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政治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政治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政治策略

摘要: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市场因素,还存在着政治因素。政治和市场两个方面是和企业息息相关的。因此,一个企业不仅要制定完善的市场策略,还要有一个合适的政治策略。通过分析我国的企业政治策略的内涵、类型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企业政治策略;政治因素;市场;完善

1企业政治策略的内涵

1.1企业政治策略的定义

学者Mahon认为。企业政治策略不是只限于与政府有关的企业行为,它反映组织、社会、利益集团以及其他政治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可能在政治组织领域之外发生。其他学者则试图根据组织和政府决策者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企业政治策略。他们认为:企业政治策略是指企业试图通过了解和满足政治人的个人需求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根据我国学者田志龙教授等人的研究得出,企业政治策略就是企业为了谋求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影响政府政策与法规制定过程的策略,实施上述策略的行为称为企业政治行为。它由一系列具体的战术或行为所构成。

1.2企业政治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界定

企业政治战略,相对与企业政治策略来说,它是广泛的、宏观的、长期的,一个战略是由若干个策略组成的,而每个策略都是为战略的实现服务的。

企业政治行为,实施企业政治策略的活动、行为称为企业政治行为,也称为企业政治活动、企业政治战术。策略与行为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我国企业政治策略分析

2.1西方国家企业政治策略研究简述

西方学术界对企业政治策略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范围的扩大,逐渐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企业政治策略也逐渐成为政治科学、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他们认为企业政治策略是由一系列具体策略和战术所组成的,并且建立了可用于企业的政治策略分类框架。

Baysinger(1984)根据企业政治行为的三种目标将其分成三种类型:领域管理——目标——策略、领域防御——目标——策略、领域维持——目标——策略。

Yoffie(1987)通过对公共物品和商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提出的企业政治策略的分类框架。其中有搭便车策略、跟随者策略、领导者策略、私有物品策略、企业家策略。

Oberman(1993)提出了三维度企业政治策略。分为接近决策者的途径、传递的范围、传递的内容三个内容。

Hillman和Hitt(1999)综合而出了企业的三种基本政治策略,并将策略与战术区分开来。它们分别是信息策略、财务刺激策略和选民培养策略。

2.2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理论研究

田志龙等(2003)在对企业高层经理的小组访谈、个别深度访谈以及对武汉市一些政协人大代表的访谈后,将我国企业政治策略分为七种,分别是直接参与策略、代言人策略、信息咨询策略、调动社会力量策略、企业经营活动政治关联策略、财务刺激策略、制度创新策略,并系统地就其中的直接参与策略、制度创新策略等几种显著策略做了细致的研究。

黄忠东(2003)认为企业政治战略分为战略进攻、战略维护和战略防御三种类型。高勇强和田志龙(2005)在介绍了西方企业参与政治的途径的基础上,着重从中国企业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探讨企业的政治策略。他们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政治体制的差异,中国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包括:企业的参政议政、基于关系的游说、各种公益性捐款、担任政府经济顾问和各种咨询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有利于政府官员政绩的工程、通过政府成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反映问题或直接找相关的领导反映问题等。

李锦清和王大勇等(2006)从中国民营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政治战略。他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谈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战略,包括大力支持政府的改革、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积极组织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适当让利于地方的经济事业,或聘用已退休的国家公务员作为企业的顾问等方式。

2.3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的分类

通过对过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可以把我国企业政治策略分为政治人策略、信息提供策略和员工参与策略三大类别。

政治人策略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与政府官员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在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时,考虑本企业的利益。这通常表现为三种行为:第一,企业直接找到熟悉的政府官员,希望他们为企业说话;第二,企业通过政府官员的家人、朋友、同学等找到政府官员,希望他们为自己说话;第三,企业找到熟悉的参与决策的非政府官员,希望他们为企业说话。

信息提供策略是指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向政府部门或官员递交企业的研究报告、产业分析和本企业的观点与意见,希望政府部门在决策时参考。这通常表现为两种行为:第一,企业针对影响行业或本企业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等相关问题,站在行业角度提出研究报告,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呈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以产生影响;第二,企业针对影响行业或本企业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等相关问题,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呈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等,以产生影响。

