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浅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浅谈

摘要:大学生社团不仅是学生群体的重要组织,也是大学生实现能力提升、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围绕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内涵、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对其中表现出的问题着重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构建自我管理流程、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构建自我管理途径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详细介绍了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意义;问题;策略

大学生社团的建立、管理、运行充分尊重了群体共同意愿、爱好、理念、精神,是由学生群体本着自由、平等、公正的原则所组成的群体性组织。每一名在校大学生都可以不受系部、专业、年级、性别等因素的局限而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社团加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校社团也逐渐呈现出了逐渐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出了社团在大学生能力提升、素质培育等方面的载体价值。与此同时,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在校人数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这虽然为学生社团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机会,但同时加大了社团管理难度,导致社团管理任务加剧。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校而言有必要发挥外在导向作用,通过一系列外在帮扶、引导手段的运用,来不断提高社团的自我管控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以此来帮助社团尽快摆脱管理困境,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概述

自我管理即通过个人内在能力的发挥来改变个人行为,使个人品行、习惯、能力等都逐渐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自我管理依靠的是来自于个人自身的内在控制力,而非教师、家长的外控力。因此,可以将自我管理理解为一种与自我关系的管理,即个体对自身行为、思想、目标、心理等各方面表现情况的综合管理,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来达到自我奋斗目标的管理过程。基于此,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指的就是在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要求下,为更好地迎合社会对人才素养、能力的要求,社团在充分调动内部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合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对科学管理方式的采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自我认识、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控、自我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标准样式。

二、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的意义

大学生社团开展自我管理的意义体现在诸多方面,无论是之于学生成长、学校建设还是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极为有益的,与学生素质教育、和谐校园建设、社会转型发展而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目标

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社团骨干学生的努力,而是必须依靠每一名成员的共同付出。要求社团成员能够心系集体、关注同伴、自我管控、自我监督、携手奋进,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社团成员坚定的决心、信心、信仰,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上予以充足的付出,进而在自我监管的作用下,将集体每一名成员都塑造为有能力、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综合性人才。而这正是立德树人培育目标的重要体现,符合立德树人人才培育理念所倡导的价值属性。因此,强调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通过社团特殊价值的发挥,辅助高校管理者尽快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目标。

(二)有益于促进和谐校园发展规划

在高校扩招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内的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趋势,且受高校扩招途径拓展的影响,大学生质量更是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教学管理难度。尤其是在师生供给矛盾问题日渐突出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繁杂的教学任务已经变得分身乏术,根本无暇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管理事宜,这就为学生矛盾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使得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这是由于社团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我管理能够细化到每一名同学。同时社团成员之间在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高度共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自我管理的认同感,激发每一名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积极性。从而在集体的作用下,帮助学生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价值认知、行为习惯。

(三)能够满足社会高质量人才需求

在当今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更加需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拥有较超强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调节好生活、工作、学习之间关系,从而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业务骨干。而专业学习仅仅是围绕学习这一项任务所展开的,学生要想尽快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在不断地实践中去历练去找寻。而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开展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得天独厚的成长实践环境,能够让学生站在群体性发展的角度去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并在实现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处理好各方关系、矛盾,进而达到管理的效用。

三、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实践情况

(一)成果

大学生社团自成立之初就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高校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社团的管理力度,不仅严把社团审核关,加强对社团发展方向的引导,更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支持,切实保障了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更好地引导社团实现自我管理,各高校专门组织人员就社团管理展开广泛的研讨活动,有效地推动了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就在校团委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用于引导全校社团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保障自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更是提出了“四个一”建设要求,即每个社团都必须“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而大连财经学院也通过成立社团联合会的形式,引导该校英语协会按照“Wewillbegettingbetterandbetter”的奋斗目标,通过成立社团管理办公室、监察部、组织部、宣企部、学研部、新闻部等部门体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管理。

(二)问题

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逐渐在各高校的社团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对提高高校社团管理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价值。但与此同时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此对其自我管理成效构成了不好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大学生群体对自身的优势特点、心理状况、性格特征等没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在无法明确感知到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无法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2.生活目标模糊个别学生对待自我未来发展缺少明确的规划,甚至认为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人生目标,从而在行为上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无法对自我生活、学习进行合理安排。3.自我管控意识缺乏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小生活优渥且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就受到来自父母以及整个家族的百般呵护。小到生活细节、大到读书工作,凡事父母都会为其提前安排、准备好。这一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当今时代大学生自我管控意识的欠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学习上,都习惯性的依赖老师、依赖社团骨干,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四、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构建自我管理流程

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生管理体系,之所以能够在获得长足性发展的同时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大化,究其原因而言就是高校拥有一整套完备的学生管理流程,上到校长、党支部、学生办、学院、系部,下到专职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最终反映在每一个普通的学生身上,在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条理分明、责任明确的履职下,实现了高校管理工作的稳步前行。基于此,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也需要充分借鉴学校这种体系化的管理流程,结合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特色,构建起一套完备的自我管理流程。具体来讲,自我管理流程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明确管理目标。对社团活动的预期目标、期望值、活动预算、人员安排、活动时间等进行明确设定,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计划。二是,完善活动评定审批。社团活动的举办需要向学校社团联合会提交申请接受相关整改,在社团联合会的作用下帮助做好相关资源的协调工作。

(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强大自我管理能力作用的发挥。为促进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注重社团成员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的作用下,不断强化社团成员自主精神、自觉意识、自律能力。为此,高校要积极发挥党支部、团总支的作用,定期组织社团新任负责人、骨干成员等开展管理培训活动,为其讲解社团的核心价值、管理方式、管理技巧,以及财务管理、物资分配、人员调配等方面的知识,使其社团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需要通过一系列集体性活动的举办来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深化大学生对集体、对组织的认识,使其建立深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其组织自觉性、责任感,使其能够与社团骨干分子一同参与到社团的管理、建设当中。

(三)完善自我管理制度

制度约束是实现自我管理的最佳途径,能够通过制度的威严性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行为上起到监督约束的效用,进而让每一名社团成员都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心服口服的做好自我管理,以此来避免因个别成员的不自控行为对社团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制度的建设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建立社团管理工作责任制度。社团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经常性的涉及学生会、学生党支部、团总支,甚至社团中的一些成员本身就是上述组织成员。因此,为达到自我管理的要求,社团要将主要成员管理职责,写入社团管理制度中予以明确。如,学生会成员可以主要负责社团纪律工作、学生党支部成员专门负责社团思政学习工作,团总支成员负责社团社会服务实践工作。二是,建立社团监督考核制度。学校社团联合会需要定期对各社团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依据管理制度要求,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以此来对社团发展构成外在督促效用,使社团能够始终在管理、学习、实践等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活力。三是,建立社团考核制度。在每年学期末要邀请各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代表、社团干部、指导教师等共同组成小组,对各社团进行综合考评,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表现落后的要出具具体整改意见。

五、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为顺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要鼓励、引导社团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社团更好的发展,培育社员主体意识、鼓励社员积极参与,在不断深化社员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社员管理自觉性、自主性。由此来引导大学生社团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尽快克服困难,实现和谐、有序发展,并在校园教学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一弘.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42(02):73-76.

[2]毕于建,甘慧敏.自组织理论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9(31):162-163.

[3]王鹏.95后女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实证研究——基于性别差异的分析[J].青少年学刊,2018(02):52-56.

[4]谢小金,乔亚辰.大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浅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02.

[5]冯嘉镇.素质提升视域下大学生社团管理的难点剖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66-167.

作者:于超奇 马东阳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