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茶企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现代茶企首先区别于传统的茶叶制作作坊,是具有一定组织规模,并有相当机械化程度的股份公司制企业。当前茶企在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对茶叶制品品牌塑造的意识、强调规模化生产忽视了精细管理、班组管理中的利益壁垒现象严重。对策可围绕着:多元化经营来推动产品的文化建设、借助网络化分工加强本部精益管理、以组织文化圈层理论优化组织生态、根据技术纵向关联度整合班组结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关键词:
现代茶企;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针对茶企经济管理问题的论著较多,不少作者都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对目标茶企进行了深入解剖,在问题导向下建构出了不少可供参考的对策。但这些对策中也可以感知到,在缺乏历史观和环境分析的情形下,基于均衡分析下的对策都未必能与中国茶企的现实境遇相契合。从历史观的视角出发,现代茶企首先区别于传统的茶叶制作作坊,或者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具有一定组织规模,并有相当机械化程度的股份公司制企业。这就意味着,在探讨该类型企业的经济管理问题,需要分别建立起内外两种视角。对外,需要考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对内,则需要考察企业的组织生态环境和技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出符合茶企发展实际的对策安排。基于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现代茶企经济管理所面临的环境
从经济管理的实践出发,现代茶企所面临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解构:
1.1外部市场环境
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茶叶产品已成为大多数国人的日常必须品。这就决定了,茶叶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从而在茶企难以在价格策略上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然而,国人在对茶叶的日常消费中会逐步形成产品忠诚度,这种忠诚度就可以保持消费者群体对产品的粘性。从而,后者便成为现代企业当前市场开拓的主要方向。
1.2外部技术环境
在“互联网+”时代,对普通商品的销售存在着两类途径,即线上和线下。由此,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技术环境,不仅为自身的产品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增大了自身在同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首先,线上销售难以建立起消费者的体验感,而且也难以模仿线下销售模式来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因此,茶企需要针对线上销售的短板开展营销模式的优化。
1.3内部技术环境
内部技术环境主要指向了现代茶企的工艺流程和制茶机械设备,而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又需要根据制茶环节进行分段设置,进而基于流水线生产原理最终完成茶叶制作。但茶叶制品与其它普通商品存在不同,即国人对茶叶的消费植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之中,从而手工制茶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更为宝贵。
1.4内部生态环境
现代企业尽管具有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结构,但其仍主要按照资源指向的方式来设立,从而内部的多数员工来自于周边的乡镇。这就意味着,现代茶企在经济管理中所要求的产业工人素质,可能在这些员工身上体现的还不够,所以这就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现代茶企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对目标茶企的调研成果,这里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缺乏对茶叶制品品牌塑造的意识
品牌不仅由产品的标示呈现出来,还需要以一种文化的形态体现出来。建立产品的品牌,可以显著提升产品在同业市场中的识别度,进而便能够节约消费者在搜索产品时的交易成本,对此所带来的回报便是:愿意以高出同业产品平均水平的价格来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但目前茶企管理者的关注点是在市场量的扩张领域,这就在产品文化建设上缺少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便是,线上消费者主动规避本企业的产品,线下则始终维系着区域市场份额。
2.2强调规模化生产忽视了精细管理
茶叶制品的品质问题不能完全由标准化生产模式来解决,其中的外观特色和口感维护仍需要借助于人工检验。但在追求规模化生产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的目标导向下,对产品品质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存在着弱化迹象。另外,茶叶按照销售等级进行生产管理,这就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较低品质的茶叶制品无所谓“精细管理”要求,因为其与较低的市场价格相匹配。然而,在国人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能力整体上升的态势下,这种管理理念必然是错误的。
2.3班组管理中的利益壁垒现象严重
不少茶叶在生产中需要经历10多道工序,而每个工序则由特定的班组来进行加工生产。这就存在着马克思语境下“整体工人”的现象,即每个工人只能熟练掌握本环节的加工生产工艺,而各环节之间又存在着班组之间的利益壁垒,从而就使得茶业制品在生产中的品控问题难以破解。
3破解经济管理问题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三个问题,这里相对应的做环境适应性分析:
