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在用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来振兴国家的战略实行里有着很关键的地位。当下,由于社会中急功近利的风气,许多高等学校都急于合并、扩大招生、升本科与名次,高等教育这样的现状就难免会或多或少得产生某些不良的状况。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在我国的社会经济里肩负起前所未有的重任。要担负起这样的重任,最紧迫的便是要处理好高等教育管理中有着的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我校我院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希望对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致力于高校管理工作改革的科研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管理方式;评价标准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方面
当下,我国有些高等学校的领导总是把学生当做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无视他们身为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身为个体的独立人格。许多学校的规定都违背了学院教书育人的宗旨,在规定的内容上看也是不合理的,这便导致了学院经常与学生产生法律纠纷
(二)学术管理方面
目前,我国有些高等学校都拟定了一套学术管理体制,以此来保障学术研究成果之纯洁性。但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三)管理方式上
中国现在有的教育管理手段是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它有利于高校的组织分工、高校纪律与规定严格、提高行政效率等优点。但是在有优点的同时,这种模式也有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导致管理与教育间无法衔接。
(四)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方面
通过这几年的高校教育管理实践,我们发现在高等教育的管理层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重大问题在于管理者的总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势必也会涉及到高等教育管理方方面面。这里的“人”,是有情感、需求、目标的个体,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也是其客体,而客体是绝不会被动接受主体传达出的信息的。所以,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方才有可能保证教学体制的实施,促使高等教育管理收获期待中的成效。人作为促进社会前进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所有工作、事业的基础,亦是中国高等教育是否完善的决定因素。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培育人才且如何培育人才。教育事业一定要处处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它是依赖老师来完成的过程。所以,怎么样尽可能地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很好得进行教学工作,怎么样很好得鼓励学生,激发其潜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起点与目标。社会的进步是为了让人更好得发展,老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亦是种方式,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以上这些都要求高等院校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解决科层制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高校文化氛围,提高与家庭的联系,运用好管理的力量处理好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作用,打造和谐校园,实实在在得落实以人为本。将理念与自身的现实状况相融合,且在教育管理的实践里持续研究,才可以实现高等学校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最终目标。
(二)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教授参与治校的作用
1.教授治校的形式。
教授治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学校评议会、教授会、校务会等都是由教授互相推选产生;第二种是教授在高校决策和管理机构例如评议会、学科会议里占绝大部分;第三种是学院一级设立教授会,进行教授管理。高等学校能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进行多种多样的教授治校。
2.转变领导方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在中国,各所国办高等学校推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实实在在得提升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准,就应该转变原来的党政领导形式,这样方能为教授治校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氛围。
3.加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比从前每个时代都更加关键,所以培养一支效率高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显得迫在眉睫。由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总的来说,高等学校管理队伍要有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工作能力,要努力提升理论上的学习,不但要熟悉中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也要具备能和国际衔接、沟通的能力,促使自身的业务更加专业化;管理队伍间要注重按时开展工作思想交流会,促进沟通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增进沟通与了解;定期组织管理队伍培训,培训中一定要强调目的性,针对性,曾强实用性,要关注质量与实际效用,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准,而绝非只是注重文凭、摆场面。高等学校管理队伍是否合格还要看管理者素质是否有所提升。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其次,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并且熟练使用新兴数字媒体技术;再次,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具有较高的统筹全局的能力;此外,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者还要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改革创新的素质等。
(2)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管理队伍人员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既有组织的普遍特征,又有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特征。所以,在理论上,高等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中层与高层的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准,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准。但实际上,能够做到上述两点的人是非常少的。现实中高校在选择任用管理工作者时太过看中文凭、职称的优劣,而轻视了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准上的优劣,这就会使某些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准比较高的专家与学者在从事管理工作之后,由于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准上的不足而导致高校管理水准的提高,从而也就制约了专家、教授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从而会使高校的管理与学术水准都受到不良的制约。综上所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教授参与治校的作用,才更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曾佳.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
[2]王婷婷.“互联网+”时代促进微电影传播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6,02.
[3]李咏.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针对网络技术产生影响的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7.
作者:唐栋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