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重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重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重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初任教师适应教学岗位时间长,实际教学能力欠缺,尤其是面对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束手无策,与目前小学对教师的要求差距比较大[1]。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小学教师以本科培养为主,各个培养院校在没有现成课程模式借鉴的情况下,大多将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移入小学教育专业。这使得长期以来,(小学教师)职前教师培养在“理智取向”的驱动下,形成了封闭的培养模式,与真实的教育相脱节,教育实践仅仅是一种教育见习、实习活动,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施、评价[2]。因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就成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不会教”的症结。

一、从“理智取向”到“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价值取向的转换

所谓“特质模式”,即通过对成熟专业的(如医生、律师)专业特征进行归纳式分析,形成“专业标准”,再以“专业标准”为参照目标来进行课程建构,希望学生通过相关课程学习,达到专业水平,步入专业的行列。“特质模式”一般分为三个基本步骤:一是形成“专业标准”;二是分析教师职业现状,找出与“专业标准”之间的差距;三是进行“专业化设计”,即采取措施缩短或消除教师职业与“专业标准”之间的差距。可见,“特质模式”是“泰勒模式”的具体应用,是以“专业标准”为目标,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来编制课程的。“特质模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和控制,与我国中学教育的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然而,与“目标模式”类似,“特质模式”的整个过程是“工具主义”的,是控制本位的,它同样忽视了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知识的整体性和针对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发展,把教师和学生限定在预定的理性知识的“围墙”之中,极大地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自由发展。当把“特质模式”移入本科小学教师培养时,因其与小学教育的特殊性相冲突,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以至于出现了在各个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小学教育”专业特征不够突出;与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区别不大;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的广度、深度和针对性的理解存在偏差等一系列问题[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的根源在于“特质模式”的理智取向及演绎式的研究方法。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换价值取向与研究方法,重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当前,伴随着诸如现象学、诠释学、民族志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实践性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教师教育的实践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属于批判型或解释型知识,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知识类型,因此,实践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4]。实践性研究要求我们在实践取向下从小学教师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来思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活动的特性由教学活动的对象所决定。小学教学活动对象是以感性活动为主的低龄儿童,这就决定小学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复杂性、生成性、变化性与创新性。小学教师的各种知识、技能、情意、信念必须整合到现实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教学活动的认识、理解、操控和艺术化才能彰显其价值;也只有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小学教师,才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活动特性保持其知识的整体性和针对性,生成其实践智慧。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才认为,“知识传授者”、“技能熟练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角色均不能恰当突出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在现实教学活动中追求并拥有高度实践智慧的“实践家”才是当代小学教师新形象[5]。因此,实践取向下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起点绝非教师的应然素质,而是充满实践性的现实的小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方法绝非纯粹的演绎法,而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二、回归现实教学活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构想

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强调从现实的教学活动入手,通过分析现实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教师怎样实现对现实教学活动的掌控来建立课程模块,形成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教师掌控教学活动及其方式

教学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教师因素具有主导性作用。没有教师的教学设计,各个教学因素便无法产生作用和合力,教学活动也就无从展开。关于“教师如何掌控教学活动”的争论由来已久,“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集中地体现这一争论。施瓦布在论述其课程探究的实践模式时指出,影响实践问题的教育理论是多元的,关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等课程问题的抉择并不受单一理论的指导,而是根据学校课程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根据地对所有有关理论进行分析、选择,因此,“择宜”是解决课程问题的重要方式[6]。这为我们理解“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提供了思路:教学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活动,每种因素的性质不同、作用方式不同,其用来解释的理论也不同,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各种方式(包括科学与艺术)综合运行的活动,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科学的或艺术的)都不能全面解释教学活动的规律。所以,不论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科学”和“艺术”是教学活动运行的两种基本方式,也是小学教师掌控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除“科学”与“艺术”两种基本方式外,在二者之间,教学活动是否还存在其它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运行方式呢?有学者将“教学技术”作为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点,认为“技术类课程”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艺术的重要课程形式,并由此形成了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7]。因此,教学技术可被看作是教学从科学走向艺术的中介或转折点,同样,它也是小学教师掌控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整体性的教学活动以不同的方式运行着,其中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是其两种基本方式,技术的方式是实现“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的转化点,是教学活动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三种方式紧密联系,相互转化,是小学教师掌控教学活动的基本的、有效的方式。

(二)小学教师掌控的对象:教学活动及其划分

显然,现实的教学活动是小学教师掌控的对象,考虑到小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对教学活动进行划分须在系统论的观点下,遵循教学活动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和有序性特点,从教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时空”出发,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本来面目。由此,我们将教学活动分为三大阶段:教学前活动、教学中活动和教学后活动。在每个阶段,我们用“教学实践问题”来展示教师要做的努力,即将教学活动转化为连续性的教学实践问题。

1.教学前活动。教学前活动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准备性活动。主要解决三个实践问题:(1)怎样了解学生?(2)怎样认识教学内容?(3)怎样设计(连接学生与教材)过程?

2.教学中活动。教学中活动是教学前活动的具体展开阶段。在教学活动的常式(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模式称之为教学活动的变式)主要解决三个实践问题:(1)怎样呈现教学内容?(2)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3)怎样对学生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升华?

3.教学后活动。教学后活动是教学中活动的延伸,是教学活动的总结与重新开始阶段。教学后活动主要解决两个实践问题:(1)怎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2)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块构成

以现实教学活动为基点,提高“教学活动———教师素养———课程体系”三者的一致性程度,是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这一思路下,将现实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与小学教师掌控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方式相结合,形成基本的课程模块。每一个模块中有体现本模块主题的基本实践问题,将每个模块中的实践问题与小学教师掌控教学活动的方式相结合,则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子模块。详细内容见表1。这样,每一个课程子模块都有其较为具体的实践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设置相应的课程,再通过过滤重复和宏观权衡,便形成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三、实施建议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在该模式中,每一个课程模块均有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主题,适合采用活动课程,以增强学生对实际教学活动的体验,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教学活动是整体性的,无法严格划分模块,各个模块间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复性内容,如A1-S与B2-S都涉及到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对某些基础性、普遍性的内容,宜采用分科课程,形成学生系统知识,建立较厚实的理论基础,但这类课程不宜过多。以“实践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模式下的众多实践问题宜采用“参与(观察)教学———讨论探究教学———认识理解教学———验证升华教学”的基本程序,做到从现实教学中发现问题,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问题,在试验中巩固、升华问题,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实践问题来引导理论思考的基本教学思路。课程评价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课程学习是否完成或是否优秀以学生是否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创新为导向,如在评价的艺术性(C2-A)课程模块的学习中,主要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或学生评语中能否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