3.1破解品牌塑造问题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塑造品牌需要茶企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广告宣传,根据实证经验可知,投入3000万资金也只能建立起区域性品牌,而这对于现代茶企而言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此,这里便需要对茶企的资金环境做出适应性分析。在无法以大量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提升品牌号召力,那么是否存在着以小量资金投入来获得品牌价值提升的效果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当前茶企品牌塑造的重点应是产品文化方面。从而,围绕着产品文化建设来进行资金投入,则是可以获得“以小博大”的效果的。
3.2破解精细管理问题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本文所关注的精益化管理主要指向对茶叶品质的管控范畴,而这又是支撑产品品牌塑造的硬实力。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必然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茶叶消费的品质问题。因此,传统分层来处理精细管理的思路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环境。笔者认为,因茶叶品质提升而获得更高的市场评价(产品价格提高),来换取因此而损失掉的产量指标,这或许是值得的。
3.3破解班组壁垒问题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班组壁垒在本文中所导致的问题便是,针对产品品控难以逆向追溯相关环节所存在的工艺问题,而且在技术流的不可分性作用下,这就加大了追溯的难度。可见,这里就需要与茶企内部的技术环境相适应了。
4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多元化经营来推动产品的文化建设
本文聚焦现代茶企的经济管理问题,那么也必然会以现代茶企的经营范围和资源存量为基础来进行问题讨论。笔者所考察的目标茶企具有全产业链生产经营能力,那么这就可以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下来推动产品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可以将企业的茶叶种植资源整合为生态旅游景点,并以观赏旅游的方式来吸引域外的消费者,进而在旅游文化的支撑下实现本地茶文化的传播,最终赋予产品文化特质。当然,有其它资源条件的茶企,仍可以在以上思路上来开展品牌建设。
4.2借助网络化分工加强本部精益管理
现代茶企仍然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兼容的企业类型,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在事业部制条件下来对产品生产部门进行划分,但却可以在当前的网络化分工条件下来开展精益化管理。具体的做法为,现代茶企可以与周边小微茶企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由小微茶企甚至制茶的“工场手工业”组织利用传统手工技艺生产高端茶叶制品,而作为现代茶企的本部则集中进行中等层次茶叶制品的规模化生产,进而集中精力开展精细化管理。
4.3以组织文化圈层理论优化组织生态
针对现代茶企员工缺乏产业工人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所以企业需要沿着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来逐步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态。这里应制度文化建设,因此,企业各级管理层应以内部制度和章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在行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感染基层员工。另外,对于在技术革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应严格兑现企业奖励承诺。这样一来,才能在“商鞅变法”式的改革下降低经济管理中的内控成本。
4.4根据技术纵向关联度整合班组结构
由于茶叶种植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不同,以及各地茶叶传统制作工艺流程的差异性使然,笔者无法在这里就班组整合问题细化到具体的操作环节。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过细的环节分工将增大各工序之间的转换成本,以及班组与班组之间分工协作的交易成本。更为关键的是,还将导致在质量控制上的“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技术纵向关联度在生产领域实施“大部制”改革。最后,还需要重视茶企的柔性化管理问题。在对茶企实施柔性化管理时,还需要挖掘企业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能。为此,以下再从两个方面进行展望:第一,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追求整体最优。柔性化管理是建立在时空维度同步调适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茶企资源投入并不基于线性路径,而更多的是基于非线性路径。因此,茶企当前的即期资源投入需求时常发生,所以财务人员在预算控制上应追求整体最优,这样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并满足最终的效果。第二,拓展自身的岗位知识面。柔性化管理对于管理技巧的要求程度更高,这就要求茶企财务人员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知识面的拓展来适应非线性资源投入内控的需求。只有在柔性化管理下才能有效面对内外环境的动态演变,而未来柔性化管理还需要在提升内控管理绩效上下功夫。
5小结
本文认为,当前茶企在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对茶叶制品品牌塑造的意识、强调规模化生产忽视了精细管理、班组管理中的利益壁垒现象严重。对策可围绕着:多元化经营来推动产品的文化建设、借助网络化分工加强本部精益管理、以组织文化圈层理论优化组织生态、根据技术纵向关联度整合班组结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参考文献
[1]魏霞.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济视角:中,2011(10):36-37.
[2]周建共.基层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2):148-149.
[3]李玉玲.企业内控面临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中国经贸,2015(11):266-267.
[4]许晓玲.浅谈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213-214.
[5]孔宪芳.企业内控信息化实施的规范化方法探究[J].会计师,2015(11):59-60.
作者:刘婧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