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高校扩招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增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后劲,但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造成空前的就业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应从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宏观调控;高校保证教育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全社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形成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积极自主就业等多方面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保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扩招就业压力
自我国政府1999年作出了高校扩招的战略决策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人新的发展时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猛增。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600万,毛人学率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约8%,即扩招35万人左右,在校生将达2000多万。但是1999年开始扩招的学生到2003年毕业,以后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将随之剧增,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加之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着城镇2000多万新增劳动力、356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峰叠加”的局面,再加上历年待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
为此,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所大学社会认可程度的体现。国家规定,高等学校一次就业率高低将作为高校招生数计划的参考指标,如三年内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低,将:敬限制招生数量。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就业率逐年下滑,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遇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学:生毕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对高等教育的高预期与现实中就业不畅的矛盾引起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人对国家近几年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加高校招生数的做法提出了疑问。如何看:待高校扩招?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我们必须作出回答。
问题的症结在于高等教育扩大的数量、结构和布局应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应,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不畅。从数量上看,中国大学生数是否太多了造成就业困难?扩招后中国大学生是比以前多了,但它与我国庞大的总人CI基数比不是多了,而是仍然很稀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l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即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而日本、韩国为30%,印度也达到16%。中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仅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30%。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都在于扩招规模上,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培养人:的结构、质量和就业观念问题上。
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应从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宏观调控,高校保证教育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全社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形成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积极自主就业等多方面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保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一、招生政策宏观调控
5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的规模仍不大。1990、1993、1995、1996、1998年的毛入学率分别为2.7%、3.8%、5.2%、5.7%、9%。其中,199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4.6%,每l0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为440人,才刚刚达到低收入国家90年代初4.5%和417人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英国1950年入学率达5%比相差半个世纪J。甚至连菲律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32%。
借鉴国外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我国的高校扩招是必然的。高校扩招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始于二次大战结束,是为了缓解1200万即将从战场上归来的复员军人的巨大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次战略措施。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大众化初期,90年代进入后大众化时期。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初期大众化阶段,新生入学率从10%上升到35%以上,1995年新生入学率达到46%,已接近大众化的后期。德国高等教育1960年入学率达8%,70年代初达到20%,1994年达到34%[3]。可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都要经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走向大众化,正处于精英教育的转折期。
高等教育规模如此扩展具有其合理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和生产性的投资。
第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EI益提高及物质需要的逐步满足,精神需要开始成为人们追求的重心,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反映;也有不少人认识到知识和学历在社会上的作用,又错过上大学的机会,出于“圆梦”心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再穷也要让子女上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了群众基础。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各国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20世纪50到60年代开始迈人大众化时期,而我国则是在2l世纪初,可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战略意义。能拉动整个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在基础教育中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社会投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因此,中国政府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1999年以后扩招比例相对前几年明显增大,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18%,但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剧增,2003、2004和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分别达到212万、280万和338万。这样在一个阶段内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l3亿人口基数基础上的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意味着增加多大的在校生绝对人数不言而喻,所以政府制定扩招政策时应当坚持在“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原则下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扩展规模。
今后制定高校扩招政策时,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稳定地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既考虑到供方的能力,也应考虑需方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规模。应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的熟练、质量、结构与效益四者的关系。招生计划指标应体现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缺口较大的各类别和层次的专门人才,控制社会需要量少的专业,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合理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
由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学校设立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力资源的市场状况不能有效地反馈到人力资源的培养中去,造成供需“两张皮”,这是一个结构性和全局性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在专业设置上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作出调整,同时,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高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性。这就造成人才供需匹配率低,人才结构不合理。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学科专业比例失调。2001年工科类招生与上年相比增长仅为7.6%,远低于23.3%的平均招生增幅。第三产业发展急需的
金融、外贸、会计专业在校生比例出现负增长。层次结构问题上,我国目前社会需求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使众多高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学校,而较少考虑专科教育。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上看,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缺口应该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方面。致使许多企业聘不到所需人才,最近在东部地区普遍出现的“技工荒”就很好地证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人才资源严重浪费。
比较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可以发现,我们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美国支撑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力量是社区学院,占43.8%,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学制短,学习内容侧重于职业应用,其毕业生也主要进入生产一线或者基层岗位。我国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其技术含量要低于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结构状况,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对象主要应放在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上。高校要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开展广泛而周密的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向,避免再度出现某些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过时的现象。增加与相关的企业的联系,及时调整专业和层次结构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适销对路,办出特色专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层次结构上,高校不必盲目提高办学层次,争奔学术研究型这一狭窄的独木桥,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三、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高校在优化资源配置,尽力扩充规模的同时,提高质量成为了工作的重心。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自身素质是其择业和就业的“本”,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
精英高等教育要保证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也要保证质量,但两者质量标准应该是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的“价值差”,价值增值越大,则质量越高。为此,高校要确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建立“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课程体系、质量评估体系,严把质量关。
四、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环节薄弱。高校长期受计划分配政策影响,不很重视就业指导环节,措施不到位,造成毕业生就业观念错位,就业信息滞后,不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相关程序,就业心理差,没有良好的就业技巧,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进而危及高校的生存。
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观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一,大学生就业观念错位。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很不协调,但是,广大学生的观念没有相应的改变,依然停留在“天之骄子”的自我感觉上,学习不努力,工作期望值过高。从近几年中的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的择业标准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化,突出表现为重地位、重名誉、重收入,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乡镇企业存在偏见,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而难于找到合适工作的状况。
其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差。很多大学生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不精,以致应聘时错失良机。另外,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就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培训过程,使得企业明文要求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引导,这是影响学校就业状况最直接的因素。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理念。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大学生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准备好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逐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改进学生的就业技巧,使大学生能够坦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力度搞好就业服务环节,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供需信息,及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有效信息、就业机会。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声誉。
五、开辟多种就业渠道
为大学生开辟就业渠道是实现大学生就业最现实的、有效的途径。政府及职能部门应把切实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使劳动力需求扩张;宽松就业政策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牵线搭桥,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网络招聘会,网上公布人才市场供需信息、就业政策咨询、就业知识技能指导,实现宏观调控。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措施,支持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和基层公、检、法机关工作,报考党群机关工作人员,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进入部队、军校成为指挥员,以补充部队建设所需的高质量人才等。
高校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下,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工作系统,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建立和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通过网络收集、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实现网上就业。许多高校在实践中探索出很好的办学特色,可以借鉴。如烟台大学建立校友回访制度,福州大学对帮助学生就业的教师实行奖励,福建师范大学利用实习机会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计划,使学生顺利就业等。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就业,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向选择,适时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