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对策

[摘要]创业精神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创业实践必备的素质。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精神,是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入手,分析旅游院校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探析旅游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对培养预备创业精神的旅游人才,有效促进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管理;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时期,大学生创业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旅游院校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旅游院校创业教育中,创业精神作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分析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和探讨创业精神培养路径,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及问题

自 2002 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创业教育起,各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在创业教育发展的 15年间,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高校旅游专业的数量繁荣并不意味着旅游科学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较高,但各旅游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旅游院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并未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列入到培养目标中,未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业教育。部分旅游院校师资建设差,“双师型”师资匮乏,部分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兼具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的教师较少。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教授教材,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虽然上过创业课程,但对旅游企业认识程度低,实践能力差,没有创业动力。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创立旅游企业需要掌握学习行业动态知识,积极主动创业。但我国部分旅游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忽视动态知识教育,对于学生的创业精神教育类似于旅游职业化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课程内容重叠设置、流于形式,学校过于重视宏观研究和微观探索。

(三)创业气氛不浓厚,学生创业缺乏家庭支持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 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为 78%,高职高专为75%)。由此可见,家庭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创业十分重要。但许多家长观念陈旧,更支持稳定、风险较低的职业,对子女自主创业持否定态度。这就造成学生创业资金不到位、创业活动难以实施,许多创业活动在创业之初“夭折”。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路径探析

(一)建立旅游人才创业内省体系

创业精神源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要形成创业精神,就要建立创业内省体系。高校可以在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创业内省:首先,高校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创业者具有全局意识、团结协作等团队精神。高校应开展多项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悖的情况下,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其次,高校应对学生进行行业道德规范教育。创办旅游企业需要创业者遵守旅游法律法规,遵循旅游行业道德规范。旅游院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企业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在对待旅游景区开发时,创业者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保护文物;在对待旅游服务对象时,应关心尊重游客,保障游客利益,不欺骗、敲诈游客;在对待企业员工上,应关注员工需要,帮助员工发展,保障员工利益;在对待其他旅游企业时,应坚持操守,公平竞争。最后,高校应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精神。旅游产品销售具有淡旺季的特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困难和挫折。高校应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迎接挑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面对、冷静处理,从而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企业。

(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高校应积极搭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平台的目标定位、设计理念、培养方式应遵循以下几点:1. 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首先应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旅游院校应致力于具有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树立“高质量、创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博闻求实、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2.设计理念———适应时展,满足学生创业需求旅游院校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时,应把握行业动态,掌握创业相关数据,了解前沿技术,如VR 体验技术与景区智慧旅游等;坚持学科优势,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经济管理、专业英语、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聘请具有创业思维的“双师型”教师,如经济管理专家、旅行社老总、资深导游等。3.培养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在对学生培养上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上,旅游院校要保障学生基础专业知识、信息化技术、语言技能等知识的学习。当今,旅游人才既需要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又要了解高新技术。在实践教学上,旅游院校应帮助学生熟悉旅游业务流程;将旅游景区全景展示系统引入课堂,教授学生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和智慧旅游建设;掌握软件应用,如 APP 旅游应用软件设计、数字景区建设等,提升学生企业管理、市场投资分析、组织策划的能力。

(三)校企结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旅游学科集实践性、应用性于一体,校企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策略。首先,以研促产。建立旅游研究实验室和旅游研究平台,申请科研项目,保障研究经费,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事业单位旅游研究相关问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旅游发展。其次,以产助学。国际奖学金和奖教金的设立为全球旅游产业领袖的培养提供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旅游院校应合理设立创业奖学金,支持青年创业,给予学生创业资金支持。最后,以研促学。学生应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科研项目调查和资料搜索,旅游院校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邱鸣.中国旅游教育与教学法研究[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244-248.

[2]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3]黄先开,范蓓,冯爱秋.信息化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6):32-34.

[4]朱珠,张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97-100.

[5]邹统钎,郑亚娜,张芳.“全球旅游产业领袖”培养模式探讨[C].第二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论文集,2009:10-23.

作者:刘佳琦 张晶敏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