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盐业企业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我国是一个盐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制盐企业500多家,原盐生产能力约4100万吨。其中,海盐能力2650万吨,井矿盐1000万吨,湖盐450万吨。原盐生产企业中,食盐定点生产企业120家,食盐生产能力1700万吨。我国每年市场需要纯碱、烧碱(俗称两碱)工业盐约2000万吨,两碱以外的工业用盐(行业内称“小工业盐”)约350万吨,食盐700万吨。除供应国内市场外,每年大约出口工业用盐60万吨、食盐40万吨。据2001年的数字,全国盐业职工30.4万人,其中制盐企业职工19.6万人。全国生产原盐3454万吨,其中海盐2206万吨,井矿盐961万吨,湖盐287万吨。制盐企业利润为1.15亿元,运销企业为5.32亿元。
2)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盐行业一直实行计划管理体制。1995年国务院决定放开化工行业两碱生产所用原盐,对食盐则继续实行计划管理。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了《食盐专营办法》(国务院令第197号),此后开始对食盐实行专营,目的是在我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卫生部门统计,到2002年,全国碘盐供应量从原来每年的320万吨上升到700万吨,碘盐覆盖率从1995年的80.2%上升到95.2%,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从1995年的39.9%上升到88.8%。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碘营养水平大大提高,为在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党中央确立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空前普及。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调整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盐行业却依然困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循守旧,食古不化,严重束缚了盐行业的发展。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是这个行业的主要矛盾。可以说,盐业体制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必须进行改革。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提出问题,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于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种类繁多,而目前盐业企业改革主要借鉴我国一些地方成功经验,属于跟进式改革,因此在第一章中就盐业企业改革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对与盐业企业改革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是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对于探索适合盐业企业改革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第四章对盐业企业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第五章则是对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的一种设计,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体系和配套的完善措施.第六章是对盐业企业文化发展探讨。第七章是写烟草行业的有效改革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启示。第八章是写盐业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本文以盐业经营相关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总体分析与个案分析、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国家以及国内地区横向和纵向比较,细致的分析有代表性的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目前盐业企业改革进行了评价,目标是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地方盐业企业改革的管理模式,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出盐业企业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1.3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食盐专营制度逐渐显现出体制的缺陷与顽疾,政企不分和产销脱节等弊端日益暴露,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因此,制盐企业、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们对此忧心忡忡,改革盐政的呼声愈来愈高,国家发改委也将盐业体制改革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最近,中国盐业总公司和经济日报等部门相继派遣专题调研组,在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听取业界和民间的意见与建议,共同商讨是否应该对食盐专营制度进行改革以及怎样改革等问题。现行的盐业体制存在产销脱节、政企不分、专营过度和行政垄断等诸多弊端,从而产生企业畸形、寻租泛滥、效益失衡和整合艰难等负面效应。有理由以为,针对如此严重的政府失灵局面,确实有必要对弊大于利的专营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实施盐业体制改革,对盐业企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制盐企业发展,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有过诸多精彩的见解和评论。中盐总公司调研组的潘悦先生在《盐业经济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川盐新政”的经济学认识》一文中有下面两段论述:政府之所以必须干预经济是因为市场机制有时并不能实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同时,政府还具有再分配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由于现行的政企合一的盐业管理体制使制盐公司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经济人”,“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即把蛋糕做大而存在.它所同时承担的政府职能促使它还必须以社会公乎为目标.向社会提供普及碘盐供应政策、保持城乡盐价均衡等公共产品,也就是承担着把蛋糕分好的职能”。
1.4.2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学者看来,产品大体上可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一种产品究竟是否为公共产品,关键在于该产品的使用是否兼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对公共产品无偿地消费.并不会影响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而私人产品则具有排他性,可以而且很容易阻止人们无偿或随意享用。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增加一种产品的消费时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即在公共产品的覆盖范围内。原有消费者享用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效用程度.并不会由于新消费者的增加而有所减少或损失:而私人产品则具有竞争性.新增加消费者就必须增加产品供应量。否则就会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消费量。显然,食盐既不具有非排他性。又不具备非竞争性,不是公共产品,而是地地道道的私人产品。
2新形势下盐业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2.1盐业体制改革,取消食盐专营
目前,作为食盐专营政策的主体,盐业公司应积极顺应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势,做改革的拥护者和实践者。近年来,针对盐业体制存在的问题,各地盐行业也适时进行了一些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尝试。结合他们的经验,可以认为对盐业体制进行改革有三个基本方向:
2.1.1在坚持食盐专营政策的前提下,实施食盐流通现代化的改革
