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启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启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启示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中,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内外兼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不失为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为贵尊师重道人才培养

1引言

当今旅游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兼具人文精神与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尤其恰逢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对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也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受行业及职业本身等的影响,业内始终受人才“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的困扰,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大挑战。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征,对我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基于此,如果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科学有效地应用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通过文化的熏陶以及内外兼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解决业内的留人难题,不失为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传统文化的经典借鉴

2.1“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从管子的“务人”,到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为贵”等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最为系统的“以民为本”的传统。“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不仅有其极为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而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思想之精髓而堪称人类人本主义思想中之大成和典范”。[1]“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看作是可以复杂多变并能够自由选择和具有伦理天性的人,是对人自身价值与命运的关注。通过尊重人,亲人爱人,达到和谐统治的目的。在当代教育界秉承传统的人本精神理念,就是将以学生为本深深植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2.2“和为贵”

儒家向来有重视“人和”的理念,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就是倡导要通过礼义教化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孟子》也有“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时,从兄是也。……礼之时,节文斯二者是也”。[2]《中庸》则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荀子中也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费”。“和谐为贵”是儒家“同中异”和“异中同”的完美融合,倡导的是宽宏大气,讲究的是包容多元。古书典籍中对人际关系及和谐状态的肯定,说明通过协调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及事物状态,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2.3“圣人之道”

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人对内要有圣人之德,对外要行王者之政。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中有“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4]就是说通过武力震慑,并不能让人身服心服,只有通过实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真正让人心悦诚服。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是收纳人心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仪容仪表、举止言行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功底扎实、品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最鲜活的教科书,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3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结合时代特色,尤其要适应当下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大环境对人才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从教育内部去探寻教育本质,将注重知识传授,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转变。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改变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对人才观和质量观的传统认识,杜绝“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具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业作为变化多端的复合性产业,和食住行游购娱各个行业与部门之间联系甚为紧密,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如此。另外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甚至服务社会都大有裨益。旅游业作为综合类产业,涉及门类多,服务范围广,一旦这种重视人、尊重人的理念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化为自身品质,在未来的就业中也就能够身体力行更好地服务顾客,此举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业内的从业难题也迎刃而解。

3.2创造“和为贵”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成人成才的摇篮。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建立“和为贵,谐为美”的育人环境。为此,高校要积极维护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妥善处理内部与外部的矛盾,要尊重客观现实和规律,承认各方主体的“不同”。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正确协调生生、师生、师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顺畅的沟通渠道。在面对学生个体时,要契合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师师之间要发扬民主与平等的作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进步。部门与部门之间更要保证沟通渠道的即时顺畅,减少信息失真流失,增强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也要统筹各种关系,确保校政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地之间等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求同存异”,把各方不同的矛盾解决点都落脚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实现多方的合作与共赢,创造利于学校发展、人才培育的和谐大环境。“和为贵”的育人环境倡导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和谐的关系,也是在追求一种有艺术的育人环境。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行业,妥善处理好旅游业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历练与积淀,从而熏陶出能够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个体,个体人格的改变又能够逐渐衍生出转化旅游行业风气的辐射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行业风气的大力改善,对于一些在行业外徘徊的准从业者具有拉力和吸引力,一旦这部分人力能够进入业内,也有利于行业人才问题的解决。

3.3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尊师重道”是华夏子孙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就是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树典型,模范引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高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就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师的选聘上,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聘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师的培养上,要打通教师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多创造教师晋升、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对内提升、对外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典型的选拔上,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范”标兵评选活动,真正挖掘、选树出教师典型和优秀事迹,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点带面,在周边形成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修身律己、崇尚师德的良好风尚,也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教育载体。“尊师重道”一方面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对学生人格进行熏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这种认知事物道法和规律的行为也能够熏陶学生,养成尊重客观现实与规律的素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和未来就业都大有裨益。

4结语

我国旅游业面临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双重压力和激烈竞争,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也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考验。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如何将我们本土文化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张现林.中西哲学比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197.

[2]孟子注疏•卷第七下•离娄章句上[A]//十三经注疏•下册.

[3]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二•中庸[A]//十三经注疏•下册.

[4]孟子注疏•卷第三下•公孙且章句上[A]//十三经注疏•下册.

作者:李芳菲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