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管理中思维方法选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巨大变化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维方法选择的要求。有限理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开放理性是法国科学家莫兰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分析事物、处理问题应该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这种思维方法很适合当今具有复杂性事物特征的高校管理工作,尤其是适合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逻辑倾向比较突出的理工科高校。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容易做到以人为本;更容易化解矛盾;更容易突破原来的条条框框,更有助于创新。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思维方法选择;复杂性;有限理性;开放理性
当今时代事物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人们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了。这些变化是事物深层的复杂性特征日益彰显的外在表现。理解、沟通、融合,以人为本,化解矛盾,是时展、事物变化给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有限理性思维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开放理性是法国科学家莫兰20世纪80年代针对处理复杂事物的方法选择提出来的,被许多基于复杂体系的组织或管理部门认可,这些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很适合当今高校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思维方法选择的理论借鉴。
一、复杂性——高等学校管理工作面临新课题的根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通讯和其他各种手段广泛应用,使事物变化的时间尺度急剧收缩,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发生着改变。事物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日益彰显出来,非线性导致的复杂事物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60年代起耗散结构、自组织、突变、协同学、超循环、分形等一大批科学理论向人们揭示了这种复杂性。科学家告诉人们,世界是复杂的,不仅存在着线性运动规律支配的事物,也存在由非线性运动规律支配的事物。
什么样的事物是复杂事物呢?有学者对复杂事物的特征给予了定义性的描述:“多个有意义的可区分状态以不确定、非周期的方式存在”,“存在多个有意义、不确定、非周期的可区分状态。”[1]复杂系统是指按照不同方式由彼此互动的因子所组成的系统。
高校管理工作就是具备这样特征的复杂事物。例如,高校环境具有开放的独立性,大学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但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尽管可以说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开放的,但是学校组织的开放性尤其明显,表现在财力、物力、教师、学生等等方面。这种开放性导致管理工作会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又比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全方位的素质,知识、人品、理念、能力等等。然而这些能力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着,发挥起来弹性很大。教师工作又相对自由,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他们是松散的集合体。还比如课程,是多个独立要素构成的体系,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双重特点和作用。它既与自身所在学科紧密相连,同时它又是本科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对教师来说更多看重课程在学科中的位置,但对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将这个课程纳入整体培养架构中。
复杂事物的变化不同于简单事物,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呈现出与简单事物不同的特征。例如,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相关变量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导致事物演化进入不同的路径性;时间滞后性;一值对多值等等。由于高校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事物特征,使得我们在管理中碰到了以下这样的问题。
管理熵,即一种新的制度、规章、方法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由于复杂的组织运动和管理过程受到若干因素干扰,总是呈现效率相对递减,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拥有较大能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效率降低现象。
滞后性,是指一种政策系统回应的时间或者消退的时间比人们按照常规预想的时间要滞后一个时期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非线性引起的。自变量已经起了作用,达到最大值,但因变量却迟迟达不到最大值,而当自变量变为最小时,因变量才开始增大。高校管理中某些政策与效果之间就是这样。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最明显的原因是有效的政策反映到学生身上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
自组织,即组成系统的要素具有高度适应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系统和要素的变化有时会出现无人为的自变和演化,能够对事件变化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反应。科学家们称之为自相适、自适应。高校教师带有很强烈的类似特征,自主意识、工作的自由度、学科的差异和相对独立性都是具备这种特征的原因。
二、有限理性、开放理性,处理复杂事物问题要有复杂的思维方法
由于复杂性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复杂性事物向我们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然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思维一直受到牛顿线性的、确定性理论的支配,并将现实及其变化理解成线性动力学定律支配的过程。线性的、确定性的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变量和初始条件,未来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线性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在时间上顺序地相互影响,或不同事物之间线性地相互依赖。只要给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完全确定。按照这种线性关系,未来可以从过去和现实推导出来。今天这种方法不完全适用了。处理复杂事物和问题要有复杂的思维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人们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尽管科学的进步不断给我们提供理性的可操作性的手段、系统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等,使我们有能力对事物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外界信息做出归纳、整理之后得出结论。但是面对社会变化迅速、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的现实,人的理性能力依然受到限制,人们无法对大量信息做到准确详尽地分析。我们需要一种对事物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把握。西蒙的这一思维方法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这一观点提出来的。西蒙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学习及适应能力的体系,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体系。管理者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具有有限理性的“管理人”。“按照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应具备关于每种抉择的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见。而事实上,对后果的了解总是零碎的”[2]。管理者的知识、信息、能力和经验的有限性就决定了决策过程不应该依据“最优”的标准,而应该依据“满意”标准,在有限的并且是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