要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改革,就是要在坚持食盐专营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加快建设以食盐调拨配送中心和区域食盐配送中心为主体的现代食盐配送体系,通过对地、市、县级盐业公司的优化、重组和整合,构建一批区域食盐配送中心的分销站点,完善食盐供应链;加强食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符合食盐专营的电子商务体系;积极探索构建食盐连锁经营网络。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构建食盐流通现代化网络体系,实现食盐分装集中化、销售网络化、流通配送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逐步形成全国统一,集生产运输、分装配送、资金结算、信息处理为一体的食盐流通体系;推动盐行业产销企业的联合和重组,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2.1.2在执法主体相对成熟的前提下,实现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离
实现政企分开,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划分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各自的权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3年,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政企分离改革。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在改革中逐步分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所存在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现状终将打破。但由于目前综合执法主体的不成熟,盐业管理这种一套人马即担负生产经营职能又担负市场管理职能的模式对稳定盐业市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旦执法主体成熟,盐业目前“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必将结束。
2.1.3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实现盐业生产销售一体化,逐步由政策垄断向行业垄断过渡
目前,我国的盐业产能过剩,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结构性调整与重组,从而实现产销关系的基本平衡。要放开食盐专营政策,先决条件是“三个主体”的成熟,消费主体与执法主体的成熟与否不是问题的核心,重点是生产主体的成熟。要实现生产主体的成熟,只有运用市场“杠杆”,淘汰一些中小型制盐企业,逐步形成几家大的产销集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盐业的产销矛盾,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以行业自律来保障食品安全,从而维护广大群众根本权益。中盐集团通过几年的并购重组,初步形成了一个“跨产销、跨地域”的盐业生产销售集团,其品牌优势、集群优势已经显现。当行业垄断的格局一旦形成,食盐专营政策才能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其历史舞台。
国际经济一体化
2.2国际经济一体化对盐业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下,国外的盐业企业多年来通过改造、兼并和新建,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形成合理经济规模,大多数已经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其在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坚持主业突出的原则。不仅制定了内容详实、措施到位的近中期发展目标,甚至还提到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例如美国的莫顿盐业公司,在确定企业发展规划中紧紧围绕主业调整,剖析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莫顿盐业始建于1848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打雨伞小女孩的商标从1914年就出现在北美市场上,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食盐及其他盐产品的品牌。其生产的几十个系列产品。占美国盐业产品总市场5%以上的份额,知名度长期跻身于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前50个品牌之列。为了开拓亚洲市场。美国莫顿盐业与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于2001年共同创办上海中盐莫顿盐业有限公司,一举奠定了莫顿盐业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地位。这些当然要归功于莫顿盐业公司远大的发展战略目光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3盐业企业现状分析
3.1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模糊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总是在扩张、或维持稳定、或防御这三大经营战略中进行选择。相对于盐业企业而言,由于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除两碱工业用盐之外的所有盐品,均实行专营)使不少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长期以来重战术、轻战略,对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较为忽视。多是注重短期行为,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和扩张动力,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能进行认真思考。
3.2经营活动的范围狭窄
由于盐业的特殊性,加之大多数盐业企业自身素质偏低、包袱重,其产(商)品技术含量低,成本高,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面向国内区域市场,且不能自行选择客户,更难以开拓国际市场。运销企业基本按省划片,实行垄断经营,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单调,企业间的平等竞争机制难以形成。企业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空间将随着盐业体制的改革而面临严峻挑战。
3.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失误较多
由于盐行业国有企业多,实力弱,劳动生产率低,管理者多是土生土长,较少受过正规的工商训练,对市场经济感触不深,加上社会认识条件和待遇的偏差,难以吸收到高素质人才,也留不住高素质人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故经营管理中的管理粗放,失误较多。
3.4盐业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1.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只有烟草和盐的批发环节不放开,仍由政府控制。2.烟草行业和盐业都受到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强两个行业的工作都做过重要批示。3.国家对烟草专卖和食盐专营都经过了人大立法,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政府的控制。4.设置的管理机构都经过授权,有相对独立的市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5.对市场的分割规则基本相同,实行严格的市场区域分配,各地在各自的区域内经营销售。
3.5盐业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1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力量分散,经济实力不强,工艺技术落后。2流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3市场秩序不够健全,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冲击市场的问题时有发生。
