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信用风险变化防治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建立了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依据两组国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状况的调查数据,对企业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其管理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损失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变化趋势;风险量化
1企业商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构建
近年来,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比如:J·P·mor-gen推出了信用风险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推出了Creditmetrics+,还有KMV推出的以EDF为核心手段的KMV模型、McKinsey模型等[2]。但据笔者所知,这些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都主要是应用在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而在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方面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落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鉴于此,在广泛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试着构造一个简单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1.1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要素分析在构建模型之前,先作以下两点说明:
第一,本文中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预期损失,而不是离散程度(或波动性)。
第二,对信用风险度量应具备的三个起码要素:①有多少金融工具暴露于某类信用风险之下,亦即受某类风险因素影响的金融工具的头寸大小,我们称之为风险暴露(Expo-sure);②引发风险的事件,可称之为某类风险的触发点(Trig-ger);③风险事件发生引致的后果严重程度(Severity),亦即某个风险事件发生带来某种形式损失的大小[1]。
对照第二条说明中的三个要素(Exposure、Trigger、Severi-ty),我们构造了一个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企业一旦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都暴露于信用风险之下,直至其全部收回。所以企业的Exposure即可认为是未按时收回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事件是指可能引起Exposure的头寸价值下降的信用事件,本模型中主要包括客户违约,不偿还应收账款或客户信用水平下降而使应收账款的偿还超过约定期限。信用事件发生引起的后果为:第一,客户违约形成的坏账;第二,逾期账款在逾期时间内的时间价值;第三,由于逾期,企业需调用人力资源或专门的追账机构来追收坏账或逾期应收账款,甚至进行法律诉讼,这些都要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当然逾期账款还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本应该将其考虑到模型中,但是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将机会成本单独核算,故本模型暂不予考虑。信用风险暴露的构成可以由图1直观表示。
1.2客户信用风险的量化
假设1:客户信用风险定义为由于客户违约或信用水平下降使企业承受的预期损失,这种预期损失包括因客户违约产生的坏账,因客户逾期偿还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的管理费用。
假设2:逾期账款都是在逾期时间D的最后一天一次性归还。此假设可以由图2直观表示。
假设3:假设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日管理费用率为k。根据以上假设,企业的信用风险可以量化为:
其中,AR表示逾期应收账款(亦即Exposure),r1表示坏账率,D表示为逾期天数。f(AR,D,r)表示逾期应收账款在逾期时间D内,资金利率为r的情况下的资金时间价值,f(AR,D)表示逾期应收账款AR逾期时间D内的管理费用。假定已知名义利率(年利率)为r,每年计息m次,则在逾期D天内,企业应收账款的资金时间价值f(AR,D,r)可以具体表达为: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费用的计算也是我们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据个人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因此我们做了第三个假设。根据假设3,在逾期时间D天内,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f(AR,D)可以具体
表达为:
2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2.1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的调查成果《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5]和本课题组于2006年进行的问卷调查的汇总报告。新华信《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的样本结构:外资企业278家,占56%;国有企业159家,占32%;集体及私营企业59家,占12%。这些企业分布于我国的28个省市的22个行业。
2006年1月,本课题组在我国20个行业中随机抽取了523个企业,并通过信函调查的方式,对这523个企业在2005年中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覆盖全国25个省市,调查的企业结构为:外资企业256家,占49%;国有企业178家,占34%;集体及私营企业89家,占17%。
2.2国内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要分析国内信用风险的现状,我们首先得找出能够表征信用风险属性的指标。经分析可知,坏账/销售收入、坏账/应收账款和逾期天数,这三个指标基本能够表征信用风险的现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三个指标分别记为Loss、Los-sar和Delay。鉴于信用风险的时效性,我们在这里采用本课题组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表1就是所计算出的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比欧美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欧美企业的坏账率一般只有0·25%~0·5%[3],和上表中的Lossar相比较,表明我国企业的坏账率远远高于欧美企业,也就是说我国企业相对欧美企业而言,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
(2)Lossar平均值过高,危及到了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按照我国现行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农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为1%,对外合作企业为2%,其它各行业为3%~5%[4]。显然这些规定与Lossar均值1·78%相比显小,不足以防御坏账风险。国外通常认为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是坏账,如果企业按照这种惯例进行数据统计,显然Lossar的平均值就会远远大于1·78%。所以,从绝对量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信用风险是很大的。
(3)Delay平均值偏高,容易引致社会信用危机。
