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论文

一、对应用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解

1.专业地位提升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酒店管理作为新增专业与旅游管理并属旅游大类。在此之前,酒店管理(本科)一直作为旅游管理的一个方向而存在。酒店管理本科的确立标志着该专业独立地位的确立,其硕士及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步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也将逐步繁荣。酒店管理专业地位的提升要求在研究中把酒店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来思考,而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部分,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地研究以满足酒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专业综合性强随着旅游业及商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不仅体现在量的发展,更在于质的飞跃。酒店业早已摆脱传统的业态与休闲、地产、养老、会展、医疗等行业不断融合,竭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及深层次的需求,新的酒店形态不断出现,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岗位群,这也是酒店管理升为本科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店业综合性的增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例如,产权式酒店的出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物业管理类的知识、酒店景区化的趋势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景区设计以及园林等知识等等。总之,酒店业的综合性意味着酒店管理者专业的综合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开设社会所需课程,培养综合性人才。

3.专业平台性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研究型大学主要研究理论创新、行业的发展等高层次的问题,应用型大学则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并在教学中将服务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服务能力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服务技能,似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只会迎宾、铺床、斟酒之类,服务能力包括以服务技能为基础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等。不同行业服务技能存在差异,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是相通的。酒店业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行业标准已成为其他服务行业学习的标杆。瑞士洛桑酒店学院毕业的学生成为银行业、高科技企业等与酒店不相关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对客服务的主体,对服务能力的需求是一致的。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能力,而这也是所有服务企业所必须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平台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远比人们理解的要广阔。

4.专业实践性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已是共识,这也是为何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以高职层次居多,且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是服务能力的培养,服务绝不是闭关冥思的产物,也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而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性是服务最为显著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才,缺乏对实践的理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不管从专业来看,还是从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来看,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W+1H框架

要系统地完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可以遵循4W+1H的框架,即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建设主客体是谁(who);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最为关键,也最为复杂。第一,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所谓体系就是一个系统,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3]。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苏联的“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基础课即通识课程,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课,一般以本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为主,专业课则是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但课程体系不是上述几类课程简单的总和,而是前后呼应具有逻辑关联的整体。第二,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也是高校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毋庸多言,本文不做累述。第三,课程体系主客体是谁(who)?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完成,具体而言有三大主体:第一是学科专家,一般是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学科定位及其发展思考深入;第二是授课教师,他们对课程和学生理解深入,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最具发言权。第三是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包括行政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专家。前者对行业理解更具前瞻性,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后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应用型本科定位是以服务地方为主,地方行业专家的意见更为重要。课程体系建设的客体是学生,但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研究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创新学术型人才,即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即能从事一线操作与服务的高级技能及初级管理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则介于两者之间,培养既能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工作,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事生产设计的人才。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线服务技能,懂管理,能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的人才。第四,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科随之变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应改变,死守学科而忽略社会容易陷入“刻舟求剑”的误区。另一方面,所开设课程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符,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必须适时调整。所以,应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科学知识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美国高校每年淘汰约5%的课程,并适度增加新的课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力,仍然坚守传统思维,多年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套课件的现象比比皆是。淘汰并更换新课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应采用制度化的方式,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时之事,而是时时之事。第五,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

一是强调以通识教育为目的,淡化学科专业。关于通识与专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通识教育,也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根据学校定位、地区需求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的前提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只能选择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他们与市场对接紧密且肩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任,时刻面临着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窄口径的学科化专业化的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对通识教育的选择更与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有关。随着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性不断增强,对知识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况且与酒店管理的基本实践技能并不难掌握,若只专注于专业则与高职教育无异。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过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则会扼杀这无限的可能。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新起点。酒店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两大类课程实现,即通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应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这几大类。特别要重视旅游文化教育,增加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哲学、历史、文学等课程的数量,因为文化的熏陶比技能的操作更重要,“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他相关专业的教育必不可少,与酒店管理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语言学几大类,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主干学科,课程数量可适当增加。经济学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心理学的课程应受到重视,并注重心理学原理的传授。语言学显然不能忽视,酒店行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外语要求较高,外语课程的比例应比一般专业高。同时对普通话也要作相应要求,普通话可作为一门小型课程单独开设或融入到《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中。