4盐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多种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所实行的向市场提供多种不同质的产品(劳务)的经营战略。它包含了产品多样化和市场领域多样化的内涵,而以产品(劳务)多样化为其主要标志。或者说,多种经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横向、纵向和侧向等多种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一个企业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若满足于现状而不去积极进取,不求发展,就意味着逐渐地被市场所淘汰。盐业企业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在这个大市场中站稳脚跟,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4.1多种经营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举措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企业经营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潜伏着风险威胁。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有必要提高经营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领域和产品结构,向新的产品领域和市场领域渗透、拓展。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汽车为主,兼营多种产品,它生产的铁路机车占美国铁路机车总产量的85%,生产的电冰箱占美国电冰箱产量的30%。
4.2多种经营对企业好处
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发掘企业潜在能力,分散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是复杂多变的,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地走向个性化、多样化。由于产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经历一定的时期后会达到需求饱和,这就导致产品供求关系的非均衡化,出现商品“长线”与“短线”并存,“滞销”与“短缺”并存的情况。多种经营能够加长“短线”,缩短“长线”,消除“短缺”与“滞销”的现象,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开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发掘企业的潜在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生产和经营单一产品的风险会更大一些。多种经营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风险损失。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例如,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制订与执行“国内为主,积极出口,船舶为主,多种经营”的战略,多年来,在大力发展船舶产品的同时,形成了铁路敞车、烟草制丝设备、集装箱、电池、电冰箱、自行车、摩托车、复印机、电度表、温控开关等的批量生产能力。这样,既为石油、石化、煤炭、交通、冶金、建材、电力等20多个行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装备,又为船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多种经营是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搞活大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显得更为紧迫,开展多种经营为走向世界创造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例如,中福(集团)公司是以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公司,开展多种经营后,先后在境内和香港、澳门、泰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数十家独资、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从事建筑、服装、建材、电子、石材、机械、纸品、旅游、酒店、服装、金融、国际船务、出口贸易等多项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又如,浙江蓝海星盐制品有限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一些盐产品走出国门,进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市场,为企业扩大了销售,创造了一定的效益。
5盐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盐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果仍单凭过去的经验则难以应付未来盐业体制改革的挑战。因此,必须在充分分析主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当前,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5.1确立明确的战略管理意识和战略意图
盐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确立明确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意图。这是因为盐业企业产业集中度较底,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体制变化的环境中与竞争性行业、大企业相比更显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盐业市场形势和竞争格局会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盐产业已基本进入成熟期,市场空白微乎其微,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企业将进入战略型经营阶段。战略的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经营者一要考虑自己所面临的竞争因素,分析自身立足拥有的竞争力要素,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弱点,从而确定各自企业的战略目标。二要考虑转变经营观念,将企业的立足点从局部区域转向全国市场,甚至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制定面向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战略,并付诸运动于整个生产经营管理中。三要创新改革,配合食盐流通现代化的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实现盐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四要考虑运用品牌战略。良好的品牌商标就意味着市场,意味着企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各盐业企业要在全国大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将包括碧源牌在内的各自标牌塑造与培育成知名品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5.2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应全部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性转变,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益。
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指只有我们拥有,其它企业所没有的排他性的独占力,它既可是反映企业整体实力的核心竞争力,也可是在技术、品牌、服务、人才、顾客等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盐业企业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加之所处行业的专营性(相对垄断),要拥有整体核心竞争力较为困难,但只要在培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克服对竞争的恐惧心理,改变竞争手段原始、单一且随波逐流,目光短浅的作法,从以下方面着手,拥有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完全有条件的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否则企业只有被淘汰。一是要善于挖掘自身潜力,对自身优势要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二是要重视对核心产品的开发推广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组织、利用等方面苦练内功,为企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四是依托食盐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终端销售网络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使顾客得到最大限度的方便与满足,实现产品的用户价值。