法国科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的开放理性观点被许多基于复杂体系的组织或者工程管理部门认可。莫兰认为:“复杂性思维方式提出了一定数量的源自三论和自组织观念的思想工具,也发展了它自己的思想工具。但这个复杂性思维方式决不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排除确定性以便建立不确定性,排除分割以便建立不可分割性,排除逻辑以便允许对逻辑规则的任何违反。相反地,它的做法是不断地往返穿梭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基本元素和总体之间、可分割性和不可分割性之间。”“问题无关于抛弃经典科学的原则——有序、分割和逻辑——,而是把它们整合到一个更加广泛和更加丰富的框架内”[3]。复杂性思维方法并不是简单性思维方法的对立面,而是对它的超越和整合。莫兰希望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性主义能够被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所替代。开放理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开放理性不像传统理性那样压制、排斥非理性,而是和非理性进行对话。传统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应该受理性支配,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尊重理性的生活就是抛弃情感和信仰。而莫兰认为:“复杂的理性不再在绝对的对立中,而只是在相对的对立中,也就是在互补、沟通和交流中来认识以前一直被看作对立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狂热之间的关系。”[4]在他看来,“理性是一种进化的现象,但不是像老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以连续的和线性的方式进步,而是以突变和深刻地重组的方式进步”[5]。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强调的是理性与感性、直觉的融合,不是不要理性,也不是不要感性,而是强调二者的结合。
三、有限理性、开放理性方法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根据学者们的思想,根据对高校管理工作具体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适合于带有复杂性特征的高等学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思维与工作的基本方法应该是严格的科学操作与模糊化管理的结合。一方面我们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感性、直觉和融合。我们需要两者的互补。
在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理工科出身的管理者人数比较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逻辑倾向比较突出。这种思维特征有许多优势,例如,在分析事物时更注重实证。又比如,在选择决策时注重可操作性,在提出一个问题以前,对其操作性进行充分论证。但是这种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也有不足,如处理问题的时候理性分析有余而直觉把握不足,因为注重操作性,某些环节不具备条件就会放弃,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会慢一些。又比如,处理问题注重制度,冷冰冰的制度多于温和的沟通,不能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做到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中,教师管理这一个环节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教师的自主性和彰显个性的要求更强烈。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方法有强调理性的一面,指导我们要强化制度,强化制度的操作性。要明确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在关键的环节上建立可以量化的指标,使模糊性的事物秩序化,要把命令转换为职责。人们反感受制于人,但不反感受制于事。要让教师感到他服从的不是人而是事,是工作和职责,这样人们就会愿意接受,减少了由于人与人的直接面对所引起的不良心理感受。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过于强调理性、制度、职责会使人感到缺少人情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潜存于自身的主体性要求,由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服从转向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弘扬主体、强调自我价值、自尊与他尊的要求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强调理性的同时,还强调了它的有限性。这使我们在强调工作和职责的同时能够减少支配、控制倾向,多一些参与、尊重、和谐的基调。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做到理解、沟通、融合,化解矛盾。在这个世界上,分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它反映了观点和利益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会有矛盾,高等学校也是如此。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矛盾、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是对抗斗争还是回避、妥协?还是融合统一?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能够指导我们恰当地处理矛盾。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利用理性、逻辑的方法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分清是与非,做到处理矛盾时以事实为依据,使矛盾双方对处理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我们要把这种分析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把问题公开化而引起的令人尴尬的结局。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在选择决策时更容易突破原来的条条框框,更有助于创新。逻辑思维是人类认识问题、创造知识的主要工具,但是它对人的思维也有一定束缚性。逻辑思维最大的特点是规范性和强制性。它不仅有规律,而且具体到如何明确概念、如何恰当地使用判断、如何有效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如何使用思维方法等等,都有一整套公式、规则和要求。逻辑思维的每一步都必须按照这些公式、规则和要求进行,严格地纳入逻辑轨道。这一系列逻辑的公式、规则和要求,实际上成为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规定了思维过程只能这样,不能那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逻辑思维对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束缚性,这种束缚性会使工作失去活力。有人说,华罗庚之所以对数学做出重大贡献,如果没有清华宽松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清华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他们能够创造出宽松的氛围,我们也同样能够做到。关键在于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
在当今事物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思维方法,需要在注重理性、逻辑制度的同时兼顾感性、直觉和融合,在注重秩序性的前提下进行模糊性的把握,在模糊中把握秩序、在混沌中找到规律。
[参考文献]
[1]张本祥.复杂性的概念界定及复杂性的基本问题[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4):p22.
[2][美]赫伯特·西蒙著,杨砾,韩春立,徐立译.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p79.
[3][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论复杂性思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p21.
[4][5][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