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是国防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及时上传下达、互通情况,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任务牵引、锻炼骨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好日常例会,必须搞准概念、摸清现状、找准症结、分析原因,结合国防生和高校实际,建制度、抓规范、定措施,确保日常例会开出质量、开出效益。
【关键词】国防生教育管理例会
1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的基本情况
(1)日常例会的概念。
例会,是指依据约定的惯例每隔一定期限举行一次的会议,通常用于处理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务。例会的进行,通常需要制度来规范,所以又称为例会制度。
(2)日常例会的主要类别。
国防生教育管理的日常例会,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①驻校选培办和高校军选办层面主要有:每周一次的交班例会,每月一次的情况通报会,每学期一次的联席会和每年一次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例会。②国防生模拟营连层面主要有:每月必开的连务会、排务会和每周必开的班务会,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的骨干会、国防生(军人)大会等。
(3)日常例会的特点及要求。
驻校选培办和高校军选办层面的例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例会,其目的和作用是解决国防生教育培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其主要特点及要求:①交班例会,每周召开1次,主要是驻校选培办与学校军选办小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②情况通报会,每月召开1次,主要是驻校选培办、学校军选办与担负有国防生培养任务的专业学院,互相通报当月国防生教育管理信息,作为与会各方调整日常管理方法手段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③联席会,每学期召开1次,由驻校选培办会同学校军选办协调召开,学校分管领导、机关和有关专业学院负责人参加,主要总结国防生该学期专业学习、军政训练、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④国防生培养工作例会,每年召开1次,应当请学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召集全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主要学习国防生培养工作相关法规和军区选培工作例会精神,总结上一年度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工作等。国防生模拟营连层面的例会,带有模拟见习性质,除例会本身的作用外,还具有锻炼国防生军政综合素质特别是组织管理能力的功能。其主要特点及要求:①班务会每周召开1次,由班长主持,一般不超过1小时,主要是检查小结一周工作。②排务会每月至少召开1至2次,由排长主持,班长参加,研究本排工作。③连务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提倡每周召开1次,由连骨干主持,班长以上骨干参加,主要是分析本连队国防生专业学习、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完成任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讲评、研究部署工作。④骨干会,全体在职骨干参加,可根据需要召开,提倡每月至少召开1次。⑤国防生(军人)大会,每季度召开1次,由连骨干主持,全体国防生参加,主要是连骨干向大会报告工作,传达和布置任务,发扬民主,听取国防生对连队工作的意见建议。
2当前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在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开不起来”、“议不进去”、“落不下去”等问题,影响了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质量。其原因,既有高校不同于部队工作运转、国防生自身经验欠缺、制度不健全、形式不规范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重视不够、组织不经常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1)会议条文不明确。
目前,对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各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迄今为止,关于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例会的文件只有一份,就是教育部、人事部和四总部于2007年联合下发的《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其中关于日常教育管理的也就是一句话:“高校有关部门、院系和驻校选培办建立工作例会或者合署办公制度,定期分析国防生教育管理形势”。其中提到的例会,我们理解,实际上指的是驻校选培办和学校军选办层面的例会,还没有涉及到国防生模拟营连层面的例会。对驻校选培办和学校军选办层面的例会,也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明确,目前主要还是由各校各办各自为阵制定会议制度,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够统一规范,权威性显得也不够,执行起来随意性比较大。
(2)会议形式不规范。
由于日常例会召开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议题设置没有基本的规范,议事规则没有基本的套路,有的就靠会议组者临时确定,致使例会不能例开、议题比较随意、议事不能深入。有时会前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有时议题设置混杂、记录不够规范,有时议而不决、决议落不下去,这些不太规范的开法都影响了日常例会的质量和效果。实际上,现在国防生召开连务会每学期也就1到2次;排务会多数是根据排长的临时决定召开,没有准确的时间节点。班务会尽管每周都开,但只有主题班务会比较正规,多数开得也比较随意。由于骨干是轮换上岗,本来对召开例会的方法流程掌握不是很好,加之开会次数少,很难把例会开好开完整。有的把例会开成了“诉苦会”“茶话会”,有的开成了“推诿会”“批斗会”,还有的是为了开会而开会,该召开的例会没开,不该上会议研究的事项却组织召开会议研究。