5.3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协作与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盐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小规模的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提高规模效益。生产企业可通过收购、重组,搞好盐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细化产品结构,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并将化工领域作为盐产业的衍生突破口;运销企业则可以地方区域配送中心为枢纽,压缩二级经销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加强终端连锁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培育,打造物流配送平台,而产销企业间又可通过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以精取信,以特取胜来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兼并参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产销联合体,以提高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获取更多的边际效益。
5.4充分利用盐业专营的优势,拓展经营范围,实现盐业企业多元化发展。
盐业企业的主业是盐产品经营,开展多种经营必须在做大、做足、做好主业的前提下开展,否则将得不偿失,甚至于失败。同时,开拓创新、多种经营,应当依托主业发展,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拉长盐产品的产业链,即通过控股、参股或独资经营等方式,创办制盐企业或相关产业(如包装箱、包装袋等生产企业)。
5.5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
开展多种经营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搞一刀切,应当根据各个盐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能搞的则搞,不能搞的就不要强求。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如宁波市盐业公司,依托宁波印染业发展迅速,印染原料需求量大的实际,积极探索,抓住机遇,大胆进入盐化产品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印染行业助剂营销领域,由原来的只有一千吨左右的年销量、几十万元利润的规模,扩大到目前,无论是产品数量、品种、销售额和利润都成倍的增长,成为宁波市盐业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又如义乌市盐业公司,依托义乌小商品城这个大市场,开展白糖经营,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既提高了社会效益,又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盐业企业对自身企业文化展望
提炼和重塑崭新的企业文化,是重庆盐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庆盐业实现未来梦想和长青基业的必由之路。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长期的专营机制和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对于重庆盐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各种历史的痼疾已渗透在意识形态、思维模式、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劳动用工、分配机制等各个层面,并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推动重庆盐业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6.1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
1)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对本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思考,对文化理念的提炼,对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甚至人格魅力、管理艺术,都将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就重庆盐业企业文化建设而言,领导者的态度和决心同样十分关键。因为对于重庆盐业这样的老牌国有专营企业而言,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市场竞争的崭新企业文化体系,需要打破的条条框框、瓶瓶罐罐太多。领导者必须有坚定的决心,并以自身行动为表率,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深刻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对建设企业文化提出独到的见解,推动重庆盐业企业文化的建设步伐。
6.2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效仿。
1)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已成为一种时尚,众多企业都蜂拥而上。有的刷几幅标语,喊几句口号,唱一首厂歌;有的盲目导入CI系统,统一外观色调、统一标识,统一服装款式,认为这就是建设了企业文化。其实,这些企业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对企业理念的共识,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因此,重庆盐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传承盐业文化传统,正确认识并针对性的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企业管理理念和长远目标达成共识,真正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探索有创造性的企业文化建设道路,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模仿。
6.3企业和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1)企业文化要成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的牵引力,需要员工与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目标是使员工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体现,使员工成为共同价值观的实践者,把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变为员工的个人信念,要有内化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认识到接受、认同、内化并转化为个人信念的过程。因此,首先要借助各种宣传渠道把信息传播到员工中去,使员工有了外在的印象。二是领悟价值观的精髓。通过各种宣传报道,学习引导,让员工自己了解、记忆,从接受的信息中悟出共同价值观的真谛,把握其精髓,形成其内心的信念。三是增进对共同价值观的亲身体验。要让员工在实际工作和实践中去充分体验,使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正确的行为,形成积极的态度,把排斥转变为共同的趋向。四是把共同价值观信念化。企业价值观一旦被员工接受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就意味着员工对这个价值观的实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把握到了它的精髓,悟出了它的真谛,同时对它产生和积累了丰富而又深刻的亲身体验,此时,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共同价值观便成为员工个人的内在信念。
2)共同价值观一旦成为员工个人的信念,员工不仅对这种价值观所蕴涵的意义坚信不疑,而且会产生一种积极实践它的强烈意向。从信念到行动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采取积极强化的办法,使员工形成职业习惯,在行为中强化,真正接受共同价值观。
3)在共同价值观被员工接受和认同,转化为信念和行为习惯过程中,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表率作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让员工接受和认同共同价值观,需要领导干部积极倡导、宣传,重身教而不是言教,带头实践价值观,带头树立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被员工所接受和认同。
4)要想使共同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付诸于实际工作中,首先要作好培育工作,要把价值观的建立和培育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广泛深入地在广大员工中进行实例讨论,宣传盐业的企业文化内容,要通过培训使员工行为符合价值观的要求;在培养干部中,要把价值观理念坚持贯彻下去;对新进人员要进行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盐业发展的导向,并把个人价值观与行业共同价值观进行融合。
6.4完成从制度建设到建设制度文化的跨越。
