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绩效管理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解决财政资金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作难点,并给出建议,为推进县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一、引言

预算绩效是指财政投入预算资金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在财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嵌入绩效理念,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环节进行重大政策和项目的事前评估,保障重大项目、方针政策的安全落地和见效;二是预算执行环节进行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三是决算环节进行绩效评价,有效防止违规现象的发生,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四是政府主动透明的公开绩效信息,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预算收支的关注度。

二、推进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

1.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刚性约束。现阶段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匹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法律的支撑。而地方性的相关制度规范具有局限性,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问责机制还未健全和完善,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

2.绩效意识薄弱。预算单位受原有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方式的长期影响,加之财政部门的绩效理念宣传不到位,缺乏广度和深度,使“花钱必绩效、无效必问责”很难深入人心,难以调动预算单位主动性,推进基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同时,社会公众对政府预算收支方面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低,无法发挥监督作用。

3.预算绩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县级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近几年才陆续成立,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且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边学习、边工作、边积累知识已经成为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常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亟待加强和提高。另一方面,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大部分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一人兼数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加之与业务部门配合不紧密,造成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偏低。

4.第三方评价机构力量薄弱。一是中介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绩效评价质量有待提高。由于中介机构从事政府绩效评价活动时间较短,绩效评价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对政府不同领域的相关政策不了解,导致评价人员缺乏客观、专业的评价能力。二是专家组绩效评价推广不畅。相比于中介机构,专家组绩效评价的质量要略高一筹。虽然市级财政部门已经建立了专家库,并出台了相关收费标准,但由于县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安排的绩效评价资金有限,专家组绩效评价收费偏高,致使专家组评价受阻。

5.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是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部分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项目预算时,各项目之间相互交叉、重叠和碎片化等情况较严重。二是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两者之间缺乏相关性和可比性。预算单位在设置绩效目标时,把目标值设置的偏低,使绩效目标脱离客观实际;或者是项目的产出指标不细化、不量化,且缺少核心指标,绩效目标可衡量性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时未能以绩效目标为依据进行细化和量化,使绩效目标与绩效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三是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高。由于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固化于参照范本撰写报告,内容侧重于资金投入和过程评价而轻结果评价,缺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从而弱化了单位的自我纠偏的功能,给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带来了困难。四是绩效评价报告缺乏客观性。预算单位自评和主管部门再评价的评价形式属于自我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导致绩效评价报告缺乏客观性。五是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滞后。不管是单位自评,还是财政部门的重点评价都属于事后评价,都是对上一年度已完工项目进行的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只能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的预算安排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存在滞后性。

6.绩效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近年来,县级财政部门绩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主要是通过在预算编制系统中嵌入绩效目标管理模块,运用系统操作实现绩效目标的批复流程与部门预算同步。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等环节仍未能纳入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与财政管理系统脱节,未能有效地利用相关系统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推进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一是国家尽快出台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行为。二是加强人大的监督审查机制,将人大批准预算的侧重点由政府收支平衡向绩效目标审核和评价结果的应用方向倾斜。三是财政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同级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和运行跟踪监控信息的真实性开展监督和检查,发现项目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提请有关部门对单位及项目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四是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办法,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2.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管理体系。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是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活动所依据的准则和规范。因此,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予以完善,细化管理流程和实施细则,及时对管理中漏洞予以完善,不断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3.增强绩效意识,完善内部工作流程,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在政府和财政门户开设预算绩效管理板块,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要性和相关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提高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度和参与意识,引导预算单位从“轻绩效”向“重绩效”的理念转变。二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绩效中心、预算股、部门预算管理股室之间的职责分工,使财政内部部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推进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三是指导预算单位建立内部工作规程,明确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推动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依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要求,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预算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

4.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大对预算绩效参与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内容侧重于绩效目标关键指标的设置、绩效评价流程及核心环节的实务操作。二是定期邀请专家组专家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开展专题培训,以此来提高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能力和质量。三是与市级财政部门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积极参与市县级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通过实践来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县区之间工作交流,定期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借鉴优秀县区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绩效管理水平。五是引导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加大业务指导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新政策、新制度,提高第三方评价机构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

5.规范绩效管理各环节工作,加强评价结果应用。首先,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将交叉和重叠项目、碎片化项目进行调整或整合。其次,加强对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衡量性进行审核,对绩效目标设置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得纳入预算编制流程。再次,加强对预算单位正在运行项目的跟踪监控,参照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做好绩效目标的纠偏工作,保证绩效目标按时完成。然后,及时将重点监控和重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预算单位,督促其按时整改,并建立对预算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最后,定期对重点评价报告和整改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项目绩效情况,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6.推进绩效信息系统建设,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普及,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财政部门要加快对现有的财政管理系统的优化整合,建立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把涵盖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流程与财政管理系统有结合,实现绩效信息在财政部门内部的互通和共享,促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且难度大。县级财政部门要勇于担当,直面工作中的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创新预算管理方式,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常月利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