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措施。目前,高校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面问题突出,比如,绩效管理观念不强、绩效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不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等。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建议,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应以此为抓手,把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把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推动学校事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

近几年,依托新预算法的要求“第十二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五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这些举措都说明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结合国情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措施。近年来,高校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基本实现了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在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相比,部分单位绩效责任落实不到位、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部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金使用效益不佳、预算执行效果不好等。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推进高校预算管理、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宏观角度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保障。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一概念,进一步凸显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于国家、对于高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财务管理和发展战略水平,利用预算绩效管理这一抓手,必然能够对高校不合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从发展趋势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对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微观角度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高校预算收支平衡特征下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学校“收不抵支”的情况逐渐凸显,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预算分配要以高校发展战略为指引,紧扣目标、推进改革、围绕重点工作科学配置资源。只有以绩效管理为导向,才能推动预算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才能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从现实情况来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避免学校无效、低效支出,推动资金聚力增效,是预算收支平衡特征下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一)预算绩效管理观念不强

由于受传统预算观念的限制,部分高校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预算绩效管理观念不强。大多数人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处的工作职责,编制预算只是为了争取更多资金,至于资金如何支出、支出产生的效益则很少考虑。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重心仍在控制支出范围以及是否超预算支出等表面的合规性方面,对预算绩效目标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高度重视。所以,今后高校在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同时,更要关注“投入-产出”结果,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绩效管理和评价作为手段加强学校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实施不统一

由于高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完全对称或者目标没有高度一致,各部门在上报预算时都是根据自身工作需要,重点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项目申请上,而忽略了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在项目绩效目标制定上目标要求较低、目标指标容易实现,为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和统一性。目前,绩效评价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成熟,存在绩效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不客观、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由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绩效目标申报和最终的绩效评价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四)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

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措施,但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和管理中,项目最终的资金使用效益与项目预算申报目标衔接不够紧密,绩效评价结果未能应用在预算管理上。长此以往,绩效评价工作更像是项目总结验收,对评价结果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落实评价结果,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期压力和后期动力。

三、推进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

预算绩效管理对高校长期规划和战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更体现了高校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高校应该处理好与上级部门以及校内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实现从传统预算观念到预算绩效管理观念的转变。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步进行,将学校的中长期规划转化为具体预算目标的落实,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协同推进学校长期发展。

(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针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等特点,建议加强顶层制度的设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增强可操作性。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逐步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办法,同时,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制订实施细则,明确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分工与职责,建立协同机制。建立涵盖预算绩效申报、执行、监督、评价、反馈、应用的协同机制,真正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落到实处。

(三)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科学、合理、便于计量和考核的绩效评价指标,而绩效评价不仅有资金使用效益方面也有与项目本身建设目标相关方面,所以绩效评价指标既有财务指标也有非财务指标,如何将绩效评价的各方面准确地体现在各个具体评价指标上,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首先应该对预算项目进行归类、整理,首先根据项目大类设计共性指标,然后再根据项目特性设计个性指标,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和完善指标体系。

(四)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初衷,也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通过预算绩效管理这一重要手段,高校应该达到增强预算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目的。所以,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真正运用到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分配上,才能从源头上引起各项目资金管理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海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6(06).

[2]邓彦,余馥佳.新《预算法》下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通讯,2017(05).

[3]马蔡琛.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J].中国财政,2018(01).

[4]帅毅.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研究,2018(01).

[5]张述霞.浅谈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18).

作者:史海波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