员工参与策略指企业通过内部员工对某些政府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起到影响作用。这类政治行为主要有三类:作为准政府官员参与政府决策;参与官方的行业协会活动;帮助政府部门起草政策法规与执行文件等。

2.4我国企业政治策略应用案例分析

国务院进行中小企业改制之时,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低谷,安康公司创始人吕总预感到房地产开发的大好时机,创办了安康置业有限公司。吕总有一个老乡在市政府当处长,通过这位处长,他认识了市政府的很多中上层官员。可以及时了解到政府方面的信息,并能争取到各种优惠政策。1997年下半年,在“安居工程”的政策下。吕总将接受破产企业与开发“安居工程”结合起来,一方面享受破产企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一方面又享受政府有关“安居工程”开发的各种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就这样,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公司参照其他国有企业的形式,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工会等党群组织。为其他民营企业树立了榜样,博得了政府的好感。1998年,把资金投入到他熟悉的医院和老年公寓的建设上。由于社区医院和老年公寓都是社会福利性项目,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当地政府的政治绩效。

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和榜样。安康因而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对安康的社区医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非赢利性机构的税收减免等。

3对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的几点思考3.1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企业的成本投入不仅包括产品资料、设备与技术等,另外,在实施企业政治策略的过程中也有成本投入。可以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形成本贯穿于整个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无形成本则是则是实施过程中的精力消耗和关系成本。而这些成本与效益是什么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企业政治策略是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的外在条件而制定的,它实施的程度和企业的效益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企业政治策略的制定总是对企业本身有益的,但对政府而言有时却适得其反,策略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个未知数,这种政治成本的投入能否产生效益也难以预测,所以企业政治策略的制定不仅要从企业本身着想,还要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从而达成良性互动。

3.2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的合法性问题

公司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很早就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关注:詹姆斯·麦迪逊说,利益集团必然是自私的、狭隘的和坏的,但它们也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固而决不应强迫予以废除或使之成为非法。卡尔霍恩在他的两篇关于美国政府的专题论文中,提出了“一致多数”的理论。他同麦迪逊一样,担心存在着“多数实行专制”的可能,但是他同样认为,各个集团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对国家是很重要的。米尔布拉斯、贝雷尔森、拉扎尔斯、阿尔蒙德、维伯等人对利益集团参与政府的进程基本上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公民通过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符合并支持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就公司政治活动被看作权力的一种使用而不是公民身份的使用而言,活动的合法性可能是一种关注,因为这一权力的使用可能被理解为能够产生不公平优势。当公司们被理解为在政治进程中拥有太高权力级别的时期,公司政治活动的合法性下降,因为这样的活动可能被看作是私人优势的不合伦理的追逐。然而,Spiegel(1993)对政治合法性和伦理合法性的区分使下述观点变得很清晰:尽管政治合法性可能依赖于公众对公司政治活动的理解,然而它不是评价这一活动合法性的唯一标准。组织必须同样注意行动本身,并且确定它的伦理属性或维持不变而失去在那一领域的合法性。

无论现行的法律规定还是公司政治行为的学者似乎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公司政治活动是合法的,但必须受到相关伦理的约束,即公司政治行为不能以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损害为代价来追求私人利益。正义和社会利益不是政治非道德冲突的产物。当参与者受对其他参与者命运和制度可靠性的伦理关注的限制时,制度的民主才运行的最好。博弈理论研究(DixitandNalebuif,1991)和自我最大化经济学的评论(Werhane,1991)表明,在一个利益不足和负担过剩的世界里,合作和合乎伦理的竞争对所有人而言将产生一个较好的结果。

3.3我国企业政治策略的规范性问题

运用政治策略需要注意规范性问题。在企业国际化中,尤其是进入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过程中,必须注重政治策略的规范性,避免实施不规范的政治策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规划企业政治策略要做到与当地的策略相接轨,遵守当地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