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俗旅游资源发展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特殊性;闽北民俗资源及其特征、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适合于舞台表演的地方戏曲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从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原则,并探索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武夷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走廊,是福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武夷山市”为中心,依托武夷山的旅游资源,辐射闽北各县市,力求扩大武夷山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一、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特殊性
“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包括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它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而且能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2]
了解异地他乡的社会生活,近年来是位居前列的出游目的。科学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探索求知欲,而且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回报。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者要真正获得这种文化享受,不仅与他的文化修养有关,而且与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关。
二、闽北民俗资源及其特征
(一)闽北民俗资源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闽北先民有崇蛇习俗,如南平樟湖镇具有悠久历史的迎蛇大会,是樟湖先民以蛇为图腾的远古文化积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村民都要举行迎蛇活动来祈求蛇神永保平安。
2.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闽北有三大节日:过年、过节、过中秋。过年即春节,其高潮元宵这天,张灯结彩,喜庆气氛至高潮,街巷舞龙、提灯、打狮、春台、高跷、彩船、担花、鼓乐等热闹非凡。
3.适合于舞台表演的地方戏曲。如南平优美典雅的“南词戏”,“是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说唱艺术“滩簧”,与南平一带的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具有大武夷特色的一个地方剧种。”[3]
4.集商品气息、历史事件于一体的庙会与墟市。譬如武夷山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一年一度的柴头会,它原为清末崇安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取得胜利的集会日,后来发展为大武夷民间较大的盛会,它不但是一种纪念活动,而且成了农村集市贸易专业墟市,会期一般为三天。境内乡民身着节日盛装,驱车或肩挑携带物品云集城关,进行庆祝活动和商品交换,热闹异常。这样的“墟市古”可古为今用,转变为“民俗产品展销会”,既有节日意义,又能扩大宣传。
5.古朴、宁静的乡村古建筑。譬如兴贤、下梅、曹墩等为武夷山历史悠久、民风古朴的村镇。造型乡土气息浓郁,外观古朴,体现闽北明、清建筑风格。街道两旁各种民间传统店铺琳琅满目,有古印刷作坊、字画印染、花灯、雕刻、农家酒坊、打铁店、刻石店、裁缝店、补鞋店、竹篾店、弹棉店,还有风味小吃店,米粿店、云吞店、烤饼店、米粉店、豆腐店以及中药铺、冥品店等,应有尽有。
(二)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1.古朴民风民俗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古镇,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交通较为不便。譬如民俗资源较为丰富的武夷山的下梅、曹墩、五夫等,遭到的人为破坏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始进程。但它们与城市相距较远,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不能集中开发,旅游者前往也较为不便。
2.民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闽北地处山区,加之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特性。表现为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风俗、戏曲、建筑、饮食、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等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
三、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武夷山”展现在普通旅游大众面前的主要是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闽北的文化却少有展现,想要了解闽北民俗的旅游者更是少有可去之处,这与其响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大不相称。主要原因有:
(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深
例如,武夷山市的下梅、曹墩等古村落,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这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少数到来的旅游者,只能自发而行。如来旅游的个别外国人好奇到农家打糍粑、观看农民自编自演的过年节目等,这些都未得到有效的、有组织的开发。
(二)未成规模、不上档次、缺乏品牌
武夷山众多的民俗旅游资源中,还未有规模的开发,未有响亮品牌的拳头产品面向大众,未得到大众的高度认可。如下梅具有很好的民俗旅游开发条件,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旅游者到此,只能看看原始的建筑,没有可参与的项目,没有互动的产品。再如打着“武夷山”牌子的民俗旅游商品众多,而有特色、有纪念意义、有知名度的商品不多,其中还掺杂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
(三)各县市未形成连动,未能统一开发、整体促销。
在闽北的十县市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整体的规划,没有相互的配合,没有专门的旅游线路,民俗旅游资源未能得到综合有效的开发。单独的开发很有可能会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或资源力量不足。在宣传促销上,缺乏力度,缺乏统一的口径,或与实际不符。
四、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一)客源市场分析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市场依托“武夷山”这块牌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有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游客都不会错过体验闽北民俗的机会;当地的民众也有了解、认识和传承自己祖先及渐渐远去了的民族传统的需要。
(二)交通条件分析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原本极为闭塞的、被称为“半世光阴路上忙”的闽北山区有了较为通畅的交通路线和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武夷山机场有10条航线,有通往福州、厦门、南京等地的火车;南平、邵武为交通枢纽,火车、汽车较为便利。
五、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突出闽北文化内涵原则
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要高度重视凸显闽北民俗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闽北民俗的文化精神,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地反映闽北的民俗。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一方面应尽量真实地反映闽北民俗文化的精髓,让旅游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旅游享受;另一方面向当地居民倡导宣传,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旅游生命力就会丧失。
(二)进行资源整和,追求综合效应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一种。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武夷山“双世遗”的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北民俗旅游,并不是闽北最大和唯一的特色。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兼顾宗教名胜游、古陶瓷遗址游等,追求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
(三)力求真实性原则
力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是指努力按照民俗事象的本来面貌,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强调民俗事象的原汁原味。因此,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无论内容、形式、格调、氛围等都应尊重民俗事象的实际存在形态,以凸显闽北的地方特色。
(四)参与性原则
当今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旁观者去观光、度假,而是要求参与到旅游活动之中,体验日常生活无法体验到的人生经验。“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人文古迹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六、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积极创立闽北民俗品牌旅游
武夷山作为文化遗产地,除了朱子理学外,有着古老历史的民俗也应占一席之地。使其与武夷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更添武夷山的知名度。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要全面开发,挖掘民俗文化,扩大产品知名度,优化旅游资源。例如可下大工夫把下梅开发为精品乡村小镇旅游地,打响武夷山民俗旅游品牌的第一枪。
(二)努力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1.设立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是旅游者、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旅游者必到之地。设立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闽北的民俗建筑、婚俗、葬俗、服饰、节日习俗、民俗街、庙会、方言等等相关的人文风俗,采用综合手段全方位地展示闽北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它不仅是旅游者了解闽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保存闽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2.旅游节庆方法
以旅游节庆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民俗文化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节庆活动的形式,将民俗文化从自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活动、民俗游园会活动等,皆可作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呈现给大众。
3.专项旅游方法
以专项旅游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一种民俗旅游资源为主,展示民俗文化或民俗活动。从武夷山民俗旅游实践来看,有吸引力的民俗专项旅游有迎蛇大会、戏曲表演、美食风味小吃等。
4.建立民俗旅游村
建立民俗旅游村,是指选择既有丰富而集中的民俗旅游资源,又有比较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科学规划,整体开发,建设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区。譬如下梅村,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900多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和民居,造就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风貌。
5.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于非商品目的的购买、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礼品等有形商品。民俗旅游商品不仅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它们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独特载体,能够直接传递旅游地的信息,塑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武夷山的特产丰富,表现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民俗旅游商品,可吃的如武夷岩茶、香姑、笋,另外还有各种米粿、桂花糕等。
6.开发农家乐旅游
近年来大力开发的“农家乐旅游”,让旅游者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玩乡村游戏,赏田园风光。“农家乐”的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从多侧面、多渠道地体验民俗旅游产品和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收获,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旅游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