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就业能力下高职教育管理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就业能力下高职教育管理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就业能力下高职教育管理浅析

摘要: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就业能力展开培养为目前各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将就业能力理念作为高职教育管理中心思想,利于将高职教育管理的育人功能更好凸显,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也明显有所提升,进而还可以促使学生管理内部协作配合得到一定强化。目前,基于就业能力理念下开展的一系列高职教育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管理队伍有待加强、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以及管理观念急需提高等,本文主要对基于就业能力理念下展开高职教育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展开分析,从而将基于就业能力理念下展开高职教育管理改进措施提出,着力将利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起来。

关键词:就业能力理念;高职;教育管理

近些年,高职教育水平高低已经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高职院校学生若只依靠其专业能力已经无法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为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相结合,应适当调整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从而使其更加与我国国情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相适应,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也可以更加长远且健康地发展下去。目前,就业能力即综合能力素质的集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工作以及更换工作和实现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内容。给予就业能力理念下对高职学生展开教育管理为较为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需根据高职院校自身所具备的职业性特点,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一、基于就业能力理念下展开高职教育管理的意义

1.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所具备的育人功能更加明确

在与高职院校学生交谈中可以得知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其多希望接受完第一课堂以及第二课堂学习后对可以促使其顺利就业本领有所掌握,进而获得比较适合自己且体面的工作[1]。但目前在第二课堂中大部分教育活动存在过于泛化这一现象,多数学生并未真正了解到教育活动对于其未来就业所存在的帮助,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多数学生为了可以从中获得拓展学分而被迫参与,其中敷衍了事以及走过场等事件比比皆是,为目前管理部门经常面对且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则需要在开展教育活动前对目前学生就业能力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充分调研工作,具有针对性地展开一系列教育活动,可有效使学生将其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并为其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无形中明确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目标,促使教育活动可以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高度强化活动开展目的性的同时,开展活动教育的意义也有所凸显,还可以彰显高职院校管理教育工作所具备的育人功能[2]。

2.聚焦内涵,提高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

为使校园安全稳定得到保证,在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以防止工作目标指向较为粗浅且单一,从而促使学生管理人员可以从经验出发更好的展开一系列研究以及工作,其中难度较高的内容需要学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如理论应用以及科学研究等[3]。将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开展,同时还需将科学研究作为主要支撑点,需要调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以及学生实际就业能力水平,同时还需构建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等内容,学生管理部门在开展上述工作时,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展开研究,学生管理者可逐渐从依赖经验性路径走出,并引导至遵循科学化理论,学生管理工作所具备的育人内涵更加丰富。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在该过程中更具标准化以及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3.凝聚共识,强化学生管理内部协作配合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展开的日常工作均遵循行政管理模式,工作效率较高,但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协调性。行政管理到导向很难促使学生管理者在某一项工作上达成共识,通常主管领导在要求内部成员将共识凝聚时均具有一定强制性,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同时还存在指令失效风险,在工作实际展开期间经常会产生并未主动作为或者遗忘等现象,管理要求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基层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一定抑制[4]。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作为学生管理目标,在设计期间要将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功能明确,从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就业能力也明显提高,进而提供给未来就业以及成长发展一定支持。明确育人导向以及清晰功能定位均可以促使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对第二课堂展开有效管理以及开展教育和服务工作时达成广泛共识,进而将其主要精力回归至如何提升内涵以及实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工作机制为纵向传导以及横向协作,使各主体之间工作更具协调性,减少沟通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育人效果。

二、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现状

1.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均为院长全权负责制,而院系内管理状况通常分成以下几种:(1)对高职院校进行建立,主要是地方政府鼓励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决定,通常是改善或者建设原本已经存在的职业学院或者中学,具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内部运作并不十分完善,不具备足够的管理规范性;(2)绝大多数社会高职院校是由企业所举办的,该类院校管理人员并不多且投入成本并不高,因此学院较为精简,进而致使其管理工作及运作并不具有规范性;(3)以往高职院校所开展的高职教育均由原本的成教学院所承办,具有一定规章制度,但运行规范性较差,管理问题较多。多数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主要对以往管理方式进行沿用,并未将新的管理制度加入其中,因此其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规范性管理条例均较为缺乏,从而产生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5]。

2.师资力量薄弱,结构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教师队伍通常以专业教师以及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应用,其以专业教师为主,外部兼职教师为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资力量,但真正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相符的并不多,从而极易导致高职院校教育将其原有特色丧失,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内部教育通常以其内部教师为主,即便该类教师的“双师型”比例相对较高,但由于内部教师并不多,且多数是由职业学院中留下的,因此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需对教师结构设置进行改善[6]。3.工作观念有待转变高职院校中辅导员主要职责为管理学生,多数辅导员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对学生进行“管教”,其对于如何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以及促进向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认知度并不高,通常认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帮助学生就业应属于就业管理职能部门以及毕业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即使一些人表示在管理学生过程中,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上,但其范围并不十分广泛[7]。经过对本高职院校近几年就业工作总结展开分析,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分别为走访多少家企业以及开展多少次就业指导主题讲座、组织多少场校园专场招聘会以及毕业生就业率为多少等,很少有人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就业指导课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项必修课,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以及就业形式政策等,也很少对如何培养就业能力进行涉及。除此以外,在学生管理部门开展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也并未在教育目标中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其中,不少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应付了事,并不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在与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展开相应交谈时,大多数人表示学工口的工作内容并不包括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其应该属于教学口的主要工作内容。