(3)会议参与度不高。
国防生参加日常例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一到开会就借口专业学院老师有事安排不能参加,有的勉强参加了也是人到心不到,搞得会议现场很尴尬。一是心理难接受。依据学生的心理,往往认为,一些事情没必要闹大、层层开会。比如,传达学习一些重要文件,在部队往往要求连、排、班层层召开会议,这在国防生们看来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学生往往认为,既然选培办干部和学院老师已经集合全体人员讲得很清楚了,回头骨干还要再开会动员,纯属多余。二是人员难集中。国防生模拟营连各级骨干,甚至部分模拟班的人都来自不同的专业班,各人上课、自习、作业、实验和参加专业学院课外活动的时间都不太一样,要找一个人员能够到齐的时间还比较困难。因此,骨干确实很难把人员集中起来开会。三是传统方式难吸引。有的学生觉得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传达通知、征求意见等,形式呆板,手段落后,没有吸引力,也不愿意发表意见,而在网上组织学习、讨论等却能够畅所欲言。事实上,现在QQ、微信等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功能很强大,例会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国防生可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就可在网上发表意见、完成讨论,并形成商议结果和表决意见。
3对策建议
(1)健全制度。
一是建立会议登记制度。不管什么类型、什么级别、什么规模的例会,均要建立会议记录,详细登记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缺席人员及原因、会议议题、会议讨论发言情况、会议决议等内容。二是建立会议报告制度。每个例会结束后,要向直接上级报告会议情况,报告会议主要过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任务完成的时限等。三是会议监督制度。每个例会召开,会议的直接上级必须派人参加或进行现场巡视巡查,检查会议的召开情况,督促会议开出成果、开出实效,避免会议流于形式、走过场。四是建立会议讲评制度。上级要对下级组织的例会及时进行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表扬好人好事,尤其是对会议中精神状态差、发言质量低、落实会议决议不积极的个别人要指名道姓的点评,保证会议越开越实,越开效果越好。
(2)抓好规范。
一是确定例会的数量和规模。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明确驻校选培办、高校及军选办和国防生模拟营、连、排、班,应召开的例会数量及与会人员级别和规模。二是明确例会召开的时间和间隔。明确各类例会召开的大体时间点及相邻例会间隔的时间段。三是规范例会的内容和任务。对各类例会的主要议题、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进行适当的规范和统一。四是统一例会的方法和路子。逐个类型的例会建立示范会议小分队,组织高校相关人员和军选办老师、全体国防生进行示范观摩,统一例会的组织流程,个人发言套路,研究讨论的方法和落实会议决议的措施等的方法路子。这次,军区选培办下发的《严格驻校制度落实若干措施》(讨论稿),就对驻校选培办、高校及军选办应召开的例会的数量和与会人员规模、召开的时间和间隔、各例会的内容和任务都作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建议对国防生模拟营、连、排、班的例会也作个相应明确,方便统一执行。
(3)加强帮带。
要注重对国防生骨干组织例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强化主持人的组织素质。通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观看教学示范片,驻校干部手把手教、一招一式地带,培养一批明白人。严格日常轮换制度,安排国防生轮流负责日常例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并做好相关讲评记录。通过组织流程的历练,提升国防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因为自己组织开会,调动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上位、积极思考、认真参学的热情,消除对例会的逆反情绪。加强日常督导检查,驻校干部和辅导老师在抓好例会的规范性,并注重下班、排参例会,了解第一手信息,做好现场督导和帮带。
(4)强化落实。
一是抓好会前酝酿准备。每个例会召开前,主持会议的主要领导或干部骨干要提前召开碰头会。其中,校级例会可提前8-10天,院级例会可提前6-8天,模拟营骨干例会可提前4-6天,其他例会可提前2-3天。结合会议主题和当前工作实际,初步确定会议议题,并提前几天通知全体与会人员充分酝酿,确实做好会议准备工作。二是抓好会上研究讨论。会议上,与会人员以单位为家,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结合本人或本单位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发言。发言要有质量,不能言之无物,泛泛而谈,更不能当老好人,避而不谈;会议组织者不能搞一人独大,搞一言堂,要广开言路,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与会人员研究讨论问题要能把问题查找准,把症结原因剖析清,把对策措施研究透,把职责分工区分好。三是抓好会后贯彻落实。会议形成决议后,会议的主要负责人要根据会议明确的职责分工,及时跟踪各个工作线条的进度,督促各项工作的负责人抓好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确保会议决议和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春尼.关于增强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规范性有效性的分析与思考[J].传承,2016(02).
[2]杨庆宏.当国防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
作者:陈启宇 单位:驻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