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科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系统的创建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所蕴含的特殊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及当代大学生的独特的人格特征,决定了我国心理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1]。近来,我校构建了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下进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5年入校的高职护理专业17个班为评估对象,共952名,均为女生,初中毕业。入校时年龄14.5~18.5(15.63±0.83)岁。
1.2实施方法
1.2.1构建体系
这个体系有领导参与,专业心理老师3名,主体为学校心理卫生协会。热爱心理卫生工作的学生均可参加协会,协会干部由学生自荐,层层选拔出来。协会成员均颁发会员证,并交纳一定会费。协会基层组织为各个班级,每个班级分设1个心理委员,另培养4~5名朋辈咨询员。该协会的主要工作任务:①心理健康监测:协助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复查。各班心理委员和朋辈咨询员负责监测本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②心理健康保健:由专门配备的3名心理咨询老师,加上各班朋辈咨询员共同构成心理健康保障系统,负责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对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性心理辅导。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教育学生如何学会求助、自助及互助。
1.2.2开展活动
由学生自主策划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①互助活动:
a.设立忘忧草信箱:一般问题由学生心理协会成员作答,疑难问题交给心理老师回复。
b.组织现场咨询:针对学生在信件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多次现场心理咨询。
c.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33.84%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心理健康知识,为此请心理老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d.帮助新生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心理协会派出各班的心理骨干深入各新生班就“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与新生进行交流。为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适应我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e.组织心理剧汇演:为调动大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了让大家学习到良好的心理沟通方法,组织全校的心理剧汇演,取得满意效果。
f.编写心理小报和墙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卡。
g.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各班的朋辈咨询员在经过初步培训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同学排忧解难,助人助已;同时心理咨询室也由心理委员轮班,肩负起部分热线电话及面询的任务,担当起老师的得力助手,使咨询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更迫切的个案。
②自助活动:主要是指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性需要,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2]。在“感受真情”的自助式心理训练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人际关系认知的偏差,学会正确地与人相处。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安慰、自我对话、更换服装、改变发型、变换环境、写行为日记等方式,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③求助活动:在各班心理委员、朋辈咨询员关注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面询、网络、短信、电话等方式主动找老师或同学求助,可避免心理问题的继续恶化,在咨询中获得成长。
1.3评估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护生的心理状况评定[3]。应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学生心理测验综合软件,以班级为单位,护生操作计算机,按统一指导语进行自我评定。剔除无效答卷,教育前有效答卷928份,答卷合格率97.48%,教育后有效答卷934份,答卷合格率98.11%。评定结束后使用本软件的统计功能对测量数据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1。
2.2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精神症状阳性率比较实施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前精神症状阳性率为33.84%(314/928);实施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后精神症状阳性率为21.63%(202/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7,P<0.01)。
3讨论
3.1构建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3.1.1化解“二多一少”的困境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剧增,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相应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30%[4];而各高校的心理辅导员人数并未成比例增长,很显然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心理问题多、学生人数多、心理老师少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极大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1.2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人本主义和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让学生自己作主,能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作方式[5]。
3.1.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来自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证明,要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键在于学生自身。
3.2构建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效性
3.2.1可转变观念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给我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了新局面,许多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3.2.2能训练骨干这个体系中的骨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3.2.3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调控情绪的能力都有长足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后,SCL-90评分结果显示我校护生实验班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改善,与心理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在高校中构建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失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有力举措,尚须注意的是这个体系中的专业心理老师需扮演好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朋友等角色,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