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摘要】以贯彻落实党的报告精神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出发点,论述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及理论研究,阐明了高职院校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三个“有利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要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绩效达成目标;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动态监控;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优化专项预算管理;以评价结果为导向,完善专项资金分配机制;问责与激励并重,持续改进绩效等对策。

【关键词】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对策建议

作为公共教育事业单位的高职院校,如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并将其落到实处,将会是今后高职学院在较长时期内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及理论研究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

“绩效管理最早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绩效管理引入到政府管理中”,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同时了《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财政部在2005年制定《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还在2011年制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央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等多项规章制度,制定这些系统且可操作性的制度,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绩效考评与预算体系改革的重视。随后,在2014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突出了“绩效评价原则”、“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目标管理”等内容。2017年党的报告和201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这在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

(二)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

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加强预算项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进一步促使提出预算的部门与使用资金的单位根据项目经费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在合理、合法的预算额度执行期内提供更多更好的且符合实际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以便更好地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提升预算支出绩效水平。回顾预算发展史:“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侧重于使用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传统绩效预算,也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致力于将效率指标、有效性指标和成果指标与预算决策挂钩的现代绩效预算。”传统绩效预算已基本没有发展空间了,对于现代绩效预算策略,由于政府的坚强有力推动,从目前的发展的态势来看,获得盛行的机会非常大,也必将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人们这种对预算绩效在认识上的偏差就会导致预算绩效框架的构建,这也是难以尽快构建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原因所在,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难以落到实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高职院校的治理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专项资金还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开展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可以从资金分配、制度执行、资源利用、结果应用等方面,评价高职院校规章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专项资金是否科学分配、资金管理是否存在真空、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因素造成高职院校专项资金损失等。以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情况来分配、规范资金,并以它作为后期拨款及下一年经费核拨的重要依据。杜绝专项资金配置不合理或被挪用,促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升管理的规范性水平。

(二)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

在高职教育大众化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对项目的绩效评价,能使有限专项资金能够投入到更有效益和效率的项目中去,如何公平、公正地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是可以缓解高职院校矛盾,降低资源浪费,使资金安排更科学,从而改进和优化学校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各高职院校应建立符合专项资金预算考核评价体系来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既要进行事前预测、又要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有限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三)有利于增强申报者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如果将专项资金的安排与项目绩效评价相联系,则有助于扭转专项资金申报过程中的“重申报轻管理”的现状。相关经费管理部门会通过绩效评价指标来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且会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以后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和以后安排专项资金项目的重要参考因素,突出资源的有限性与重要性,以此来增强经费使用主体的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最终促成专项资金的有效且高效使用,提高效率。

三、当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一)对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认识不到位导致不规范

总的来讲,当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比较粗放的,还远未形成常态,具体表现为顶层关注度不够,中层认识不清楚,底层执行不到位,从而出现预算审批不严,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强。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只注重了前期预算编制,而忽视后期预算执行和调整,物别是在项目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关注还不够,出现事实上的只有预算没有规范。

(二)对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达成目标设置不全面引发效率低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尽管在面上有了一定的绩效管理措施,但管理的宽度和深度还不够理想,相关措施并未覆盖所有财政专项资金。究其原因,主要是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难点是有限资金的分配及其使用效率问题。绝大多数项目预算资金只有申请理由,却无使用绩效方面的内容或无可实现、可测、可控之评价内容,特别是在社会效益的评价方面,很难做到可测、可控的绩效评价,统而化之,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又更多的是社会效益的突显,这就是绩效目标的偏差或者是缺失,从而导致资金低效或无效、闲置沉淀和损失浪费等现象。

(三)对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不完善促使问责难落实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项支出规模快速增长,且其在部门预算总支出中占比不断提升,目前投入控制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使用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而忽略效率指标、有效性指标和成果指标运用,绩效激励措施与力度效果不够好,用绩效评价结果来导向预算安排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让项目经费的绩效审计难以到位,问责也难以落到实处。

四、高职院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绩效达成目标

“绩效达成目标贯穿专项资金预算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较好地实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据”。各行各业都比较缺乏较为明晰的战略目标及目标实现的风险控制策略;其次,具体实践中,因效率目标容易量化并控制,相关绩效评介者在客观上会更多地关注投入、产出、时效等易于感知的效率目标。又效益目标在特定时间段内难于量化且不易受控制,相关绩效评介者主观上会容易忽视质量、满意度和回应性等相关效益目标,两大类因素导致绩效达成目标编制不尽科学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达成目标,一是要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应根据学校相关事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站在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规划有限的专项资金。对特别重大的预算项目,应有较为严格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如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重大项目进行独立绩效目标达成评估就是比较好的机制。二是准确量化设计绩效达成目标,提升评价目标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达成目标的设计,既要考核项目产出与成本等效益目标。三是严格绩效达成目标的审核。可以通过严格的审核来保证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可行度,最终有效保证问责制落实。

(二)完善绩效目标达成考核机制,强化动态监控

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达成考核实施环节是高职院校专项项目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重要环节,各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制度,适时建立面向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的绩效目标达成考核机制,将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和阶段绩效目标达成度考核关联起来,实现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和绩效评价全过程负责。高职院校在积极推进专项资金项目执行进度的同时,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避免专项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及时发现和堵住专项项目管理方面的漏洞,最终就可以保证专项资金高效的使用,达成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考核目标。

(三)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达成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专项预算管理

进行高效的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的前提是应有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财政部曾制定《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文件对财政专项项目的投入、执行、产出和项目效益做了详细的分类和明确的解释。根据框架文件精神,财政专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共有三级共性指标,因此,各高职院校应首先参照此框架文件,然后再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活动规律,再在区分各级专项资金项目类型特点的基础上,以“绩效导向”,建立并完善适合各自院校的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达成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应区别对待,全面覆盖。例如:可以设立管理运行维持经费、教学类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科研类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等类别,分别进行指标的设计。例如管理运行维持经费可以从环境、氛围、经常事项、师生满意度来设计相应的绩效目标;教学类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的绩效指标则可从显性绩效指标与隐性绩效指标来考虑,显性绩效指标可以包括:培养的人数、招生报考比、新生报到率、专业学生流失率、毕业生合格率等,隐性绩效指标(通过调查获得)则可以包括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科研类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的绩效指标则可以看总的投入产出比、成果转化比、转化成果前期投入与收益比等。

(四)以评价结果为导向,完善专项资金分配机制

当前,各个地方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指引下,越来越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以江苏省为例,今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些文件出台的背景及精神,各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尽快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绩效理念,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突出成本效益,强化责任追究,尽快实现预算和绩效达成目标管理一体化,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专项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更好地改进相关预算管理的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问责及激励并重,持续改进绩效

建立项目负责人问责制和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资金分配等紧密挂钩。经费预算工作重心逐步向资金使用绩效、产出和结果转移,增加透明度,强化预算硬约束,学校职能部门协力推动绩效监督,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将绩效低下的项目要及时清理退出。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分配和安排的依据,持续推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制度。

五、结束语

对高职院校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是顺应国家宏观政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还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各高职院校应着力改变“重预算投入,轻绩效管理”的传统财务模式,向更高质量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过度,着实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国家,服务党的建设,服务人民,办人民满意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蔡琛.从传统绩效预算走向新绩效预算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

[2]郑赟赟.基于高校实践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9(5)

[3]李汝.基于绩效导向的地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研究-以河北高职院校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7(62)

[4]张强,张定安.以绩效目标为抓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的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

作者:冯海燕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