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国内产险公司效率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议国内产险公司效率与效益的比较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议国内产险公司效率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摘要:文章研究期间为1999年至2008年,运用DEA法,得出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产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并将之与公司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依据相关DEA模型之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在中国经营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效率;DEA方法;效益

一、对国内产险公司技术效率的研究

1.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选择。作为保险公司特别是财产保险公司,最主要的是进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投保人通过交纳一定的保费,将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化为确定的支出。本文选取了“实际引致损失(Y1)”这个指标。该指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赔款支出”,这代表承保业务在当年的支出情况;第二部分是“准备金增加”,这代表由于保险公司当年业务引起的将来期望损失支出。其中“准备金增加”应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增加+未决赔款准备金增加+长期责任准备金增加”。

在保险公司的投入方面,本文将其界定为三个方面:劳动、物料投入和资本金。本文直接选取保险公司大专以上学位人员数作为“人力投入”变量(X1)的代表。物料投入需涵盖广告、公关、对中介机构和兼业的支出等等许多方面,故本文用“手续费+分保费用支出+营业费用-摊回分保费用-人力投入×当年保险业平均工资”作为代表,用变量(X2)来表示。资本金对提供保险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是投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资本金是决定保险产品的提供和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除了要满足监管机关对资本金的最低要求外,资本金还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本文选取资本金作为投入的第三个指标(X3),采用资产负债表(中国论文联盟整理)中的“权益资本”和“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都可以代表资本的投入量,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没有考虑从未分配利润。我们对于资本金的选取分两种情况,当利润为负时,采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当利润为正时,采用权益资本。换句话说,我们此处定义的资本投入为权益资本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中较大的那一个指标。

2.计量结果。本文选择了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8家产险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涵盖了大中小保险公司,采用DEAP2.1软件进行运算。如图1所示,在观察期间技术效率的均值基本保持不变,方差则明显上升,直到2005年之后才开始下降。这可能因为技术效率是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乘积,表明随着从业公司的增加,各家公司在技术和规模方面的综合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略有下降的趋势,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而方差的波动性更大,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二、利润率与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保险公司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水平,本文选取权益收益率(ROE)和资产利润率(ROA)作为反映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选取TE(技术效率)作为反映保险公司效率水平的指标,将两者排序,进行比较

本文对2008年的各财险公司技术效率值进行排序,并将公司的利润率的排序列在后面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直观感受中技术效率较好的财险公司如人保、太保、平安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的技术效率均处于前列,这一点符合一般预期,这也说明了我国保险市场的部分公司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效率已经颇高,但是部分新成立的中小产险公司的技术效率较低,但由于公司自有资本也较低,导致了效益值的表现却较高。

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分析,财险公司可以按照效率和利润高低的不同组合进行分类,结论如下:

1.效率高且利润率也高。中国人保财险、平安保险、太平洋财险、永安保险这几家公司,效率相对较高,利润率也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成立较早的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不仅经营技术效率高,而且经受住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盈利能力同样很高。同时,一些中小型的公司随着经营年份的增加,经营经验的不断累积,也在不断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市场份额和业务质量,盈利能力相应提升。像大众保险这样的中小规模公司,比较注重集约化经营,找出客观规律,从而很好地控制了占领市场和提高业务品质之间的关系。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作为财险市场的前三甲,占据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依然凭借着丰富的经营经验、众多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高效率的投资能力,因而也能很好地控制经营所必须的成本,利润和效率没有偏废。尽管有些公司如平安在之前的年份会出现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但都能及时调整发展速度,加强内部效率的改进,摆脱利润下滑的阴影。

2.有些公司效率较好,然而利润率却较低。这类公司很多,其中,天安产险和中华联合这两个案例表现的十分明显。天安产险的技术效率表现得较好,但是其效益值却表现较差。天安产险成立于199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产险经验,技术效率较好,但是近年来效益的提升一直较迟缓。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首先,与同业相比,天安产险支付给员工的报酬相对较低,这样虽然短期内降低了人工费用的支出,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薪酬政策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进入团队,影响了公司长期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其次,虽然成立时间较早,但天安产险的市场份额却发展不是很快,当时的管理层为了尽可能多地占据市场份额,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主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车险等亏损险种占比较高,这就需要通过其他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的收益来弥补这些亏损;另外,天安产险的投资能力值得担忧,2009年投资收益仅为2.2942亿元人民币,比2008年水平也略有下降,比起同期投资收益较高的公司,还有很大差距,投资收益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天安2005年~2008年过度投资引起,在资本市场火爆之时,忽视了隐藏的风险,一旦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之时,其偿付能力也随着资产收益的缩水而下降,经营的风险也加大。另外,由于偿付能力不足,效益表现较差,天安产险寄希望于在2009年的资本金由6.678亿元扩充至21.72亿元,但半年后很快偿付不足的困境还是出现了,一是因为注资资金不会立刻全部到位;二是业务摊子铺得过散,导致资本金的消耗速度较快。因此,面对该种困境,本文认为应该通过产险公司自身效率的进步和对经营风险意识的加强来慢慢改善。

