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区域经济下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区域经济下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区域经济下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下,地方高校因为区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缺陷,这样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教学发展。就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其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不过和当前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区域经济视域;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区域经济视域下,社会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校方面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管理人才。就吉林省而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使其旅游产业迅猛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自然也越来越大。不过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情况,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依旧停留于传统老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阻碍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较大的随意性。就吉林省各个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经验和师资力量的问题。在很多课程设置过程中,基本都是以专业课为核心,根据学校自身性质与专业特长,或者参考其他高校相关专业进行设置,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性比较忽视。这不仅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发展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很难将地方、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教学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

(二)培养模式单一。部分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具体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对于自身是否具有开办这一专业的条件缺乏深层次考虑,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也十分模糊,过分看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没能加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这使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难以体现优势,难以引起校领导的重视,教学发展受阻。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就当前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来看,存在明显的“大而全,小而全”特点,使得很多理论性内容在课程上重复出现,师生难以有效适应。就基础理论课来说,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旅游学等方面,而在旅游学类别中,又有地理学、经济学等知识。除此之外,在专业课设置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重复性,缺乏整体分析。

(四)过分侧重理论。旅游管理专业存在很强的应用性,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因为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1],使得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显著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实践课时比较少,很多教师不愿意开展,所以实践课一直被当成辅助性课程。同时,还有着很明显的形式化特点。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往往就是充当劳动力,缺乏与本专业相关的锻炼。

二、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吉林省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充分考虑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并基于此进行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避免学生出现就业难的情况;二是注重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因为吉林省区域问题,时常会接触外国游客,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关注涉外旅游业务能力的锻炼;三是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本学科基础理论科研工作提供支撑。需要注意的一点,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过程,在这一系统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服从课程设置总体培养方向。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具体存在以下几种要求:一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现代化服务理念、管理意识等,同时还得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二是专业基础上,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相关课程理论知识也得涉及,如商务谈判、管理科学等;三是对于我国有关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应该熟悉。

(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践,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只看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将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停留于表层,难以实现有效的应用,学习自然毫无意义。在教学中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理想的学习目标。针对于此,在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可以尝试着以开放式、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的形式。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实习,在课堂上组织开展相关实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概念;二是基于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开展各种实训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三是借助专业方向开展拓展性实践训练,如进入企业实习、创新创业活动等,以便有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为其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三)整合教学内容,基于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材。首先就是要加大学科平台基础课的设置力度,将地方基础办学特点、区域特色等有效展示出来;其次,基于实际合理设置专业拓展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等,同时科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以便促进专业特色更好地体现出来。就专业选修课设置而言,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前景、专业兴趣等,将其和素质教育有效融合。除此之外,吉林省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适当增设周边国家的语言课程、国际贸易关系法课程以及运动健康等课程。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课程体系设置更加完善,进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视域下提出的全新要求。吉林省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专业发展定位,选择合适的教材。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倡导教师选用合适、优质的教材,避免一些劣质教材进入课堂。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该合理融入一些最新的技术与信息内容,如吉林省政府推出的最新有关旅游方面的政策、方针等。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也得加强重视,合理进行拓展,不仅可以加强各种音像资料、电子教材的收集,同时还可以和专业领域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进行有效沟通,汲取他人的优点。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吉林省高校方面可以积极构建相关教学平台,以便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各个高校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就可以将一些优质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为专业教学提供助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在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各个高校应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如构建酒店餐饮部、旅游企业软件模拟系统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企业相关业务流程,为其今后更快适应岗位做好准备。同时,高校还可以组建各种实训室,其中设置网络营销、CRM等相关管理系统。此外,在区域经济视域下,校企合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安排学生进入本地旅游企业实习以外,还可以聘请旅游企业中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课堂和学生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本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情况,制定规范化的职业发展目标,然后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仅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兼职,还可以鼓励本校教师进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企业需求,从而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使其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要,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对于教育教学有着很大影响,能够检验教学效果,为教师教学优化提供依据。在传统考核模式下,高校往往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应用笔试方式来进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于此,在区域经济视域下,需要吉林省各个高校积极进行改进,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得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的培养。而传统考核体系显然很难有效满足这一要求,所以要积极进行创新,引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便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了解自身不足,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实现更好的发展[2]。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就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来说,亟需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创造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而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勇敢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具体而言,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认清自身优势,然后制定明确目标,朝着这一目标合理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科.试谈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4):77-78.

[2]贾祥捷,屈斌.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管理,2020(7):71-72.

作者:李晶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