逾期天数的均值高达338天,接近1年,这表明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尤为严重,影响了资金在全社会中的流通速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信用的链式作用原理,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治理,那么这种情况就会顺着信用链条蔓延下去,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或相互的不信任,导致商业信用使用的萎缩。削弱了由信用创造的社会财富效益,阻碍经济的顺利发展和进步。而且这种问题会恶性循环,使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下降,也会导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形象的信用水平的下降。
(4)Loss、Lossar、Delay标准差较大,行业差异明显。从这三个指标的标准差来看,数值同样也是偏大,这表明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表现呈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在中国考虑一个企业的信用风险首先要考虑它所处的行业,应根据不同的行业有针对性地制订信用标准。信用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行业特征还说明,在中国信用风险更多是非系统性风险,对它的管理应该运用组合管理方法。
2.3企业信用风险变化态势分析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Loss、Lossar和Delay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
将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2005年企业信用风险与1999年相比
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明显。具体对比情况
如表3所示。
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因此坏账率逐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同时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支持还不够(比如:国家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下降的幅度还不明显。
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中运用Manarat、Perirat、Agerat、Credrat、Discount和Guanrat这六个指标来表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表4中数据为1999年和2005年信用管理现状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41999年&2005年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基本数据
注:Manarat———各行业中信用管理职能设置较完善企业所占比例;Perirat———定期进行回款期分析企业所占比例;Agerat———定期进行账龄分析企业所占比例;Credrat———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企业所占比例;Discount———各行业采取的平均现金折扣率;Guanrat———采用债权担保的企业所占比例。
根据表4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Manarat、Agerat和Credrat这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0·507、0·619和0·617,他们都大于0·5,这说明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按照这个管理现状进行推断,企业应该可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然而现实中信用风险却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进行解释:
①虽然信用职能设置比较完善,但是否真正得到实施。信用管理职能实施需要财务、销售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部门很好地配合,如果他们的关系都不协调,那么信用管理职能就很难实施,至少实施效果要大打折扣。
②虽然超过半数的企业都进行了账龄分析和客户资信评估,但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如果所使用的方法都不科学,账龄分析和客户资信评估得到的结论肯定会有失偏颇。这样不但起不到帮助决策的效果,反而还会影响企业作出正确决策。这从某种角度上也解释了现实中为什么存在这么高的信用风险。
(2)将1999年和2005年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国内各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力度都在加大,但变化幅度实在太小:manarat只提高了0·3个百分点,dis-count只提高了0·1个百分点等等。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企业在这些方面曾经有所努力,但是所收到的效果甚微(参见表3中的数据),这打击了他们的信心,索性就放纵自由。笔者认为,单单从manarat、discount这些方面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潜力可能有限;企业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信用风险管理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办法。
4几点启示
我们从实证分析中了解到了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的现状、变化态势及其管理现状,并由此总结出几点启示。
(1)正确认识信用管理,倡导以现金流为主导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我国企业解决客户信用风险问题的第一步。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企业的生存就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发展。企业促进应收账款及时、足额的回收,是保证“现金流”正常的基础。
(2)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运用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或方法,使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可以严格、有序地执行信用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改变销售和管理决策严重失控的局面。
(3)我国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努力以降低信用风险的重点应放在选择好的信用销售对象(事前防范)上,也就是说重点应该放在客户资信评估这一流程上。
(4)由于国内尚未建立起标准透明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因此在构建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时应有意识地加强系统收集信息、甄别信息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美]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和其他范式[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殷明,崔毅.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决策模型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369-371.
[3]JianminJia,JamesSDyer,JohnCButher.MeasuresofPerceivedRisk[M].Mang,SCI,1999.45,519-532.
[4]石晓军.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特点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0,(11):9-16.
[5]新华信.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新华信,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