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内旅游业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内旅游业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内旅游业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中国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许多地区和部门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国内旅游业在巨大的社会需求推动下已异军突起,为中国单调的入境旅游业增添了几分繁荣,但这种表象的繁荣掩盖不了国内旅游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国内旅游业中的问题人手,阐释中国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并提出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几点拙见,旨在引起社会、特别是旅游专业人士对国内旅游的深切关注。

一、当前国内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1.国内旅游业还处在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阶段,自然增长速度大于市场发育,国内旅游市场的混乱局面在短时期内难以根除。由于国内旅游需求的急剧膨胀超过了企业自身的承受力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手段所能达到的管理能力,我们在迎接国内旅游发展时可以说是准备不够,仓促上阵。各地旅游部门对国内旅游认识的滞后致使行业无章可循,更没有切实可行的行业管理手段来规范和培育国内旅游市场。除对三类旅行社有较强的市场准人管理手段外,对其他从事国内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一个没有法律和规章环境的国内旅游市场是滋生一切不正当行业行为的土壤。这就导致了国内旅游市场较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价格竞争和价格混乱并存;旅游安全得不到可靠的保障。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业已实施,但在行业的经营中还未成为调节企业经营行为的普遍准则。而且一部分素质低劣的从业者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要求的道德准则。

2.匮乏的人力资源使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潜伏着危机。中国未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这个社会的劳动大军总体上没有在工业大生产中和流水线上锤炼出严密的工作纪律,自觉遵守工作规范的风气没有广泛流传。而旅游业恰是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的行业纪律和行业素质。旅游业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行业文化积淀比较浅薄,行业培训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和国际旅游一样,国内旅游行业的自身发展已超过了行业所能提供人力资源的能力。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直接从业者都在摸索着适合国情的路子,而谁又能保证在这种没有规范的经营中道德胸威力能随时战胜金钱的诱惑力?如今一部分国内旅游从业者多把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挣钱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需要技能和行业纪律的事业加以追求。一些主管部门成立三类社的目的只不过是为自己增设一个方便自如的小金库而已,因此在经理和其他人员配备上也就按照自己“实用主义”的标准进行设置。

3.“交通瓶颈”问题仍是制约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业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发展中的中国交通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迅猛增长的人流问题还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种局面使旅游业的发展丧失了主动性,也丧失了巨大的现实市场,旅游资源的浪费在所难免,中西部地区的“不可进入性”阻挡了国内旅游者的长距离流动。交通问题由此所产生的关联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交通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旅游旺季因为不能满足旅游者交通票务问题而出现的投诉时有发生,这对一地的旅游形象是极为有害的。二是交通问题的存在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包装构成了障碍,许多本来可成为黄金旅游线路的产品皆因为交通问题而夭折。可以想见,没有交通作为纽带的旅游产品是极难在市场上立住脚的。

4.国内旅游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中国旅游者大多属于初级产品消费者,一些新奇的娱乐场所,海滨避暑,名声较大的观光景点和名胜古迹等较适合旅游者的需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希望花较少的钱和时间经历最多的旅游活动。但由于中国旅游业的总体投入极为有限,所以旅游产品集聚性和规模性较差,而旅游者又不能在时间和费用上支付长途旅行,这使得国内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了紧迫感。

二、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看中国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

199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可达5石亿人次,收入可达1170亿元人民币,其总额分别是1990年的2.29倍和7.31倍。国内旅游业的产出水平已达到国际旅游业产出水平的1.68倍。单就经济意义来看,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总体经济效益,国内旅游业为中国旅游业的贡献远大于国际旅游业。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狭隘的经济利益来贬斥国际旅游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然而,国内旅游对于单体的企业来说应是拓展其市场,增强其生存空间的巨大潜力。企业的最终结算方式全部采用人民币市制后,以前外汇额度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已不复存在,企业的目标应是利润最大化。而且政府现在也不提倡以牺牲企业经济利益来实现创汇,因为中国外向型经济不再把创汇当作唯一的追求目标。这种趋势对旅游业进行内部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

1.国内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普遍历史过程。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国家,其旅游业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从国内旅游到入境旅游再到出境旅游的历史进程。当然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相异甚远,这三部曲又不是按照统一的秩序完成的。像中国这样未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选择了发展入境旅游的方式作为建立旅游业的序曲,这是根据社会的客观需求而确立的战略步骤。中国的国际旅游业,确切地说是入境旅游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现在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来判断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看,迄今为止,国内旅游业仍在整个旅游业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以美国为例,1993年外国旅游者的消费为790亿美元,而国内旅游者的消费为3040亿美元,占旅游业总收入的79%。所以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期望,国内旅游和国际游游应是发展未来中国旅游业不可偏废的动力。

