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

在中国,德育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同时,德育也遭到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被虚化、表面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

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动心”是德育的“魂”。一味地以规范“行”来触动“心”,那是“法律”,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改变,那才是德育。

德育不能只针对“行为”、只针对“人”。如果我们的德育只停留在人的“行为”层面,那么我们的评价就会停留在这个人是否“善良”、“孝敬”、“爱国”、“遵守公德”等标签上,对“行为”、对“人”总会有一些定性的味道;而当德育透过人的行为进入到心灵层面时,所有这些“标签”归根到底都与心灵有关。缺失的心灵是可以培植的,缺失什么就播种什么,使之认同,最终内化,这才是成长性的。所以,真正的德育是根植在人的心灵层面之中的。心灵是德育最直接的对象,是德育工作的“操作间”和“成品库”。

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它的“出处”,学生的行为形成,开源在“因”,形成有“因”;我们要改变学生的行为,溯源有“因”,改变在“因”。而推动人的行为的“根因”就是心理。所以在“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大的命题下,德育的心灵管理才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有效的教育。

德育的心灵管理和行为管理截然不同,前者旨在通过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方法与教育学深层交融,从新的视角诠释德育,它主要以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为探究点和操作点,以心理的改变与调适为归宿,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法之大成于一身,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如果把心灵看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德育就是播种培植,就是刈草锄杂。

学生的心灵就是一片“空地”,最初播种什么可以由教师决定,但一旦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德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行为了。

道德是最高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最基本的维系链条,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就是把道德标准细化为“种子”,适时地播种。德育选取什么样的种子、播种什么样的种子是受社会制约的,是一个个社会的公约,是一个个人文的规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就是约束、就是规范。所以德育目标总是“板着一副面孔”,达到德育目标总是带有一些强制的意味,这是在所难免的。但问题是德育的操作却有着广阔的空间。

德育“播种”什么我们不能遂性而为,但选择优良“种子”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把德育目标改变一种说法、改变一种叫法,把德育目标和人性拉得更近些。要让德育目标在心灵中软着陆,就要尽量使它们同质,那样的着陆才是和谐舒适的。有时候哪怕就是一种表面的改变,也会改变人的整个感觉。台湾省某小学的德育理念就是简单的4个字:“心存善念”,仔细想想,它又涵盖了我们多少的德育“条条”?“善念”是更加人性化的东西,是人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希望追求的美德,因此也是更容易被接受和内化的。

德育怎么“播种”我们是能够改变的。什么季节播种什么是农民最朴实也最简单的操作,而德育恰恰忽视了这些。人总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德育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德育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不能颠倒次序,更不能一股脑儿地灌输。“爱父母”的教育和“爱他人”的教育、“爱家”的教育和“爱国”的教育是有次序的,不能倒置。如果连父母都不爱,怎能爱他人?如果连家都不爱,那么,说爱国也是假的。

道德有着最社会性的本质,因此,社会中的所有元素都可能成为德育的种子。道德的种子是庞杂的,它几乎散落在社会环境的整个空间,成为良窳不齐的文化元素。德育工作者如果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不能把握心灵的脉搏并42以此主导德育,我们的德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德育就会经常处在“不该播种的在播种,该播种的没播种”的尴尬中。

当然,德育工作者不可能是全能全控的,在德育的心灵土地上,和农民种田一样,也会出现辛辛苦苦栽种的幼苗生长缓慢、杂草却很茂盛的情况。社会各种元素在心灵中的传播有时是很难控制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占据了学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的德育不仅要选择良种、精心播种,还要适时锄杂、修剪改变。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人的一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生。人只要活着、只要成长就要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处于快速成长中的学生。学生是一个成长速度最快的群体,他们的心灵是开放的,他们的分辨能力是较弱的,对于五光十色的社会元素,他们会一股脑儿地接受,由着性子,由着喜好。他们的心灵往往是草苗丛生、杂念繁衍的。在心灵管理上,锄杂改变是学校德育的一大常态。

