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生态效应过程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生态效应过程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旅游生态效应过程分析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旅游发展需重视生态效应研究;旅游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旅游业“无烟工业”并非“无污染工业”、保护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优良的环境是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一旦自然环境受到污染而恶化,旅游者就买不到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了等,具体资料请见:

内容摘要: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阐述了旅游生态效应的涵义,接着分析了旅游生态效应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旅游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旅游生态效应无烟工业生态环境

旅游生态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如果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旅游促使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影响就是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是负面的影响。效应与效益,效益是关键。只有有了效益,才能产生好的效应;也只有好的效应,才能促使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旅游生态环境,才会使得旅游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正面的影响。

旅游发展需重视生态效应研究

(一)旅游业“无烟工业”并非“无污染工业”

“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观点的流行或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界80年代初期,外国旅游者蜂拥而入,争相一睹中国这一东方古国的神秘色彩。海外游客的大量涌入,除了带来开放的新观念外,也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展翅待飞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兴奋剂”,尽管这个时段中国旅游业尚不成熟,但产业的经济效益已令地方政府心动。而且,入境旅游者主要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感兴趣,比如说故宫、长城、兵马俑等。因此,在这个阶段,认为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存在耗竭问题;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的观点逐步渗透至理论界和决策层。

以上观点的提出在我国旅游发展的初期有一定的道理:其一,当时我国旅游业规模还很小,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国内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还不具有普遍性。当初由于旅游人数规模的狭小,他们给旅游地所带来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造成了一点点环境的污染,也会通过大自然自身的净化能力将其消化;其二,为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将其列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旅游业的地位,这个观点起到了很大的鼓动作用;其三,西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此时国内外理论研究普遍看好旅游业,认为旅游业是个没有污染的产业。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对环境的负面效应逐渐显露出来,旅游业并不是对环境没有污染,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由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已失去了原来的大海、阳光、沙滩、绿树和村落构成的自然景观,这些地区很多已被拥挤的建筑、人群造成的城市化所取代。同时,对野生生物的破坏与液体、固体的废弃物等也污染着这些海滨旅游景点。旅游业使地中海地区的500多种生物受到灭绝的威胁,包括龟和海豹等很多海洋生物遭到灭顶之灾。在喜马拉雅山,旅游增长导致了森林砍伐、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不仅影响观瞻,还污染环境。在突尼斯这个本来已是滴水如金的国度,旅游业对水的需求导致地下水资源几乎枯竭。在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泰国、马来西亚及其他一些国家,珍贵的自然景观——珊瑚礁也遭到了破坏。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使得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旅游业并非是人们原来认为的“无污染产业”。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它也产生各种废物。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影响人的健康,而且其产生的“旅游公害”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旅游的发展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保护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

旅游业是对环境依存度很高的产业之一,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反之,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威胁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优质的环境,就不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旅游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充满情趣的、未被污染的风景、海滩和山峦、古代的宏伟建筑,富有传统特色、风光绮丽的城镇和村庄等,都构成了旅游产品生产中的基本投入。

以自然环境来说,在众多的人类经济活动中,旅游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美丽的景观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换句话说,旅游就是将美丽的自然“环境”卖给游客的一个过程。所以,一旦自然环境受到污染而恶化,旅游者就买不到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了,也就无法从旅游中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可见,环境质量是影响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事业的成功和自然环境所散发出的吸引力,能给人类带来的喜悦以及旅游者从中体验的舒适程度息息相关。如果这些景观被破坏了,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旅游业也就不存在了。最新的一些研究显示,一些自然或位于郊区的旅游点正成为城市旅游者外出旅游和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城市“人造”的成就越大,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就越大。

旅游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在国外早已受到重视。Wall.G和Wright.G在1977年完成的《TheEnvironmentalImpactofOutdoorManagement》(UniversityofWaterloo)一书中,对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方法、影响机制、环境容量和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等进行了探讨;1982年Mathieson.A和Wall.G完成了《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Longman,1982),对前述问题进行了细化研究,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国学者对旅游生态效应的研究相对较晚,这与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有直接的关联。宋力夫、杨冠雄、郭来喜对京津地区旅游环境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王资荣、郝小波等从1984~1988年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检测,大量数据说明张家界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公园局部环境质量的下降;汪嘉熙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三个方面描述了苏州园林的环境现状;陈传康对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腐蚀进行了研究;周延亭指出了北京存在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噪声污染、垃圾污染、景观破坏和文物古迹破坏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楚义芳(1991)观察到了旅游地的超载和旅游污染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刘秉升(1994)观察到了风景名胜区在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杨春平(1996)等对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研究;宋秀杰(1997)等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蒋文举(1997)等对峨眉山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影响研究等;刘鸿雁、张金海(1997)研究了旅游干扰对北京香山黄栌林的影响;李贞、保继刚等(1998)研究了旅游开发对广东丹霞山植被的影响;卫智军、杨静(1999)分析了草原旅游对草地的影响;冯学钢、包浩生(1999)对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陆林(1996)摈弃传统的客观评价方法而采用主观性评价,利用德尔菲法对黄山进行了旅游的区域环境效应实证研究;崔凤军(2001)在《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一书中,对我国目前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2000~2004年期间,《旅游学刊》刊登的关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多达56篇,就旅游开发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相关分析。

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研究的一些特点:研究多限于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少,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子、评价体系等的研究就更少了;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涉及到人文生态环境的比较少;研究的内容大都与旅游容量、旅游承载力息息相关。

结论

优良的环境是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发展旅游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旅游生态效应研究,尽量规避对旅游生态造成破坏的行为,使得当地旅游的发展能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良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