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创新

摘要: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将对国家的经济起到重大的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症结。因此,中小企业通过资本投入(创新硬件)和人才投入(创新软件)两大元素的支撑。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元素;硬件支撑;软件支撑

一、引言

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日益活跃在国际市场上。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2006年中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9%,上缴税收占总税收的5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2000~2003年,中国出口增长额在全球增长中占33%,约占出口企业99%的中小企业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17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约24%,中小企业的出口额约占总额的60%。

然而,数字显示的繁荣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小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生产依然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加工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等粗放式经营”,使得“中国制造”无法与国外品牌相匹敌,中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能给自己创造1%~2%的利润。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创新。

二、中小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技术基础低下,只能以低成本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状况导致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很快提高,将弱化发展后劲,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一)技术创新潜力尚待挖掘

企业的创新涉及的内容很多,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的创新活动都是有关技术方面的,因此,有人甚至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同义语。

企业通过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这是任何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领先于大企业的优势。据统计,美国约有90%的技术源头与小企业有关;大约80%的技术创新活动最初发生在小企业;约有70%左右的可形成新产业、新产品的技术是由小企业完成的。正是利用了这样的优势,美国的小企业成为了“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克林顿,1993)。

中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全国有66%的发明专利和82%的研发新产品都是中小企业创立的。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阻碍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意识,对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可以体现在企业对于研发方面的投入上。调查显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全国所有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0.71%,远远低于国际上推行的维持企业生存的研发费用要占销售收入的3%的标准。低研发投入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缺乏技术支持,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陷入这样的困境:很多产品的生产都遭到国外企业专利的打压,中小企业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专利许可费。例如,很多生产DVD的中小企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得不破产倒闭或转产。

由于技术落后,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低廉的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又导致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极易遭到贸易壁垒的冲击,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欧盟、美国、日本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要求。导致约有50%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25%的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例如,2002年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例如食品、纺织服装产品等)造成的损失分别达到68.7亿美元、34.7亿美元和37.3亿美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的调查指出,纺织品、玻璃、陶瓷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遭到反倾销占总案件的75.8%。根据WTO统计,1995~2005年,WTO成员对华反倾销调查年均高达41.3起,占同期反倾销调查总量的15.8%,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作为中国出口企业主力军的中小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资金相对较少,自主研发费用的投入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客观上需要国家的支持。许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据统计,美国政府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是2700亿美元,政府将科研成果无偿或低价转让给小企业。而中国政府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只有160亿美元,中小企业却鲜有机会获得美国小企业那样的“待遇”。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例如1985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规定,对进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采取补助金、融资、税制减免等扶持措施。日本各地还有200多个国家设立的公立试验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各类专家和顾问。

(二)产品创新的水平尚待提升

产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组合的结果,也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并且是利用一定的产品来表现其市场存在、进行市场竞争的。企业最终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获得盈利得以生存。因此,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产品,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首先,对于产品创新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即很多时候,中小企业将创新想象得过于复杂,尤其将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认为所有的技术创新一定是一项复杂而且耗资巨大的工程。事实上,创新的概念远比发明宽泛,正如德鲁克(1985)所描述的那样,把卡车车身从车轮上取下来,放到货船上,在这个概念中并没有包含多少新技术,可这是一项创新。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把远洋货船的生产率提高了三倍左右”,并促使“过去四十年中世界贸易的迅猛扩大”。同样,产品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产品的创新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简单,甚至没有任何技术要求,却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缺乏对产品创新的正确认识,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与这样的机会失之交臂。例如,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向美国出口的400万件胸衣,单价为1.22美元,2003年出口数量达到6000万件,但单价却降到0.88美元。产品价格不断大幅降低,导致生产企业损失重大。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据业内人士建议,只要企业将所生产的胸衣的外观进行少量修改,例如添加刺绣作为装饰,并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单价提高到2美元。其次,产品创新的全部含义远远不是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需要以资本和人才的投入为支撑的长期而持久的活动,这也是我们此后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三、支撑中小企业创新的两大元素

元素一:资本投入是创新的硬件支撑

资本的投人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不但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其中,最根本的基础是资金。换言之,企业资本的投入离不开货币的支持,因为“货币是刺激经济制度活跃起来的酒”。在“货币化生产”(指生产性活动都是用货币计量和实现的)时代,资金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至关紧要的。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贷款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的基本途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难度远远大于大企业,这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据原国家经贸委的统计,全国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由于缺乏资金来源,导致中小企业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企业生产设备普遍陈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主要以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致使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市场上主要以低价格为竞争策略,严重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的低资本积累率,影响了对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在无形中陷入了一个不良循环。

要解决上述问题,中小企业除了挖掘内部潜力之外,还要得到政府政策和政府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在日本,1948年就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日本中小企业厅;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先后制定了30多个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为了使中小企业得到足够的贷款,国家还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五家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家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促成了日本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并使其在实现日本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且各类金融机构也开始关注中小企业,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增多。2005年7月28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积极面向中小企业贷款市场。2004年5月成立的中小企业板,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已突破200家,尽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通过资本市场的培育、规范、引导,将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外资银行也积极服务于为中小企业。例如,德富泰银行2002年将业务的战略重点转向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将贷款对象仅限定于中小企业;花旗银行在2004年发起了中小企业发展方案,筹建商业银行部,作为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专门服务部门;渣打银行2006年5月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无抵押小额贷款”产品。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与这些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金来源。

元素二:人才投入是创新的软件支撑

人才是“拉动经济进步之犁的骏马”(ThomasDavenport,2005)。如果说20世纪的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PeterF.Drucker,1999),那么21世纪的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它的人才。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证明,人才常常为企业创造奇迹,1976年,在美国,两个人使用微信息处理机制造计算机,由此成立了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20万美元,2006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的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在中国,联想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的,当年仅投资20万元。2005年联想集团的销售额就达到1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厂商。这些知名大企业的成长过程都验证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可见,劳动者的素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科技和管理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是造成中小企业创新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科技人才导致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工艺水平较低。有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人才相对缺乏与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很大关系。然而事实证明,中小企业不仅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为大企业庞大的组织和指挥系统的存在,所以科技人才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企业组织越大越容易僵化,因为有“树大遮荫”的想法,难于提出独创性的建议。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管理层极少,信息更易传达,因此,科技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大,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发展和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据统计,美国的小企业比大企业更能吸引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美国的小企业在许多领域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开展科技创新,发挥了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

四、结论

(1)中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但是,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和产品的低价格为竞争优势,成为中小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2)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创新潜力,资本和人才是支撑中小企业创新的两大元素。资本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硬件投入,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软件投入。两大元素的有机结合或者硬件与软件的良好组合,必将成为中小企业再次崛起的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