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水平评价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水平评价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水平评价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理性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评价。文章对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指标评价方式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构成要素及其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最终体现在中小企业经营的盈利能力上,而经营能否获得较高的盈利要看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许多因素相关,其中中小企业的产出能力是中小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1.中小企业的产出能力。企业的生产行为,是指企业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根据自己面对的各种经济约束的变化,对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进行的选择和调整。也就是企业在不追加固定投资的情况下,生产组织系统中的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使之达到劳动成果最大化,一般用短期生产函数来表达。

生产函数中的投入是使用价值形态的各种物质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完整的生产经营系统中,企业的经营效果往往是生产经营收入做出了物耗劳动,把劳动成本扣除后的剩余,是这部分剩余与资金运作总量的比率。考核企业经营生产投入产出效果的指标有: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进入市场产品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经济本规律,遵循这一运行过程的基本规律,虽不能完全排除行政手段调节,但是市场机制这一无形之手起着关键性作用,应是调节的主要方面,因而必须从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关系分析入手来寻求解题答案。首先,企业必须测度自己的产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我们分析影响购买者需求欲望和需求行为的,大体有五个因素:一是商品的价格;二是购买者支付能力;三是购买者偏好;四是购买者的心理预期;五是相关替代产品的制约和互补产品的促进。企业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这在通货紧缩、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尤显突出。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能仅仅从静态去考察它的现状,而要从动态分析求得结果,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其变化发展的趋势,通常形象地以“朝阳产品”或者“夕阳产品”反映该产品是处于成长期还是衰老期等不同阶段。所谓市场机制,就是各种信号形成并制约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机制,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收入弹性以及与其他产品的交叉弹性的变动都是一种市场信号,而产品的价格弹性,表示企业在价格变动情况下的供应愿望和能力,它是市场均衡和非均衡的状态下,随着主体经济行为和购买者行为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这类变化的因果关系相当复杂,因而考察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大体只能在市场价格持平或波动情况下,以产品价格与市场平均销价同幅变动为条件,来考察销售的变动率并与其替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动进行比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企业自身相关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特性和服务水平。此外,影响购买的还有产品的品牌效应等。从它所包涵的各项因素内容来看,它是一项综合性指标。

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此项指标与产品市场占有率功能近似。

3.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在一定的物耗劳动和活劳动消耗所构成的总成本消耗之后,与所形成的价值做出抵销之后的价值剩余,与相对应的成本消耗之间的对比。其体现形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这一指标综合地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效率。

二、中小企业发展能力的机理分析及构成要素

企业发展通常具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产品具有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原有生产技术工艺,筹集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大再生产;二是在原有生产经营基础上注入新的投资,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或扩大部分生产规模,通称技术改造;三是脱离原有生产产品技术装备,依靠自身的财力和贷款,筹资兴建,另辟新的生产经营门路,通称对外投资或基本建设。由此可见,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即自筹资本的能力。

1.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起源于美籍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的“创新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它的主要特征在于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技术创新不同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发明和发现,突出强调新技术的首次商业性应用。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这一重要因素在传统的经济分析及企业管理评价理论中,一直被当作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或者是一种给定的因素,对它的功力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把技术创新这项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排斥在外,对于评价体系完整性来说无疑是件憾事。技术创新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差别化。

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企业自身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表现,它是衡量企业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2.中小企业发展资本的筹措能力。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占用,企业的发展依照现行银行贷款通则,必须具有至少30%以上的资本金,所提供的贷款还需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担保,为此,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身良好的财务状况。体现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很多,主要有两项:(1)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变动情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2)资产负债率=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

以上两项指标从企业发展财力方面体现其发展能力。

此外,在分析研究企业生产行为及其效果时,如果从企业内部在原有基础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归结于长期性生产,并用长期生产函数来反映企业追加长期投入扩大规模后产量增加的幅度,以追求规模效应。内部扩大规模与对外投资自营性项目相比,从投资经营获益的角度上来分析,虽有投资于内于外的区别,经营产品可能不同,但它们追求的目标没有本质的差别,当然进入资本经营阶段,还应包括企业对外参股性的投资。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对外投资控股或参股是企业常有的经济行为,它的收益直接影响母体企业的生存发展,选准项目可使企业获利丰厚,如项目决策不当,也可使企业一蹶不振,从此背上沉重包袱,投资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机遇与风险同在。三、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要素的分析

