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院校办学创新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院校办学创新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院校办学创新管理

摘要: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致之地,快速地提升学校的实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进一步的优化。

关键词:地方院校;办学模式;地方经济建设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五”计划提出,到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统计数字表明,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在校生数为63.09万人,经过4年超常规的发展,到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在校生已达6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70所,占普通本科高校的4%,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同时,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者,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办学模式。盲目“克隆”重点大学、综合大学的办学特色,只会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趋同化和无个性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竞争的基础,更无法奢谈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是高教系统合理分工的重要途径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曾经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因此,高等教育系统根据教学、科研侧重点不同的分工,可分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各个类型的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分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但由于我国尚没有权威部门对高校系统进行科学而明确的分类,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攀比的风气,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目前重点大学已经受到国家较大的关注,这5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如国民教育没有很大的改善,而且遇到的困难更多。我国的教育缺少了中间层次,这几年二、三梯队的院校大多纷纷合并到一流大学,不合并的二、三流院校纷纷专科升本科、本科上硕士点、博士点,于是中间就出现了断层,缺乏一些好的单纯教学型的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保持清醒头脑,理智地定位自己的办学模式,在复杂的高教系统中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恰当的社会分工,才能承担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高教系统合理分工作出应有的贡献。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是实现非均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网大”的排名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排名都是在300名之后,综合得分是8分左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手大都是由师专和教育学院以及当地的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太少,培养的人才从规模和质量上还很难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方面,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基本不具备,社会认同度比较差,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建校之初就要把办学模式的创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当前高教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创新办学模式,才能实现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从而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高等教育大家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和创新办学模式是一所高校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校作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国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各自的发展建设中虽然都重视办学模式的创新,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却总是进入“瓶颈”阶段,难以深入推进。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结构趋同化”倾向,出现了盲目模仿名牌大学,追赶“上层次”风潮,动辄提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等口号,专业设置相近,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相似,质量标准单一等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这种趋同倾向如果不加以分析和澄清可能会妨碍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合理构建。具体来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趋同”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办学定位的趋同

有资料显示,从改革开放到995年,短短十几年问,全国中心城市举办的地方本科院校达70多所。因此,办学伊始,各地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目标和宗旨非常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地方大学地方办,地方大学为地方”。但是近两年个别老牌普通本科院校急于“上层次”,朝着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进军。这种现象辐射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影响着这类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使他们不顾实际情况准备集全校之力为申报硕士点打好基础,主要表现为:不顾所在区域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不是潜心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而是追求高教系统内部的攀比与排名。例如,某所由中心城市兴办、历史不过十几年的地方院校,从升本科的那天起就喊出了培养博士生的口号,实质上这就是种追求“上层次”现象辐射的结果。当然,并不是说刚升本科的地方本科院校就不能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如果条件成熟当然对办学模式的建设大有裨益,但是不顾自身实际,盲目的“上层次”只会更浪费学校的有限资源,也对办学模式的建设毫无意义。

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趋同

办学目标的错位势必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即盲目致力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事实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类型的,大体说来是两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自然社会发展规律,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另一类是将这些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的电子信息、材料以及能源等工程技术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应由重点院校培养,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应由地方院校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的集合,它决定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确定符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为数不少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提高“学术性”的知名度,对培养学术型人才趋之若鹜,而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上,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也是一些千篇一律的一般性的要求,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等,宽泛而又空洞,没有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育人模式,导致在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千人一面”。

3学科、专业设置的趋同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办学模式的灵魂,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滞后,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功利性强,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向实用化,热衷于看得见、用得上的专业和课程。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上,不是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是“抢市场”,遇到热门专业一哄而上,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二是定位不准确,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多而全。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分散到每一个学科,就会使每一个学科都难以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结果可能导致原来的优势学科丧失其领先地位和竞争力。正像克拉克·科尔所说:“不应该力量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没有永恒的重点”。三是盲目“攀高”,一味模仿规模大、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上片面追求发展一些纯基础性、纯理论性的学科,并在这些学科领域上投置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放弃了对原有办学优势的积累,出现了从其纵向发展看,这些地方院校的学科实力似乎有所增强,但从高等院校整体发展的横向比较看,这些地方院校的学科实力差距已越拉越大。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对策

定位于为地方发展服务—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前提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曾指出:“谈到特色,必然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培植资源和办出特色的前提”。发展区域经济是完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区域发展,要求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其相适应,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无论是人才培养、科研工作,还是社会服务,都要着力解决好“面向”、“结合”、“服务”的问题。学科和专业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科研工作也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主战场中选项目、抓开发、搞转化,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服务地方经济求支持,以贡献区域经济求发展。如宁波大学在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近期努力目标,后在实践中深感办出特色是学校建设的长期任务,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应侧重大学的服务职能,为地方服务,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办学。因此,学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以特色创一流,把学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此后,宁波大学办学呈现出一派生机活力。

建设有特色的学科与专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关键

学科和专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因此,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核心地位。世界一流大学大多以一流的特色学科专业闻名于世:哈佛大学是以政治学科闻名,麻省理工大学注重工程培养,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科举世公认,牛津大学的数学学科名扬天下。我国大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学科发展的特色和水平差异。学科建设有特色,专业建设特色强,学校就能办出特色,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发展潜能,大胆革新,重点建设学科和专业的某一特色,以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四川宜宾学院根据学院地处川西南,酿酒业和旅游业是宜宾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课题等有利条件,把食品工程(酿造方向)、旅游管理和生态学作为学院特色专业来加以打造。

3培养有特色的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核心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因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量身打造”。只有这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如惠州学院作为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既不盲目与重点大学攀比,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自己的强项和优势,立足于服务“南海石化、数码名城”等惠州特色经济产业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选择。该校的4个系(部)、48个专业已经覆盖了惠州市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升本以来培养的3000多名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遍布珠三角,成为工矿企业和政府工业管理部门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