二是以内容整合为途径,推广小型课程。课程小型化指压缩原有课程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部分,减少学分和学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给学生以更多的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补充课外知识,自主学习新的技能。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应提倡并鼓励课程小型化,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应用型高校的理论课程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懂得运用,不需过于追根探源,原理的探究应该由研究型大学完成。其次,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依附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作为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不完整,很多课程都是其他学科课程的直接套用,酒店管理的课程更是如此。比如《酒店餐饮管理》《中外饮食文化》和《旅游礼仪》中均涉及各地饮食文化风俗的知识,因此,应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小型化的改革,既疏通了课程体系的脉络,也节约了课时,一举多得。再次,课程小型化还是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因时展而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及时纳入既有课程,或者相关课程的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知识,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把新知识进行压缩,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学时和学分。比如养老旅游是应市场需求出现新兴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不适合放在课程体系中,但作为前沿动态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小型化并不是简单地缩减课时,而是在课程内容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深度,减少冗余,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以必修课程为主体,丰富选修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必修课是保障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则依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更具个性化的人才。目前总体的看法是减少必修课的比例,相应增加选修课比例。国外研究型大学选修课的比例远高于必修课,这得益于其雄厚的师资。应用型本科大多为刚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师资有限,选修课的开课量也应量力而行,以免流于形式,总体上还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酒店管理专业选修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识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三大类,一般高校会对自科和社科作要求,对艺术类不作要求,笔者认为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要求选修4学分或以上。第二类是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要兼顾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的特长。专业选修课可以涉及旅游类、营销类、沟通类、文化类、园林类、规划设计类、管理类以及与酒店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

四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酒店管理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更是如此。酒店管理专业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外实践、专业实习三大部分。课程内实践主要是通识课和专业课,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各课程实践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比如《酒店服务礼仪》中包括礼仪实践训练,但前厅、客房与餐饮的相关课程中服务技能训练中也包括礼仪训练,再如营销课程中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多门课程也都涉及,重复训练既浪费资源又让学生疲倦,这就要统筹考虑,合理分配。课程外实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锻炼综合技能,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专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相对零碎的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做兼职,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考核并获取学分。二是社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和暑假做兼职,不一定与专业对口,但要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并获取相应学分。三是创业认知,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大赛来获取学分。课程外实践学分应是强制性的,而非选择性的,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专业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实行3+1的模式,即三年在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一年的校外实习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分为两个学期,比如第六和第八学期错开实习,或者最后一学年全部安排实习,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错开实习效果更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两次实习的岗位应该有差异,否则学生没有积极性,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约的方式固定下来。

作者:宋欢单位: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专业地位提升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酒店管理作为新增专业与旅游管理并属旅游大类。在此之前,酒店管理(本科)一直作为旅游管理的一个方向而存在。酒店管理本科的确立标志着该专业独立地位的确立,其硕士及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步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也将逐步繁荣。酒店管理专业地位的提升要求在研究中把酒店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来思考,而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部分,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地研究以满足酒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专业综合性强随着旅游业及商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不仅体现在量的发展,更在于质的飞跃。酒店业早已摆脱传统的业态与休闲、地产、养老、会展、医疗等行业不断融合,竭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及深层次的需求,新的酒店形态不断出现,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岗位群,这也是酒店管理升为本科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店业综合性的增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例如,产权式酒店的出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物业管理类的知识、酒店景区化的趋势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景区设计以及园林等知识等等。总之,酒店业的综合性意味着酒店管理者专业的综合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开设社会所需课程,培养综合性人才。

3.专业平台性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研究型大学主要研究理论创新、行业的发展等高层次的问题,应用型大学则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并在教学中将服务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服务能力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服务技能,似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只会迎宾、铺床、斟酒之类,服务能力包括以服务技能为基础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等。不同行业服务技能存在差异,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是相通的。酒店业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行业标准已成为其他服务行业学习的标杆。瑞士洛桑酒店学院毕业的学生成为银行业、高科技企业等与酒店不相关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对客服务的主体,对服务能力的需求是一致的。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能力,而这也是所有服务企业所必须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平台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远比人们理解的要广阔。

4.专业实践性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已是共识,这也是为何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以高职层次居多,且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是服务能力的培养,服务绝不是闭关冥思的产物,也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而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性是服务最为显著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才,缺乏对实践的理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不管从专业来看,还是从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来看,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W+1H框架