社会是人类生活各种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经济增长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指标在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中存在的局限性,是导致社会指标运动的普遍原因。它促使人们在寻找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指标,作为评价尺度来评价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把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对社会指标产生的影响,作为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本身衡量和评价标准至今难以统一,我们只能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从经济影响方面以直观反映它对社会的作用,选择关联程度较大的指标。

1.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就业贡献率=企业就业人数/当地剩余劳动力总数。

2.对当地直接经济的贡献率。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企业总资产数与上交的税收、社会保证金、银行利息、员工培训经费以及其他社会性支出之总和的比较。

3.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总量贡献率。总量贡献率=中小企业总产值/区域内所有企业总产值。

4.中小企业产品社会效用。为社会提供有效用的产品的劳动所制造的价值,可以用人均净产值水平来作为衡量指标,以区别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企业人均净产值=企业净产值/企业平均人数。

四、中小企业环境效益的评价标准与相关指标

考察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建立相关考评指标体系,与社会指标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社会指标运动内容相当广泛,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则专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产条件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它的指标设置有自身独特的内容。

1.自然资源利用水平。广义的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效力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中小企业生产所耗费最多的、与资源利用影响最大的是耗竭资源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在再生资源中尚有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土地资源,以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它的突出地位,有时我们应把它作为单项考核指标,而把森林资源的利用纳入资源开发利用项上一并予以考察。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一般情况下,均分为开发和加工利用两个过程。矿产采掘企业由于地勘程度不同,储量级别不同,分为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景储量、地质储量四类,和A、B、C、D、E五级,利用率计算一般以B+C级储量与实际开采矿产量的比值计算,以地矿部门制定的标准来衡量其开采利用水平。森林资源的采伐过程,其利用率为:资源调查设计资源量与实际采伐量的比值。加工业以选矿得率和木材加工出材率计算,还有的是以商品材和成品矿加工升值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高低来区别,因此,设置自然资源利用率指标尽管很重要,但评价过程中不同行业均有不同的指标要求,评价的方法只能参照同行业平均水平,予以调整。

资源利用率水平=企业资源利用率/同业平均水平利用率。

2.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地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耕地、草地与农牧业关系更为重要。我国现有耕地约1亿公顷,是世界耕地总面积7%,人均耕地约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的1/9,因此,保护每一寸土地在中国尤为重要。土地同时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对土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土地的利用水平,企业的单位土地产出都有很大差别,这项指标在农牧企业中,尤为有比较价值,在评价过程中只要根据土地肥力加以分类评分。在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考核这一指标,可以强化土地意识,对圈地闲置和任意用地,以及利用粘土为原料的加工业予以某些限制是必要的。

3.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平。能源是矿产资源和水力、风力资源的转化物,是企业一般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尽管水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但作为水力发电可开发资源是有限的。能源的种类较多,资源类的一般是油料、电力和煤炭,通常均折成标准煤为计量单位加以考察。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列出来加以考察,它在原有的企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中已经列为常用指标,只不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各类企业悬殊很大,如改为万元利润综合能耗,更具有可比性。

4.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门学科,它们把经济学与生态环境学紧密相联系,根据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法则:当资源重新配置能够使至少一个家庭或公司收益增加而不减少任何其他人的利益时,就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研究市场失灵,政策失灵两者与环境退化的关系,把环境和资源当作一种自然资本,集中地说明一项经济活动根据经济和财务准则判别并不准确,如果它对资源利用造成严重浪费或对环境超度影响,就是不可取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也是不经济的,尽管用传统的经济判别准则衡量它是有利可图的。

由于环境影响涉及面广,因素也多,考查中小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计算它的危害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更为困难。因此,目前只能从企业行为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直接实物量并对照现行环境标准加以区别,根据不同生产形式分别加以评价,具体指标有:(1)废水排放有害物质的程度;(2)粉尘排放有害物质的程度;(3)废气排放有害物质的程度;(4)固体废弃物有害物质的程度;(5)工业噪音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