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优化以人为本管理体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优化以人为本管理体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优化以人为本管理体系

“四个一”目标管理法

创建一个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是我们的工作习惯和特色,由书库、题库、软件库、培训资料库组成的知识共享平台,不仅缩短了班组成员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快了大家的学习速度,而且还帮助每个人提高工作的成功率,使我们得以独立自主、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

书库:凡是和班组专业有关的资料,都将其收入书库之中。比如《总体设计》系列丛书、《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系列丛书以及弹道制导书籍、手册等等;

题库:这里存放着大家经过多年积淀、在汇总工作之需后编写出的“摸根探底3000题”。这些考题巧妙地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不仅考核新员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启发老员工的创新思维;

软件库:这是我们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而创建的设计软件共享的技术平台,只要进入这个平台,就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培训资料库:无论工作多忙,班组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工作也从没放松过,每一次培训交流的资料、视频都被收集起来放入资料库,方便大家学习。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我们遵循一套完备、规范的管理体系,目前包括12项规章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全员管理各岗位职责》、《专业培训和学习制度》、《奖惩制度》、《考勤管理办法》、《6S区域清扫制度》、《办公行为规范》、《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新职工培训管理制度》、《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弹道专业结果分析规范》、《制导专业结果分析规范》。

在12项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量化考核制度。我们班量化考核法以对工作量的考核为基础,在量化考核中引入了对设计质量、设计能力、主观评价、特别处理办法、奖惩等6个主要部分内容的考核。通过综合考核办法,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和全面。

树立一个永保成功的理念:我们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信条,树立了永保成功的理念。为加强质量制度建设,班组严格执行“双岗制”和“三审制”,确保了设计的正确性。编写和不断更新各专业的《设计要素》、《靶场工作日志》、《设计师手册》、《设计文件模板》、《设计文件规范》等,从技术和管理上提升设计质量。我们还结合型号设计工作与专业发展,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在型号设计工作中,开展重点项目的复核复算工作;在型号发射过程中,积极开展质量“六个一”活动,即型号出厂前进行一次状态检查、一次工作交接、一次技术培训、一次质量教育,型号飞行后进行一次质量总结、一次技术交流,确保型号研制质量全程受控。

打造一个和谐小家:把余梦伦班组打造成温馨和谐的小家是我们全体组员的共同目标。在几十年的班组建设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和健全“建家”工作机制,制定班务公开实施办法,定期公布各项考核情况,定期对工程组长工作进行评议。

在余梦伦的影响下,我们班组创建的关爱机制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班组的和谐、稳定状态,班组长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大家都会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自然而然地随时交流和沟通感受彼此的关爱,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拓展活动,增进彼此的理解、信任和友谊。

“三段助推”育人法

加添燃料,助推起飞:刚来余梦伦班组的员工,就像一枚竖立在地球表面的火箭,起飞需要燃料助推。于是,班组便为新员工准备了充足的燃料,如专业小贴士、设计指导体系等,帮助“火箭”起飞加速。

“设计指导体系”是火箭起飞的主要燃料。我们从精细化设计入手,逐步形成以《设计师手册》、《靶场日志》、《设计模板》、《设计要素》为主体的“四位一体”设计指导体系。新员工只要用心学习设计指导体系,就能把握各种设计要素、固化设计经验、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

“专业小贴士”是火箭起飞的辅助燃料。我们将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各专业知识的精华和基础部分提炼出来,形成“专业小贴士”,每天计算机开机时会自动弹出“小贴士”,实现日有所学的目的。

导引航向,带领绕飞:完成起飞的员工,具备了一定的速度,接下来就是在有经验的专家带领下,沿着正确的航向边学习边工作。新人进班组后,会在指定的指导老师带领下工作,无论遇到问题还是有了困惑,都可随时请教;指导老师会手把手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他,让其迅速实现由学生向工程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班组里还开设了由老员工畅谈工程经验和工作体会的交流互动平台“专家论坛”,传授经验、传承优良传统。“专家论坛”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目前,不仅已有33位航天界一流专家在此指导工作,而且还把学有所得的新员工也请上讲台传授学习分享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承担重任,鼓励领飞:就像火箭进入加速、要挣脱地球引力成为绕太阳飞行的行星一样,待新员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技术上能独当一面时,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培养和历练。主要通过参加靶场发射任务接受磨练、参与国际交流追踪学术前沿、设计新型号弹道制导方案等,让自己逐步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技术带头人。

“三步跨越”创新法

第一步重基础,倡导“三共享”:“三共享”是指推导的数学模型要共享,技术成果要共享,设计经验要共享。处在入门阶段的员工,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为创新打下扎实基础。班组激励员工积极动手推导理论公式,熟练掌握基本模型,在班组形成了“推公式、记笔记”的优良作风,一旦员工有技术突破,新成果立即成为班组的基础知识,然后,大家就会用“三共享”理念普及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步重效率,要求“四个一”:处在中级阶段的员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新软件、新工具,提高创新工作的效率。于是,班组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员工,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员工初次设计弹道,需要一个月时间,再次设计就要求只能用一周时间,第三次设计要求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并且要对高效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四个一”归根结底是要求员工要精通各种设计方法,并且自主开发出具备多种功能、适应多种任务的新设计工具,从而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效率。

第三步重突破,推行“五结合”:处在高级阶段的员工,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超越前人的信念。为了启发创新灵感,我们推行“五结合”,即新老结合、学研结合、中外结合、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结合、预研与技术应用结合。

“新老结合”即刚进入高级阶段的员工与组内老专家相结合。比如新员工何巍与茹家欣老师共同开展深空探测研究,很快就取得了创新成果,并联合,赢得国际同行赞赏。“学研结合”即学校研究课题与班组研究需求相结合。让高校参与到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可以给班组提供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手段,有利于科研创新。

“中外结合”即班组当前研究与国际同行的研究相结合。自2009年起,我们班多次代表一部参加ISOESTEC工作会议,并提出国际航天标准《星箭分离远场分析要素》提案。该标准提案已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结合”即通过工程需求,提炼出理论创新课题。比如在载人航天工程研究中,出于航天员安全考虑,需要在火箭上安装一个逃逸塔,根据这项工程需求,班组进行了全新的逃逸弹道设计,开拓了设计方法的新领域。

“预研与技术应用结合”即预研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与实际技术应用相结合。比如载人登月的预研概念提出后,我们为适应载人登月需求,开展了跨音速段降推力减载设计、在轨部段光照条件分析、快速交会对接响应方案分析等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