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群体竞争力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群体竞争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群体竞争力

摘要:企业的B类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关乎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分析企业B类员工的特点入手,针对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对B类员工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B类员工管理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的活力源泉,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通过人才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如何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整合人才,如何关注占据员工比例70%左右的B类人员,加强对B类员工的管理,提高B类员工的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B类员工及其特点

近年来,以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员工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A、B、C分类管理,也就是保持GE活力重要根源的“活力曲线”。“活力曲线”是经过业绩考核将业绩排在前面的20%的员工、业绩排在后面的10%的员工以及中间的70%的员工区分开。区分的结果是对员工分类管理的依据,A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20%、位于公司上层、很多公司称之为“优秀员工”的群体;B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70%左右、完成企业大部分工作任务的中间群体;C类员工是指那些占企业员工总数10%左右、往往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有时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问题员工。

从员工的技能、经验、所在岗位的重要程度及工作态度来看,B类员工具有以下特点:掌握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本岗位工作经验,能够按照公司的规范完成工作,能够解决岗位工作的基本问题;工作态度良好,性情温和,不“引人瞩目”也不“惹是生非”。

B类员工的重要性

企业的B类员工是企业大部分员工的代名词,因此,加强对B类员工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热情,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和经营业绩,而且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

B类员工是企业员工的主体。B类员工的数量占据企业员工最大比例,而A、C类员工只是“活力曲线”两头的一小部分。企业员工管理的重头戏在于对B类员工的管理,他们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

B类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所有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些理念是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的综合体现。B类员工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工作,直接面对客户,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企业的做事方式,是企业对外形象的窗口,也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B类员工是A、C类员工的输送站。GE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对A类员工的描述为“激情满怀、勇于承担责任、思想开阔、富于远见”。在B类员工中,部分人员的工作比A类更出色,只是个人性格差异,喜欢平淡的生活,不愿意显露。未来的A类员工常常埋藏在B类员工的群体内,所以企业应该关注这部分员工的成长,辅助他们进入A类员工队伍。如果企业对他们未给予特别关照或系统管理,他们或者选择离开,甚至会到竞争对手那里得到赏识和重用,那么对企业来讲就是一种损失,或者沦为C类员工。

可见,B类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是A类员工的后备力量,必须重视这一群体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B类员工的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大多数企业往往对A类员工不断奖励、表扬,对C类员工不断批评、处罚,而忽视了B类员工的管理。实际上,企业中大部分的工作任务都是依靠B类员工来完成和实现。对于B类员工,因其占员工总数的大部分,所以管理者要留意其主流的思想情绪状态,对好的势头应加以引导,对不良的苗头要予以纠正;对B类员工中表现优异者,要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其向A类员工转变;对于表现稍差者,也要适当的再培训再教育,避免其滑向C类员工或离职。关注B类员工的成长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公司B类员工的业绩提高考核是评价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是目前企业管理中的常见作法,通常企业与A、C类员工沟通的频率较高,与B类员工的沟通机会较少,这样常常会被B类员工误解,认为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这种现象特别不适合员工成长。企业应该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社交圈,营造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完善培训和提升机制

职业生涯是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到最后完全退出劳动的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设计是帮助员工在职业生涯中达到自我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培训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另一方面通过培训也是满足员工发展需要,使员工得到晋升,来稳定和留住员工。企业对B类员工的管理,主要是进行培训提高,帮助他们成为A类员工,同时使个人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通道。

(三)强化对员工的赏识和认可

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被人欣赏”。说明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动物,是讲感情和义气的,一旦在工作中得到上级的赏识和器重,他们将努力工作,而且忠诚于企业。对于B类员工,他们往往自觉低于A类员工一等,工作中难免有消极心理,企业必须消除这种心理活动,引导员工正确看待员工的分类管理思想,确定员工在企业中的定位和贡献,及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赞赏,让员工找到一种成就感和被尊重感。

(四)建立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合理的薪酬制度

薪酬是衡量员工能力及事业成功的重要指标,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不仅提供与市场水平一致的薪酬待遇,而且应为员工提供薪酬随能力、业绩和贡献不断增加的机会,公平合理地为员工的价值给予经济上的认可,这一点对B类员工尤为重要。A类员工与B类员工的薪酬差距很大,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内部公平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使B类员工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同时也能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动力。

(五)实行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应由员工及管理者之间达成协议完成,并在协议中对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和员工的共同绩效。B类员工是企业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他们工作的完成结果关系到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而且很多企业也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员工类型的。所以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制定适宜的绩效计划,监控员工的绩效实现过程,选择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及时沟通、反馈。帮助B类员工不断提高绩效,鼓励员工进步和成长,使其看到进入A类员工的希望。

(六)强调人本管理

职位工作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目标和业务特点,确定每个工作职位、工作内容和所应承担的职责;彼此之间的工作联系、管理关系和方式;以及承担这些工作对员工的要求。职位工作本身会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较大影响,有效的职位设计和职位调整能够使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能够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同时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B类员工的工作事务性的较多,往往缺少挑战性,没有突破。适时的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对提高B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企业管理者在工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而且这里所说的ABC分类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动态地看待不同类型的员工。由此来鼓励B类员工进步提高,分析他们没有成为A类员工的原因,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工具,使他们进入A类员工。

参考文献:

1.刘昕.人本之道[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苏文平.论企业人才资源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整和中的A类人员[J].求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