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员干部和谐干群关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近年来,多发的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形象,给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多与紧张的干群关系有关。笔者认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打造和谐干群关系。
一要强化民本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放大自我,对人民群众根本地位认识不到位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同志深刻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孟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足见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要。在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和谐干群关系,这就更需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切工作要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人为本。民本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民本意识,这是打造和谐干群关系的前提与基础。
二要强化学习意识。干群关系是个大课堂,群众才是高明的老师。当前,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政策和决策违背民意,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
是深入基层、虚心向群众学习,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鲜明标志。发展要依靠群众,就是要承认并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认为群众素质低,自己见多识广,自恃高明,好为人师,漠视群众意见,擅自决策。这样的政策和决策必然偏离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必然与民意想背离,必须在实践中改正。党员干部要熟悉民情民意就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就要放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党员干部要走上田间地头,下到社区民居,调查情况,听取民声,研究实际,破解难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上的条条框框,要敢于拜群众为老师,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问计问策,尊重群众与群众平等对话,只有敢于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知道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所在,才能制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淡漠、主仆错位,缺乏服务意识,对群众安危冷暖重视不够,甚至以权谋私。这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干群关系至关重要。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员干部一定要克服父母官的思想,在干群关系中摆正位置,以公仆意识,做为民官。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要用好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谋利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关注民众疾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历史上为官者关心民众疾苦的写照。温总理就曾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来勉励党员干部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同志指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才能实现“一切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
当然,和谐的干群关系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矛盾和冲突,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强化“三种意识”,不断增强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意识与责任,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科学发展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