1)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制度作为一种文化,与一般意义的文化不同,制度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的无形文化。由于企业员工普遍认同一种精神文化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精神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科学的企业制度逐渐成为一种优秀的制度文化时,企业就获得了长期的生命力。因此企业需要培育的是优秀的制度文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立科学的制度上。
2)近几年来,盐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引入文化建设内涵,将重庆盐业的道德观、机会观、发展观、变革观、竞争观,以及经营理念、决策理念、环境理念、学习理念等融入制度建设,以制度为载体,完成从制度建设到建设制度文化的跨越。
7烟草行业改革经验对盐业体制改革的有益启示
烟草行业与盐行业,具有共同的特点,曾存在相似的问题。因而,烟草行业先行一步的改革方法和成果对盐业体制改革具有很直接的借鉴意义及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对盐业体制改革给予了如下有益的启示
7.1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食盐专营的正确方向
全国和青岛盐业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食盐专营,利国利民。因此,盐业的改革应当在坚持食盐专营,巩固食盐专营,维护食盐专营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导致怀疑,削弱甚至否定食盐专营的不良后果。要坚持食盐专营的正确方向。
1)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国家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出发点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这项政策的实施,很好地体现了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要从我国碘缺乏的国情出发,进一步认清贯彻落实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缺碘范围广,人口多。大约7.2亿以上的人们生活在缺碘地区,约占世界缺碘地区人口的一半。碘缺乏病的流行严重地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碘缺乏可导致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0~15个百分点,严重的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和智力低下。目前,我国1017万智障患者中,有80%%是由于缺碘造成的。补碘需长期坚持,不能一劳永逸。一旦停止补碘,碘缺乏的危害就会卷土重来。消除碘缺乏病,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政治性很强的政治问题。据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认为,以专营方式在食盐中强制性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最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
3)必须长期坚持国家食盐专营政策。还要客观清醒地认识社会上和一些媒体中的种种“非议”,不断提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站在全局看“专营”,跳出“专营”看“专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就会发现,盐行业存在的所谓问题,并不符合全国盐行业的实际情况,是支流、不是主流。盐行业存在的所谓不良现象,并非全国盐行业所“独有”,亦并非食盐专营体制本身存在的痼疾。相反,在食盐专营的体制下,更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和现象,也完全能够进一步净化行业风气,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盐行业的健康发展。
7.2保持、巩固和加强现行盐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盐行业自身的各项改革
国家食盐专营政策是好政策,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盐业管理的现行体制有利于盐业的发展,应当保持,并不断巩固和加强。在此前提下,按照“突出改革重点,突破改革难点,把握改革关节点”的原则,搞好四个方面的改革。
1)要将各级盐务管理部门下属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开。将内设机构中盐业行业管理、盐政执法和运销专营的职能彼此分开,明确各自职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2)要加快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尽快组建布局合理、辐射面广、覆盖城乡的全国区域性现代化食盐物流中心。减少中间环节,衔接销售终端,实行网上交易,形成销售网络。
3)要抓紧搞好食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充分发挥盐业主营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变目前食盐生产企业中的“多”,“小”、“弱”为“少”、“大”、“强”,做大做强盐业企业。加强产供销、科工贸一条龙建设,组建规模化的盐业集团。强化计划管理的功能。增强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四是建立健全盐行业内部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增强行业自律,弘扬行业文化,树立行业形象。
7.3应当保持全国盐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国盐业有今天的良好局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全国盐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好局面来之不易,应备加珍惜。因此,盐业体制改革应在保持目前良好局面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条件下与时俱进,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的情况下实现新的跨越。
1)一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变。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社会效益问题始终放在第一位。
2)另一方面坚持“三个文明”同步抓,整体上的传统不能丢。不能顾此失彼,防止某一方面大起大落。还要做到坚持“四位一体”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不能偏。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决策。通过盐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全国盐业系统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开创中长期以来,我国对盐业实行专营管理,中国盐业总公司虽为企业,却行使着诸多政府职能。
3)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和两碱工业用盐之外其他工业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兼有盐业管理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部门,是盐政执法者和生产企业的主管部门。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规范、成熟的今天,盐业专营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及其种种负面影响,无不根植于政企不分、高度垄断的盐业管理体制。
8盐业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
8.1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品牌价值。
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管理更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是一个契约性、系统性、网络化、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周密组织,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创造出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有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要在全社会、企业内树立和提倡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的理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鼓励创新,用创新去推动工作,去开创新局面,形成一个没有创新就是过,创新不罚过的氛围。无论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把创新看成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振兴企业的具体行为,成为广大员工约定俗成的工作习惯。而管理就是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企业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8.1.1要创新盐业企业内部管理