中华联合也是我国成立较早的产险公司,在走出新疆、迈向全国的发展道路上,中华联合短短数年间,完成了全国机构布局;又在短短数年间,中华联合保费收入呈“井喷式”飙升,迅速跻身为国内第四大产险企业。2006年,中华联合的保费收入从4年前的十几亿增长到150亿,跃居国内产险第一集团。中华联合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扩张太快,为了一味追求保费规模,承保控制不到位造成了中华联合一步步走向困境。因总部偏居新疆,在以往的快速扩张中,总部放权过甚,各分公司自成诸侯,日益坐大,形成总部对分公司管控能力较弱的局面。而且因为总部偏处新疆,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因此,中华联合才于2010年将总部搬到北京。另外,由于扩张太快,承保控制不到位,过度价格竞争。中华联合的快速扩张模式:在车险领域一味依赖高佣金和低手续费,没有控制好赔付率和成本费用,最终导致必须保持业务高速增长,以便用新收保费支付以前的赔付。

为了解决公司最大的问题——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中华联合曾于2007年开始引资工作,法国安盛一度成为潜在收购者,但有关谈判目前已经终止。引资失败,加速了危机的爆发。目前状况:自2006年来一直排名第四,一度陷入巨额亏损的中华联合2010年上半年实现盈利,但6个月保费累计增速均为负值,市场份额也较2007缩水一半,至4.8%。但是,为了维持经营的质量,为了公司长期的稳健经营,收缩业务将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3.效率低但利润率高。一些小型保险公司,效率指标都不是很高,但利润率相对还是很高,如中银保险、东京海上和大众保险等。这可能是由于公司本身资本金就较小,加上经营上比较审慎,坚持利润导向,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保持每年的收益,这样计算起来,其ROA和ROE指标就相对较大。

4.效率低,利润率也低。一些公司,如丰泰保险等,利润率和效率都不高。作为新兴的公司,由于在成立了前三年没有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业内占据一席之地,加上自身管理与经营理念上的存在诸多问题迟迟没有进步,业务质量和规模都乏善可陈,于是就湮没在众多新成立的小型产险公司之中了。

三、产险公司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

中国产险业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承保利润率波动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产险业承保效益连续下滑,全行业亏损的被动情况也时有出现,在2009年,经过贯彻“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方针,积极转变经营模式,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全行业实现了账面扭亏,但承保还处在略有亏损的状况,经营的不稳定性仍然较大,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

根据前文的对国内产险公司的效率与效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来看,保险业务收入年均增长较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但低效率的中小公司还有不少,高成本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比比皆是。

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是保险险公司获得利润最重要的两大渠道。在承保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情形下,保险企业的盈利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另一只“轮子”——投资收益的高低。由于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的时间差,保险公司有了资金运用的可能性。由于竞争的需要,在制定保费时要考虑投资收益率情况以降低保费,这一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市场上尤显重要。所以,资金运用也成为保险公司一项重要的无形服务。保险是金融的一支,注重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对公司资金的有效运用,承保过程是为了进行资本投资筹集资金的融资过程。保险公司应该注重资金运用,通过资金运用获得投资收益来弥补承保利润的损失。

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①的相继成立和保险资金的集中专业化管理,国内保险业投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从2003年开始,保险机构在市场博弈中占据了主动,把握了机遇,为整体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自2004年10月24日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进行股票投资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商业银行股权、境外投资等投资渠道的逐一解禁,是近几年保险业改革结出的最丰硕成果。尤其在《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鼓励保险资金逐步提高资本市场投资比例、扩大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和品种、试点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等,自此在政策层面上打通了保险资金可投资运用的所有通道。结果,保险资金频频以战略、财务投资者身份参与中、工、建行重组上市,并投身于京沪高速、南方电网等基建、能源项目。

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至2007年的牛市行情,带动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涨船高,但在资本市场处于大牛市中,不少保险公司的经营重点出现了偏差,盈利过度依赖于投资收益,而忽略了承保利润。于是在2007年开始的中国股市“跳水”之后,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在2008年陡然大幅度下降,行业经历阵痛,终于在2009年,业内各经营主体痛定思痛,调整投资结构,关注投资风险之后,整体行业投资收益率才有所起色。

结合国外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随着各经营主体的承保业务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增加,各公司在承保利润方面的提升空间将十分有限,而参考国外很多大型保险机构都是通过投资活动来获得企业的利润的较大部分,将来,中国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将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