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级优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省级优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省级优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已经推进了多年,一直以来倍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院在2004年就制定了《课程建设工作条例》,开始规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立项、建设、评审等工作,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学院在2004年有二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2006年有一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8年有三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二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三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成教精品课程,2009年我院建成了二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二门教指委精品课程。为了配合我院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本课程建设小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并紧密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反复研究课程的内在联系,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有效的建设和整合。课程建设小组经过多年的不断教学实践和探索,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的创新,于2010年申报并通过评审成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课程,其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法制修养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根据这一原则指导,结合课程内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方案: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型学习。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培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价值性、异质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延展性”的特质,我们认为个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由其价值观所决定的基于道德和人格所产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内容。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型学习把知识的学习融于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并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自觉转化为基于道德和人格所产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学习,要求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和对资料的筛选运用,用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使用能力的目标。同时,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该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团队,共同学习,互相合作;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与人沟通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能力的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仅仅在一些具体的方法上设计,也许有一些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只有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切实保证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见表1)。

三、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体系与内容的改革教材内容重组。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型学习覆盖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教材共8章,我们按其内容设计为4个模块,每一模块在内容组织时贯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互补、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基本精神并用40个问题(问题设置是动态变化的)覆盖全部内容,学生以40个问题为依据进行学习,既明确了学习的范围,又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见表2)。

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导向的研究型学习为统帅,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以专题研讨法为主,综合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同时结合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案例教学法、主题演讲法、调查研究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增强了教学效果。我们探索并实践的教学方法有:专题研讨法、案例教学法、主题演讲法、调查研究法、体验式教学法。理论教学子模块,全程采用研究型、参与式、体验式、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实践子模块根据各模块的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主题演讲、访问名师、学习邓建军活动、法案旁听、社会实践、调研企业、参观华西村、法案旁听等方法,以期达到知行统一、人格完善的学习境界。我们探索和总结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六个原则即:一是把教学内容优化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二是把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心理特征相结合;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四是把对大学生的修身、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五是把真理启迪和人格力量相结合;六是把把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相结合。

3.评价方式的改革课程采用全面全过程考核。在具体实施中,每一个模块都制定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可控质量考核体系。在每个模块的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性评价和教师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业评价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而并非一些知识点的记忆,因此考核就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关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体评价方案见表3)。

四、课程建设的反思

1.精品课程建设以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为基础一门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源可以说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精品课程就无从谈起。教学资源有很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案例、参考资料,还有相应的图片、音视频资料、学生作品等都应该妥善收集整理。

2.精品课程建设要与教学科研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本身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是一部具有影响的学术作品,只有建立在教学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教学科研不仅能够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程内容,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溶入课程体系,也能够将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如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入课程教学。

3.以队伍建课程,以课程建设带队伍高水平的教师是建设高水平课程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学历、年龄、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不仅是课程建设的需要,而且是高职院校适应高职办学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年轻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是重要途径。通过项目性的带动,教师在业务水平、教学效果能较为迅速地得到提高。

4.加强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精品课程的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永远具备精品课程的条件,它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今后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教学,不断更新课程网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已建立了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上学习环境,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授课录像、教学案例等课程内容全部上网,大量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资源,延伸了教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第二、加强学术交流,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搞好建设切实制定每学期每学年的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学术研究探讨计划,加强学术交流,虚心学习兄弟院校及社会办学单位的成功经验,反复在实践与研究中,求同存异,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