要系统地完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可以遵循4W+1H的框架,即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建设主客体是谁(who);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最为关键,也最为复杂。第一,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所谓体系就是一个系统,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3]。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苏联的“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基础课即通识课程,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课,一般以本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为主,专业课则是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但课程体系不是上述几类课程简单的总和,而是前后呼应具有逻辑关联的整体。第二,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也是高校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毋庸多言,本文不做累述。第三,课程体系主客体是谁(who)?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完成,具体而言有三大主体:第一是学科专家,一般是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学科定位及其发展思考深入;第二是授课教师,他们对课程和学生理解深入,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最具发言权。第三是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包括行政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专家。前者对行业理解更具前瞻性,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后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应用型本科定位是以服务地方为主,地方行业专家的意见更为重要。课程体系建设的客体是学生,但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研究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创新学术型人才,即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即能从事一线操作与服务的高级技能及初级管理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则介于两者之间,培养既能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工作,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事生产设计的人才。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线服务技能,懂管理,能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的人才。第四,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科随之变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应改变,死守学科而忽略社会容易陷入“刻舟求剑”的误区。另一方面,所开设课程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符,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必须适时调整。所以,应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科学知识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美国高校每年淘汰约5%的课程,并适度增加新的课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力,仍然坚守传统思维,多年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套课件的现象比比皆是。淘汰并更换新课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应采用制度化的方式,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时之事,而是时时之事。第五,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

一是强调以通识教育为目的,淡化学科专业。关于通识与专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通识教育,也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根据学校定位、地区需求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的前提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只能选择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他们与市场对接紧密且肩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任,时刻面临着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窄口径的学科化专业化的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对通识教育的选择更与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有关。随着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性不断增强,对知识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况且与酒店管理的基本实践技能并不难掌握,若只专注于专业则与高职教育无异。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过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则会扼杀这无限的可能。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新起点。酒店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两大类课程实现,即通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应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这几大类。特别要重视旅游文化教育,增加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哲学、历史、文学等课程的数量,因为文化的熏陶比技能的操作更重要,“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他相关专业的教育必不可少,与酒店管理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语言学几大类,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主干学科,课程数量可适当增加。经济学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心理学的课程应受到重视,并注重心理学原理的传授。语言学显然不能忽视,酒店行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外语要求较高,外语课程的比例应比一般专业高。同时对普通话也要作相应要求,普通话可作为一门小型课程单独开设或融入到《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中。

二是以内容整合为途径,推广小型课程。课程小型化指压缩原有课程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部分,减少学分和学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给学生以更多的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补充课外知识,自主学习新的技能。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应提倡并鼓励课程小型化,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应用型高校的理论课程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懂得运用,不需过于追根探源,原理的探究应该由研究型大学完成。其次,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依附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作为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不完整,很多课程都是其他学科课程的直接套用,酒店管理的课程更是如此。比如《酒店餐饮管理》《中外饮食文化》和《旅游礼仪》中均涉及各地饮食文化风俗的知识,因此,应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小型化的改革,既疏通了课程体系的脉络,也节约了课时,一举多得。再次,课程小型化还是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因时展而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及时纳入既有课程,或者相关课程的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知识,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把新知识进行压缩,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学时和学分。比如养老旅游是应市场需求出现新兴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不适合放在课程体系中,但作为前沿动态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小型化并不是简单地缩减课时,而是在课程内容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深度,减少冗余,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以必修课程为主体,丰富选修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必修课是保障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则依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更具个性化的人才。目前总体的看法是减少必修课的比例,相应增加选修课比例。国外研究型大学选修课的比例远高于必修课,这得益于其雄厚的师资。应用型本科大多为刚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师资有限,选修课的开课量也应量力而行,以免流于形式,总体上还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酒店管理专业选修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识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三大类,一般高校会对自科和社科作要求,对艺术类不作要求,笔者认为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要求选修4学分或以上。第二类是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要兼顾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的特长。专业选修课可以涉及旅游类、营销类、沟通类、文化类、园林类、规划设计类、管理类以及与酒店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

四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酒店管理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更是如此。酒店管理专业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外实践、专业实习三大部分。课程内实践主要是通识课和专业课,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各课程实践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比如《酒店服务礼仪》中包括礼仪实践训练,但前厅、客房与餐饮的相关课程中服务技能训练中也包括礼仪训练,再如营销课程中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多门课程也都涉及,重复训练既浪费资源又让学生疲倦,这就要统筹考虑,合理分配。课程外实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锻炼综合技能,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专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相对零碎的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做兼职,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考核并获取学分。二是社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和暑假做兼职,不一定与专业对口,但要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并获取相应学分。三是创业认知,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大赛来获取学分。课程外实践学分应是强制性的,而非选择性的,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专业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实行3+1的模式,即三年在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一年的校外实习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分为两个学期,比如第六和第八学期错开实习,或者最后一学年全部安排实习,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错开实习效果更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两次实习的岗位应该有差异,否则学生没有积极性,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约的方式固定下来。

作者:宋欢单位: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