要用崭新的企业观念和价值观武装员工的头脑,坚持以人为本,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员工严明的组织纪律和高度的团队精神。坚持尊重人、理解人的原则,启发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思为行之先。在创新活动中,没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作用,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成果的。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思维方法上就有了求异性,在思维状态上就有主动性,在思维结构上就有灵活性,在思维运行中具有综合性,在思维表达上就有新颖性,那么,其思维成果也就一定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效用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充分说明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教育,帮助创新型人才主动在思想上接受新、认识上感知新、思维上思考新,树立起强烈的“我要创新”、“创新舍我其谁”的创新意识。要经常性地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分析力、推理力、思维持久力、飞跃力等创新思维训练,帮助创新型人才突破从众思维、权威思维、经验思维、书本思维等常规思维瓶颈,掌握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人才大胆幻想,敢于质疑,善于联想,提高敏锐的观察力,扩展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视角。其次,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就能自觉地开展创造性工作。因此,要动员和组织创新型人才到群众中去,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在具体工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爱护和尊重职工的自创精神,善于发掘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打造让职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
8.1.2要创新盐业运销经营管理
盐业运销企业是专门从事盐商品流通的经济组织,由于食盐是国家专营物资,因此,盐业运销企业是由国家指定的,代表国家从事盐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收购和销售盐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工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食盐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国家一直实行计划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盐业运销企业务必要搞好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创造性地完成盐业运销任务。使盐业运销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不可缺少的经济组织。
8.1.3要深入持久地加强营销基础工作的管理和创新
打破原有的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食盐流通方式,不能再坐在家里等人来买盐,应建立健全食盐流通现代化体制,抓好盐政管理,做好市场营销二网并一网(盐政管理网络、市场营销网络)摸清市场动态,做好食盐终端配送。同时宣传赣州盐业口号:“融化自我、碘滴关爱、奉献社会。”创造出我们的品牌价值,树立良好的形象口号。
8.2市场营销创新,提高企业效益。
由于盐商品的特殊性,国家一直对盐业实行计划管理,从生产到购销统一执行指令性计划。但是,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盐业运销企业必须做好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彻底抛弃坐门待客的官商作风,不断更新营销理念,大胆创新适应市场经济观要求的营销手段和促销策略。企业营销人员要潜心研究市场学、营销学、企业咨询学等学科,从传统的垄断模式中走出来,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扑捉商机,抢抓主动。
8.2.1要变坐门经商为登门服务
定期到用盐厂家和个体经销商征求意见上门服务,将过去的关系变成合作伙拌关系。
8.2.2要变专营为“共赢”
食盐专营是基本国策,盐业运销企业应该用足用活专营政策,在营销中充分考虑经营者利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参与管理市场共同受益,实现“共赢”。
8.2.3要变逐级批发为连锁经营
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建立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尽快建立起符合盐业运销实际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营销网络和流通体系,实现配送集约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品牌价值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8.3盐征稽查创新,巩固市场秩序。
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盐业市场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创新盐政稽查手段是巩固市场秩序,完成全民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危害生命的根本措施。
8.3.1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渠道,使食用碘盐防止碘缺乏危害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食盐专营的舆论氛围,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非碘盐和私盐的流入,组建和发展举报网络,打一场全民打击涉盐违法行为的人民战争。
8.3.2要加大稽查力度
盐业市场随着盐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瞬息万变,涉盐违法分子贩运倒卖非碘盐、私盐的手段越来越狡猾,因此,盐政执法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稽查手段和方法,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牢牢掌握盐业市场的主动权,不给涉盐违法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8.3.3要加大打击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食盐专营办法》《盐业管理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三个盐业行政法规及其它实施的地方性盐业法规。
8.3.4要加大盐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
省、市盐务局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案例分析,在新形式下出现新的盐业违法案件处理,大案、要案、疑难案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严厉打击一切涉盐违法行为。
8.3.5要加大协查力度
努力争取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壮大盐业联合执法力量。协调地方各部门关系,取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8.4分配机制创新,实现公平公正。
受传统的计划体制影响,盐业分配制度一直比较滞后,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又不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我省盐业前三年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还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具有盐业特色的分配机制。