4.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对于就业能力培养重视度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提升就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影响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期间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并未系统性对教育活动展开设计,在日常教育活动开展中并未将用人单位的就业能力需求作为目标要求,所开展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向性并不明确,还有一部分活动组织者在设计过程中仅凭其自身喜好且将大部分活动场域局限在校内,严重影响到学生实际参与度的同时,培养就业能力的效果也并不明显;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少会有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对学生就业能力实际情况展开了解,并不能够提供给就业能力比较薄弱的一些特殊群体额外帮助,同时也不能够对学生展开更具方向性的指导,其在第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遭到一定质疑;评价机制并不完善,无法及时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从而难以辨别活动的实效性;就业指导部门也并未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展开深入探究,并不具备关联就业能力及就业质量的意识,对于企业所具备的优势也无法高效利用,企业资源也无法更好的引到校园内,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影响。

三、基于就业能力理念下展开高职教育管理改进措施

1.完善工作制度,推动就业能力培养持续深化

在推进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制度为主要牵引力,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并未关注到就业能力培养这一要素,因此需要学校对该项内容有所完善。在对学生展开综合测评时,需要站在学生职业化程度这一角度,以使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维度有所增加,还可以建立起其提升意识,自觉接受学习以及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职业人的转变得以达成;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需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否与其职业发展所需相符合,同时还需对企业所需毕业生能力程度展开一系列评价,并将上述内容纳入辅导员职称以及职级晋升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辅导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视度;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拓展过程中,需明确其是否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同时还需创建相关评价机制,使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基础;在就业工作考核时,需调查并评价就业能力培养课程开展效果、毕业生就业质量等作为主要内容,同时还需在学生顶岗实习成绩中纳入就业能力评价结果,切实将以就业作为导向以及培养就业能力作为根本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建立起来。

2.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就业能力培养师资力量

打造可以切实提供给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优质服务以及积极响应学生诉求的一支学生管理队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包括优化结构以及稳定队伍和强化认同等。首先,可以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在以往工作岗位中表现优秀、专业与带班学生相关的技术技能人才引入学校内,由其担任兼职或者全职辅导员,不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而是聘用曾在企业中任职的人才,其以往经验以及不同体会均为最有说服力的“活教材”;同时学校还需将辅导员纳入至专任教师中,以促使其身份和待遇均受到保证,并对辅导员专业取向展开培养,促使辅导员可以顺利朝向职业化发展;需单独为辅导员职称以及职级晋升通道进行设立,主要将其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效果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作为主要依据,促使其可以在自身岗位中获得由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除此以外,还需由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相应科研课题,辅导员开展就业能力相关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并着重将其打造成为该领域中的专家,促使其朝向专家化发展。

3.转变工作观念,把握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主线

需引导学生管理者将其传统观念摒弃掉,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学生为本为将学生视为中心的重要内涵,同时还需对学生进行尊重,并发展学生及方便学生。学校需要对学生有关提升就业能力的相关诉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从而开展一系列教育管理工作,在该基础上对学生管理者展开相应培训,促使其可以认识到积极对学生成长发展诉求进行响应的必要性,深化学生教育管理内涵的同时,学生事务服务得到优化,并将更加具有价值的服务提供给学生,提升其就业能力,学生管理者也可以真正意识到其自身工作所具备的价值。除此以外,还需将学生需求以及学生管理者自我需求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在一起,将就业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导向的教育科研体系在学生管理系统中进行构建,促使学生管理者可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将自我增值的成就感找到,引导学生管理者更加对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有所重视。

4.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实效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比较系统的一项工程,所获成果与科学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学校在开展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时可从将工作思路理清、明确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目标、推进第一以及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打造特色教育项目等多方面进行。在评价工作机制优劣中,思路是否清晰为关键所在,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要不断优化,从而对学校开展就业能力培养的工作思路进行总结,学生可以接受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共识也得以凝聚,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生管理部门在制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时需要更具课程化,从而明确就业能力培养具体指向,学生认知度也明显有所提升;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中关于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进行接轨并有机融合在一起,促使课题组可以在实践中形成五融合模式,培养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在开发就业能力培养课程中,需要由平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课题组需要结合其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对教育平台进行搭建,提供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并赋予其一定学分,更好地使就业能力培养得到落实。

四、结语

各高职院校需要将其自身具体条件作为主要依据,从而对相应的发展战略展开制定,对其定位进行明确,进而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教育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院校的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还有待改进,其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制度。相信经过不断地提升以及改善,一定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运行发展机制也会构建起来。

参考文献:

[1]杜斐.“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7):39-40+43.

[2]刘志红,刘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与策略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5):61-63.

[3]师絮.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171-173.

[4]张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与就业意向的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3):103-104.

[5]胡斌鑫.高职教育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74-75+78.

[6]丁美双.高职院校就业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2):80-82.

[7]古琳钰.多源流理论视角下高职扩招政策议程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03):31-39.

作者:余智莹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