2.国内旅游市场巨大潜力的存在。国民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和可支配时间(dispos。abletime)的不断增长为发展国内旅游业预示了广阔的前景。有资料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700美元时,国民便有产生国内旅游动机的可能性。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超过这个最低标准。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天津、成都、重庆、青岛、大连等地国内旅游发展异常迅猛。十四届五中全会为“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的蓝图使我们每位旅游工作者有理由准备迎接国内旅游发展的新时期。“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到200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为国内旅游的发展预示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如果12亿多人口的中国有50%的人在“九五”期间每年至少出游一次,这个市场的潜力是任何国家也不能与之相比的。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双休日大周未的实施将全面改变人们对工作和休息关系认识,也必将更新人们的生活观念。在人们重新构筑的生活方式中,旅游不再是难圆的梦,而将成为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3.旅游业内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既是一种客观要求也是引导旅游业持速、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动选择。尽管国内旅游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发展潮流势不可挡。问题总是在发展中可逐步得到解决的。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这标志着国家对国内旅游业的重视。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了“海外抓促销,国内抓建设,一手抓国际旅游,一手抓国内旅游”的发展总方针。旅游业是极为“敏感”或“脆弱”的产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休戚相关。而且中国国际航线的缓慢发展在客观上为我们发展国际旅游设置了难以超越的障碍。为了保证旅游业的相对稳定性,我们不能把旅游业只押在国际旅游业上,而应该全方位地开拓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1989年中国的动乱和1994年“千岛湖事件”给旅游业造成的伤害应成为我们调整旅游业内部结构的长鸣警钟。激烈的世界旅游业竞争也要求我们寻找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三、国内旅游业在未来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扩大行业规模,奠定旅游业更为坚实的基础。国内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扩大总体供给。一是旅游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以前从事国际旅游为主的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购物商场、旅游车船公司等)都将调整自己的业务范畴,把国内旅游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一批新的从事国内旅游的企业应运而生,这使旅游业的专业化分工走向成熟。从旅行社来看,我国现有一二类旅行社1040家,而三类旅行社已达到3855家。二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更趋市场化。国内旅游的发展为全社会兴办旅游注入了空前的活力。由于国内旅游者相对于成熟的国际旅游者来说其要求更易满足一些,所以旅游项目的开发便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旅游管理部门认真规划,正确引导,我们便可建立一个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2.解决就业问题。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将大批就业者从传统的生产线上淘汰下来,社会便面临着重新组织他们生产和强大市场压力的两难境地。国内旅游市场巨大的需求和供给对相关行业年产生的带动作用远胜过旅游业自身的直观经济效益。许多劳动者通过适当的培训可进入旅游行业大军,因此,国内旅游业为吸收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3.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我国旅游资源结构纷繁、布局开阔,加上南北气温差距较大,如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边际效应”(marginaleffect)便是政府部门在运筹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时应考虑的课题。国内旅游的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巨大的国内市场产生的各类需求使旅游产品不会太受地域或季节的影响。当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可减弱旅游淡季的负面影响。

4.国内旅游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社会学家预言,旅游将成为下一个世纪满足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且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那么如今发展国内旅游业引导国民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提高国民素质是旅游战线全体人员所应承担的一项社会责任。5.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国际旅游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方针。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地发展国内旅游,人们对旅游的外在形式和内涵都会有新的理解,这为我们发展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培养了“国民旅游意识”。发展国内旅游对发展国际旅游的另一直接作用是通过扩大行业规模,锻炼了一批旅游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这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四、对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1.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国内旅游业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旅游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以有效的手段将国内旅游业纳入可管理和可调控的轨道,以纠正目前的无序状态,保证国内旅游质量。要实现行业规范就得有可操作的行业标准可以依循。各地可根据当地国内旅游发展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从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人手,防止不正当行为在行业内的滋生。目前应侧重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交通、卫生、安全、回扣及市场准人等方面的问题。条件成熟的地区可搞国内旅游定点单位管理,并逐步将此项措施与旅游涉外定点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旅游定点制度,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旅游行业实行“国民待遇”做准备。

2.加快国内旅游企业制度改革步伐,建立起激励竞争机制。我国从事国内旅游的企业体制极为混乱,内部管理机制导致短期经营行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需求选准改革的模式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但企业制度的改革并不能代替企业内部管理的更新。企业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服务信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旅游部门还应引导建立规模性的行业组织,尽可能使行业向集约化方向过渡,创造国内旅游企业的规模效应。

3.把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引人国内旅游业。巨大的潜在市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守株待兔。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正由散客独自旅行向通过旅行社组团旅行方向发展(而入境旅游正从组团式旅行向散客型方向发展),我们要针对这一特点直接面向公众促销,沟通旅游者与旅行社间的联系。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的投入产出比是相当可观的。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用在国内促销的经费远高于国际市场促销经费。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我们积累了较多的市场开发经验。国内旅游市场仍需宣传促销方可最大量地激发国民的旅游动机。这在目前历史条件下尤为重要,因为旅游的观念还没在我们的社会扎下坚实的根,在不少人看来,旅游仍然是离他们很遥远的事只要我们选准目标,以国民可接受的方式进行促销,国内市场便会更加活跃起来。

4.国内旅游行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调整和补充自己的产品。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对旅游产品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新的旅游产品进入市场有了可行性,如人文或自然景观的开发、交通条件和接待能力的改善都为补充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客观条件,关键看从业者如何尽快地使这些产品组合起来被消费者所接受。政府部门应在产品和市场丰富的地区推动旅游专线列车的发展,旅游专线列车是目前中国旅游者最易接受的交通工具。

综上所述,笔者强调了国内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国内旅游业并不是孤立于国际旅游的对立物,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国际旅游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而且又是相得益彰的。只要我们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整个旅游业的腾飞便有了两个巨大的助推器。一管之见,以求正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