8.4.1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要采取强化培养与鼓励探索相结合、岗位锻炼与对外交流相结合、梯队建设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把继续教育与培训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大胆使用创新型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大胆起用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烈,而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的人才。对这些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双冒尖”的人敢不敢用,不仅体现领导者的胸怀和胆识,还关系到一个人自身价值的发挥。要本着德才兼备但又不因瑕掩玉的原则,宽容他们的个性和不足,不求全责备,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一技之长,发挥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不信任是抑制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一方面要建立继续教育与培养机制,与企业所需专业、技术的大专院校联姻,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培训基地,提高人才的理论水平。正如我们在江西师大举办这期培训班一样,受益非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要实行“实践锻炼——成长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让人才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长、成熟,培养造就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为基础,千方百计提高素质,还应充分调动和发掘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8.4.2要建立创新型人才与创新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
在分配上向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倾斜,保证创造一流业绩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回报。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鼓励用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采取智力要素以期权、股权等形式实行资本化的分配方式,突出创新者的中长期激励。同时,对创新型人才除参加正常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还可以给其办理人身意外和家财保险等商业保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8.4.3更新人才观念
1)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基础战略”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企业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情、识才之智、容才之道、用才之艺。要坚持看业绩、看能力,彻底纠正单纯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阻碍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才评价倾向。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废除“蓝领”、“白领”差别,打破干部、工人界限,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2)更要将员工的人才价值、业绩效益、责任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公平公正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的办法,按劳分配,达到利益分配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激发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盐业共创和谐、同享安康。
8.5企业文化创新,创建盐业和谐。
企业文化不仅的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更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意识革命。要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类似于改革,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环境,建立创新型人才保护机制。对创新取得的成就要大力鼓励,对创新型人才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要允许在创新工作中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鼓励创新型人才不怕失败,知难而进,不断探索。要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和条件,让创新型人才毫无后顾之忧,专心致志搞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8.5.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和先进文化传统理念引导盐业工作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敢冒风险的精神。首要的必备的品质就是要有务实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向书本挑战。不怕失败,不怕冷嘲热讽。要用超前的思维,自由的思想,敏捷的眼光,敢于否定,敢于扬弃。
8.5.2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
要创造条件,让创新型人才多试、多闯,敢试、敢闯。在有意见分歧时,要引导人才在干中求证;有风险时,企业领导要尽快消除他们的顾虑,并主动承担必要责任。要给创新失败者鼓劲再鼓劲。要帮助创新者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求得成功,重拾信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奉献精神。创新者要有不计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考虑创新者必要的经济待遇和物质利益,但又不能忽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团队意识培养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没有奉献精神,创新者的创新活动将举步维坚。
9结论
1)新形势下,制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宜选择稳定经营战略。企业可视盐业改革的进程依托盐业适时采用扩张战略,在组建产销联合体的前提下,向上游如化工,下游如物流配送等产业链延伸,发展壮大盐行业。
2)我们只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积极大胆地开拓创新,开展多种经营,盐业企业必将有较快的发展。多种经营必将为盐业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3)通过以上对盐业企业浅析得出,创新实际就是通过对企业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方法、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调整和实现管理突破。盐业企业在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激烈竞争,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主要应从旧的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实行创新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上不断突破,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培育企业创新的文化,培养有远见卓识、健全心理、优秀品质的创新型的管理者。树立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让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创新的实践中来。我想引用一段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讲的话:“建立创新型国家,还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和谐凝聚力量,创新成就伟业。建设创新型盐业是一项更大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新一代盐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上下求索、励精图志、敢于奉献,只要我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一个充满青春活力、诚信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盐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更为明天是盐业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