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浅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浅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为了加强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正式提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部署与落实,在这一政策导向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夯实绩效责任主体,并有效解决单位内资源配置不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说,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评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依据。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尚待解决,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研究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应策略,为行业人员提出一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很多单位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忽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就是为了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活动,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预算法》的出台与应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目标管理、成本效益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以此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是加强自身监督管理能力、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有效举措。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都是基于政策需要被动性开展的,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视前期项目投入、忽视效益分析的问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单位内也尚未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设施和绩效管理链条;同时,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都是交由财务部门牵头主导,其他业务部门参与积极性和配合程度不高,在绩效管理机制缺失的状况下,造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判断预算年度内各业务项目所涉及的财政支出是否合理。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性,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评估标注,但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指标体系构建不完善的问题,尤其在单位内各项职能权限划分不够明确的情况下,权利与责任未落实到岗位上,很难对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发挥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不同业务职能和管理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存在着差异,但一些单位直接借鉴或照搬其他单位的考核指标体系,造成预算绩效考核工作脱离实际。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充分

一方面,很多单位忽视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环节,没有对评价结果中客观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也没有将项目资金配置与评价结果高度结合,造成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尚未与奖惩措施建立联动机制,缺乏对员工的支配与控制能力,从而影响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实施效果。

三、行政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

要想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就要强化主体责任,即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岗位,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通过细化岗位权责、建立操作流程规范、设置协同运行机制等手段,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调动内部人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当地的财政部门也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开展业务宣传与培训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是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区发展规划,对各项业务活动、重大项目进行充分调研与论证,基于科学统筹、合理安排的管理原则,遵循“明确指向、细化量化、符合实际”的要求设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重点加强对重大项目的事前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项目预算申请的前提条件;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审计部门也要推进绩效监督职能的前移,考察预算项目与宏观政策的结合程度、立项依据的充足性、项目申报资料的完备性、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等,加强项目事前预测与事中监督职能。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预算管理在绩效考核中的核心地位,同步资金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置,保证预算批复资金的下达与绩效目标下发的一致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联系内外的沟通机制,在接受当地财政部门监督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采集预算执行信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向监督,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预算执行环节。当然,对于目标未达成、结转资金超过限额的项目,由财政部门统一回收账户沉淀资金,在下一年不予新增安排支出。

(三)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绩效考核细化为日常管理预算考核和专项预算考核,基于不同维度、不同阶段建立多维度的绩效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考核指标的共性特征,还要有突出项目特征的个性指标;同时,在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也要考虑到公益性、社会影响性以及特殊性等方面的因素,不仅要重视财务方向的考核,还要设置相应的非财务性指标,重点考虑项目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可持续影响等内容,保证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全面覆盖性。

(四)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经过对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相对应的业务部门反映评价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绩效评价结果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树立以效益定支出的管理理念,对一些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的部门进行严厉惩处;同时,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依据,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一些预算执行有偏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并做好预算增减工作,发挥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在控制财政资金调配与收支中的工具作用。此外,为了调动内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考核评优以及人力资源的绩效薪资等直接挂钩,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内部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强化人员控制,将预算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既是法律政策的要求,也是单位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基于预算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管理理念、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利用评价结果等手段,提升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小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J].西部财会,2017.

[2]吴华洋.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8.

作者:金浩 单位:台州市黄岩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