德育工作真的是无尽无休、无处不在的。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搞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德育的种子;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抓违纪”,在学生的心灵上锄杂改变。教师每天都会面对学生很多很多的问题,也因此,许多教师总是被“光火”、“挫败”的情绪笼罩着。殊不知,教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一个心智尚不完善的群体。学生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学生有许多问题才是正常的,学生没有问题那才是反常的。更直白地说,教师要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就是许许多多的“缺欠”。

当然,当遇到学生的行为问题时,我们要学会用心灵管理,不要急于用行为规范去约束和惩罚,一定要透视行为,探索行为发生的原因,即行为发生的心理动机、心理状态。在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处理时,应更多地考虑“因”的要素,而不能一味地从“果”的角度去思考和定位。

其实,许多行为问题实际上是心理问题。在有些学生不文明甚至违纪的行为背后,如果我们深入下去就会发现一段叫我们心动的故事。一个班主任抓班集体文明建设,要求学生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教师都要打招呼。刚刚要求完,一个女生在院里见到班主任却低头绕着走,班主任很不高兴。一个男生仅因某个同学多看了他两眼,就对其大打出手,气得班主任火冒三丈,发誓要严惩。其实就是这个女生,小学时屡次遭受家庭暴力,内心的痛苦不敢和任何人说,因此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知道了这一情况,你还会气她躲着你走吗?就是这个男生,总是怀疑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躲着他、嫌他身上有味儿,尽管他每天都洗脚,但一年四季他还总是偷偷地用塑料袋裹住双脚,再套上袜子。看着他被塑料袋裹得变形的双脚,你还会火冒三丈吗?行为是学生问题的表象,心理才是学生问题的“根”。

其实,我们大可以换一种思考法,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永远把“为什么”作为思考的起点,绕过“是什么”,并学会用“怎么样”去表达。学生课上“捣乱”是常有的事,如果你从“是什么”切入,就必然把它界定为“捣乱”,你就会非常“光火”,就会做出过激的处理。如果你能绕开“是什么”,从“为什么”开始思考,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也许你就会发现,他“捣乱”的原因是他得不到重视,是他想表现自己,是他希望得到同学、教师的关注。从这个角度考虑,那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欲望,倒是值得欣慰的。当你想和学生沟通交流时,最好不要用“为什么”,而要用“怎么样”去表达。比较“你课上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作呢?”和“你课上为什么闹出这么大的动作呢!”前者就多了许多启发,少了许多指责,德育真的就能在学生的心灵上软着陆。

德育的心灵管理,工夫在心理,参透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实现方法的对接。实施德育的全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心灵的脉动,选择适应学生心理诉求、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德育重在学生的感悟,重在“助人自助”。灌输的总归是“别人”的,感悟的才是“自己”的。

学生的感悟主要来自“认同”和“内化”。所谓心理认同,就是你自认为该不该接受的问题。心理认同的事天塌下来你也接受,心理不认同的事针鼻儿大小你也不接受。学校德育其实就是一个“使认同”的过程,是一种趋同的改变,是一种认同的强化。就像写议论文,讲究的是摆事实、讲道理。说到底,让人改变的就是这样两个东西:使他认同你的看法,使他认同原本的事实。

“使认同”就是一次对问题的重新诠释。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要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问题,要引导学生换个情景看问题,要引导学生换个参照物看问题。改变了看法就会改变行为,甚至改变一生。“使认同”要关注“同类效应”。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心灵,就要先体悟学生的心灵。在心灵中没有师生的互动,就很难施加影响,更无从实现心理认同。当我们不能有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给予教育时,在学生心中,你肯定不是他的“同类”。德育不能忽视这种“同类效应”:最深的影响多是在“同类”群体中发生的,但德育仅凭影响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有这样一种媒介,那就是学生对你的“景仰”。体悟学生的心灵,还要驾驭学生的心灵。给德育插上心灵的翅膀,是德育的自我修复,也是德育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