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

一、绩效管理的反思

现在有很多中小学,为了博人眼球,提出绩效管理的新理念,将项目管理作为重要的手段。具体的措施如下:一是制造项目,把平时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都整合成为绩效的指标;二是采用量化管理,把教师参加几次教研活动和学生谈几次话都作为量化的指标;三把考核的绩效化,把项目的等级和层次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一线教师忙于应付填写各类考核表格,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在教育的绩效考核中,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是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量化和指标化。教学活动具有长时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所谓长时性,指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显现出来的;所谓模糊性,指的是教学的自变量和应变量不是简单地对应关系;所谓综合性,教学的结果更多的是多个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绩效考核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因子可以清晰地用绩效指标展示出来的。

第二,为了考核简单,在中小学管理中,经常要求教师填写各类考核的文件和问卷。使得一线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填写表格材料。甚至于出现,做得好不如填得好的现象出现。从而助长了华而不实,注重材料修饰的不良风气。

第三,由于绩效考核的导向性,致使教师对于没有绩效,或者在绩效考核中权重不高,却非常重要的工作不怎么重视。一般的学校教学考核中,往往比较注重那些具有创新性质的教改和科研项目。使得教师们拼命改头换面地进行创新性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而对于教学的常规管理,常常因为考核指标权重不高,而不怎么重视。试想,无论多么理想和完美的课改和教学创新都得建立在教学常规的有效管理之上。

二、教育去行政化的反思

现在将教育的病理归结为行政化,教育去行政化的呼声十分强烈。的确教育行政化导致了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发生了异化。在中小学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日益向行政领导集中,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的自主性受到侵害。于是,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去行政化的命题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改革的现实。可是,在当前的中小学,一些去行政化的措施,不符合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状况。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教育去行政化,学校的一些行政事务,成了无私奉献,广大教师没有从事的积极性;例如,有的中小学为了去行政化取得绩效,竭力压缩行政人员,致使行政人员往往是一个顶两个,甚至一个顶几个,任务复杂而繁重,苦不堪言;再例如,由于受繁复的申报程序影响,教师们从事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资金报销困难,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那么,这些问题的病理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对以下几个问题认识不清晰。

第一,教育需不需要行政?这其实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教育当然需要行政支持。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去行政化,指的是将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中无需行政化的事情也开始行政化。比如,我们的优秀教师评比,我们的教师培训机会,应该是基于公平、透明和科学的原则来进行,而不能因为行政领导要多多照顾,优先攫取这些机会。

第二,当前教育行政管理不够规范。按照韦伯所说的科层制原则,行政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权力和职责要相对应,并且清晰;行政人员要有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按照制度,依法行政,不能掺合个人的私人感情。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们的中小学很多其实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的管理者出事情常常是因为掺合了个人的感情,不能依法行政所导致的。

第三,教育行政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实践中发现,我们的一些政府领导,中小学领导,常常置学生的发展不顾,为自己的政绩服务。有的政府领导要举办相应活动,常常要求中小学生参加,严重干扰了学校应有的正常教学秩序;还有的领导,为了拿出“政绩”,不停地举行各种竞赛和活动,使学生成为地区的竞赛机器。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教育行政领导没有认识到教育的使命和客观规律所导致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第四,对僵硬行政化的反思。有的人引用科层制的僵化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个案例:某一个小偷偷了东西,刚好被警察发现了,警察去追小偷,可是将要追到的时候,警察却放弃了,原因是下班时间到了。从现实而言,科层制确实可能与教学活动的长时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相冲突。

三、关于师德考核的反思

教育官员和教师失德的现象屡屡在报纸和网络上曝光,给教师职业蒙上了道德的阴影。教育管理部门也以此为鉴,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道德的管理与考核,有的学校甚至推出了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如果道德上有什么污点或者道德问题,在晋升上实行一票否决。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意思是说,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包含了道德教育。在我国传统中,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说明我们认为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现实中,我们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要思考。

一是教师道德是否低下。根据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还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为了学生的发展无私奉献的。的确有个别教师的道德有问题,但比例应该是非常低的。相较于其他行业,教师的道德还是相对比较高尚的。相反,媒体对个别品德低下教师的报道宣传,也不够客观,有把教师妖魔化的倾向,这是需要我们加以警惕的。

二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也是人,也有家庭,也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他们有权利享受基本的社会福利,得到基本的尊重。我们不能苛责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如红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如春蚕一样,牺牲了自己,吐出了美丽纯白的丝。对于学生只讲奉献,不谈私利,这既不符合社会现实,也是对教师基本权益的侵犯。

三是师德末位淘汰。教师道德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但师德末位淘汰面临的问题是:到底哪些师德可以把教师淘汰?教师迟到几次,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开会提出反对意见,算是师德问题吗?假如把这些列为师德问题,是不是有师德扩大化的嫌疑?教师师德末位淘汰,那么对于学校领导呢,要不要进行末位淘汰,要不要进行师德考核。我们认为,师德末位淘汰的考核指标应该是那些对于教学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失德行为,对于这样的教师,我们要永不叙用。

四是师德考核谁说了算。教师是一项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拥有一定道德的人才能够从事的职业。师德评判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要切实地维护教师的权益,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对于师德的评判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专业人员来从事。以上是对现有的以生为本、绩效管理、教育去行政化和师德考核四个管理理念进行了反思。

四、总结

总之,我们认为教育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本,但不是简单满足学生的即时需要,不是单纯鼓励学生,不是简单地减轻学生负担;绩效考核有其必要性,但要注意教学活动的特征,不能简单化,需要注重常规管理;教育管理有去行政化的必要,但不等于不要行政,要注重依法行政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师德考核中,不能对教师道德无限拔高,师德末位淘汰的指标要谨慎选择,师德考核要注意专业性特征。

作者:陈一心单位:浙江诸暨枫桥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