、实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加之经营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倒闭率高。一旦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或较大的市场波动,受冲击最大的企业往往都是中小企业。以上这些不仅使中小企业陷入自有资金不足的困境,而且使得商业银行不敢轻易把资金贷放给中小企业。
第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目前有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不真实、不准确,缺乏足够的经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这也使得商业银行不会轻易把贷款提供给中小企业。
第三,不重视企业信誉。一些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急功近利而不讲究诚信,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注重企业发展而不重视企业信誉,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取得贷款担保或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
2.商业银行在体系和机制方面的缺陷
第一,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形成了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的大银行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银行分工协作的银行体系。而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中小银行的数量过少,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自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强调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在面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时,信贷人员谨小慎微、过于保守,普遍采取“为不错贷,宁可不贷”的做法。因此,商业银行在机制上的缺陷无疑断了中小企业的贷款之路。
3.直接融资的门槛过高
第一,从股票市场来看,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要进入沪深两市主板市场发行股票,必须具备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条件。这就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使其无法通过主板市场进行融资。
第二,从债券市场来看,在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严格规定了企业发行债券的最低门槛,即发行债券主体的净资产不得低于6000万元,平均可支配利润足够支付全部债息。这样,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具有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的资格。
4.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键全,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
第一,从抵押贷款来看,抵押手续繁琐复杂,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高,对财产价值评估的随意性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进行财产抵押贷款。
第二,从担保贷款来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过少。例如,到2004年底,我国各类担保机构已有4000多家,但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才%#$$家,还不足全部担保机构数目的1/3.2004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仅占2.2%中小企业担保户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2%左右。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的对策
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
中小企业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企业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一,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要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中小企业应坚持信誉第一的原则,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观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以提高企业的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三,中小企业必须走专业化协作和联合的道路,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和区域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组织模式。可以采取与大企业的联合,同其形成协作配套关系;也可以在中小企业之间实行联合,组成企业集团或中小企业联合体,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四,中小企业应采取科学的融资策略,以用资需要、资金成本和融资效率为标准,使融资结构做到合理化和多元化。实行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国内融资与国外融资、长期融资与短期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以提高融资的效率和效益。
扩大内源融资的范围
除了把企业的一部分折旧基金和留存利润转化为资本之外,还可以通过同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主、股东、合伙人或业主的亲友等,向企业提供债务性质的借款,来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的数量。这种融资方式简便易行,利率水平的灵活性也较大,尽管具有规模小、融资数量有限、只能满足简单再生产需要等缺陷,但它仍然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选择。此外,还可以通过社区金融组织或企业内财务公司发行企业内部债券、信托存款等方式为企业筹措资金。
进行间接融资的创新
第一,要改变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贷款时的不作为,就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就是要使商业银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简化审批程序,开发新的信贷品种,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第二,完善银行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鼓励银行内的信贷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对企业的判断能力。对一些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看好但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大胆地进行贷款扶持。
第三,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银行,使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中小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较低的成本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和信用水平,化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风险。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地位相当,有许多相通之处,更容易形成融洽、互信、稳定的银企关系。!"适当降低直接融资的门槛
第一,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标准。在国外中小企业上市的标准很低,而国内企业上市的标准仍然很高,还是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我们可以参考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适当降低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的门槛。
目前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开辟了二板市场,我们应当抓住当前股指持续攀升的有利时机,加大在二板市场上扩容的力度,加快中小民营企业在二板市场发行和上市的节奏,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第二,降低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由于企业债券仅允许中央和地方的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发行的权利,这使得能够发行企业债券的中小企业是少之又少。同大型企业一样,中小企业也应当具有发行债券的资格。具体来说,对于一些信誉度高、有稳定的现金流、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应当为其提供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的机会。)"使民间金融合法化
第一,让民间金融如各种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等取得合法形式,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对其加强监管。私人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涉足许多公众的借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发挥作用领域的融资填补了空白。但是,由于它们不具有合法身份,其业务活动也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很容易引发经济纠纷和金融诈骗事件,从而扰乱金融秩序。因此,对于那些具备一定的注册资金,能够依法经营的民间金融机构,应当使其从地下走到地上,鼓励其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融资,从而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二,还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资本,使其进入正规金融机构,例如,让民间资本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加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成立地方性股份合作银行。这样就可以使民间资本从金融系统的“体外循环”转为“体内循环”,从而合法地参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J]经济师,2005,(02).
2.刘昌国,中小企业板块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5,(02).
3.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潇湘文苑论文网打造中国最佳合作交流平台,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