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后现代管理造就和谐企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是20世纪初以前的传统管理阶段,其特点是经验型管理;二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代表,企业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末的现代管理阶段,其特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运筹学、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型复杂的重大工程的出现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等等,使企业管理走上现代化阶段;四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界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激烈的变化,其本质性的变化是: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主体跨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产品开发、管理范围、增长方式等都得从全球观念出发;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让信息变得更加无所不能,改变着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流程,改变着企业间的联系,改变着企业交易、合作、竞争等多方面,推动着企业营运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重塑经济过程;
———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弹性化等。这些本质性的变化引发出许多新的重大矛盾关系,从而使企业管理正在走向后现代管理的新阶段。
后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所谓后现代管理,是指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环境巨大变化的企业管理,其主要矛盾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关系:
一、企业与市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社会资源是由市场配置还是由企业内部组织配置,主要决定于资源的市场交易费用(即买卖中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企业边界就是由于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所确定的。而互联网技术却促使企业经营由实体一体化走向虚拟一体化,从而使得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化。它要求企业供、产、销、服务等业务流程必须实行再造,组织结构必须实行扁平化和发展动态联盟等。
二、人与自然。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加速推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程。但与此同时,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又大大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实施绿色化管路。
三、资本与知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要素的主体逐渐由资本向知识转移,因而也引起管理的重大变革。企业产权结构中除货币资本外,知识资本逐渐强化,人力资本同货币资本一样,也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这样,就使两权分离的委托———关系的治理模式逐渐模糊化;同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和员工自主管理,创建学习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等。
四、还原与整体。泰罗学说以来的管理学在思想方法上一直受还原论影响,认为企业整体的性质可以还原为部分或低层次的性质,认识了部分和低层次,通过累加即可以认识企业整体或高层次,认为分工越细,效率越高。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说:“一开始,人们就教我们分析问题,把世界分成若干部分。这种方法看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工作和问题,然而,我们必须付出看不见的很大代价。我们不能看见我们行动的结果,而且在一个更大更全的总体中失去了联系的固有方向。”总之,实践证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优势和效果越来越取决于企业整体对环境的敏捷性和适应能力,因而,必须把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强调企业内部整合以及同外部耦合互动,实行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把企业作为一个适应系统来研究。
五、均衡与非均衡。在当今时代,管理哲学正从重视“均衡”转向更重视“非均衡”。唯物辩证法认为,管理实践是充满矛盾的动态过程,矛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而,实施管理,应当有意识地对某些资源、环节、能力实行重点突破,要十分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矛盾关节点,使企业运行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激发企业在不断解决不均衡中不断挖掘潜力,使企业能力与素质不断跃升到更高层次,不断持续成长这样,就必须强调创新是管理的灵魂和动力,同时要不断培育和变革企业的核心能力,等等。
六、绩效与防范。泰罗学说以前,由于经营环境是稳定的,因而,管理不讲防范,而是希望经营中不出问题,实行出了问题再去解决的方针;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同时假定它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因而,发展为实行以效率为中心的绩效管理;现在,经营环境的特点是振荡、随机、突变,对未来的预测越来越困难,因而,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防范管理就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企业能否持续成长和长寿,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促进企业成长的因素;二是制约企业成长的因素。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长,使人们由过去比较重视促进成长因素,转向对促进成长因素和制约成长因素并重,强调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在防范与绩效之间寻求平衡。
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企业经营无国界。由于管理活动是受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因而,跨国经营必然存在着文化的摩擦与冲突,影响人们之间的和谐与管理效率。所以,跨国经营不仅要资本相融、智力相融,还要文化相融(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惯性等相融),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融合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