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及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及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及创新

1新时期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1现实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施工企业骨干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管理水平偏低,管理能力相对弱化,这些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单位和勤杂人员管理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且高度分散,管理者往往是鞭长莫及,很难对他们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

3)实施新的工时制后,各种节假日、双休日占去了不少的时间,但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时间,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也随之增加,对施工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问题隐蔽性也越来越强。

1.2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潮水的冲刷,松动了员工原已稳固的思想支柱,外面物欲横流、多彩易变的花花世界拥有强大引力,使部分员工高昂的工作热情一落千丈,对落实各项日常工作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

2)社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刷新了员工生存观念的主页,生存危机的阴云遮住了希望之光。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市场等政策的出台,使企业员工传统的就业观念被异常激烈的竞争上岗所替换,强烈的危机感驱使他们把主要精力转入到一技之长之上,由此造成对企业日常工作漠不关心的不良局面;

3)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丰厚的实惠,收入反差的日益增大使部分员工的人生坐标发生改变。看到一些人在党的富民政策帮助下成为富翁,自己却仍在干着与致富无关的工作,内心的失落感日趋加大,减少了安心企业建功立业的工作动力;

4)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希望渺茫,促使部分企业员工高昂的激情开始出现逆向增长。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使部分员工的成长进步受到一定的影响。成才目标的不明朗和事业发展的不顺畅,都能使大家的工作激情受到冷却,悲观失望情绪也会因此而增长,致使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受到相应的影响。

2新时期施工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对策探析

2.1利用民主管理的意志和主张实行行政管理

2.1.1领导者行政管理的本质

行政管理是相对于行政组织而言的。任何管理都是在组织中相对于管理对象(人、财、物、事和信息等)进行的。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构成的行政组织中,由于领导者位于上级,我们可以把行政组织中的任何管理称之谓“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亦称领导者管理。按管理性质划分,有我国制度管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管理行政和业务,是通过选用精通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和领导科学的人才,依照法规制度来实施行政管理;通过遴选精通科学技术和知识管理的人才,依据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发展规律来实施业务管理;通过选拔精通相应管理工作的人才,依照相关法规来实施施工企业行政管理。领导者管理(即集中管理)的本质是上级对下级集中并利用被领导者管理(即民主管理)的意志和主张的制度管理。领导者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他人。

2.1.2领导者管理的内涵

施工企业的各级各类领导者都在法律法规管理下,在建立施工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把所辖管理对象———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和主张集中并利用起来,通过制定既约束本级领导者又约束被领导者的行为制度,按制度实行公平自主管理,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境界,使制度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自觉遵守、自律前行。其中,对领导者自身的要求更高,领导者没有群众观念、不相信和依靠群众,凡事不走群众路线、不动员和组织群众,不依靠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实行民主决策,就是缺乏起码的领导素养,就是不能胜任行政管理的人。要求被领导者做到的,领导者必须首先做到,因为领导者是下级的模范和榜样。俗话说得好“:干部、干部,必须先‘干’一步,事事走在人前,起表率作用。”领导者管理下级、部属的“资本”,靠的是身先士卒和标杆作用,这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优良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史与实践一再证明:集中民智形成制度,用制度管理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文关怀性和相互监督性;对违背制度者才有惩罚性,对模范遵守制度者才有褒奖性。领导者管理下级、部属的基本方法是:率先垂范,伴以教育人、培养人、激励人,解决部属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讲科学、行民主、按制度管理。

2.1.3科学管理的观念

胡总书记指出,各级要真正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实行科学管理是全面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行政系统运行效率,增强施工单位的生产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行政领域实行科学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因此,确立科学管理观念,是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建设效益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传统落后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观念根深蒂固,困扰了科学管理的施行。管理中的“领导至上”、“官大一级压死人”等在有的单位死灰复燃。建国后的有关管理文献、文艺作品和企业现实管理中,“只有上管下、没有下管上”的观念,仍然在少数单位领导思想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过度强调集中统一的管理,忽视或丢弃了集中统一的基础———建立在民主管理之上。这就不难看出实行行政管理创新的现实必要性和艰巨性。因为,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严重违反了现代行政管理科学的规定:管理是上下级的共有共存的“场”和必备环境条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共同意愿和责任;现代企业个个都在管理之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领导者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相对于管理来讲,在科学和制度面前,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科学和制度才是真正的管理者。没有被领导者的民主管理,就没有领导者的集中管理,领导者管理与被领导者管理构成了上级与下级良性互动的行政管理机制。

2.2实行被领导者管理是下对上公权力的形成与使用的公正维权护法的管理

2.2.1被领导者是施工企业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和主人施工企业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企业,是人民向国家纳税养育的企业,党、国家和施工企业的人民性决定了所有被领导者———每个员工,都是新形势下实行企业建设与管理科学发展的主体和主人。在任何一级行政组织中,领导者始终是少数人,而被领导者总是多数人。不确立员工在施工企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认同多数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主人作为”,只承认少数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就会使行政管理滋生“个人说了算”,导致领导者管理权力过度集中———权力集中就意味着腐败。这样下去,就不能顺应时代和行政管理创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充分肯定员工在施工企业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和主人地位,充分发挥员工在施工企业建设和管理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领导者管理作为领导者管理的坚实基础,是施工企业各级组织的政治责任。被领导者管理的实质,是下级对上级行政管理公权力的形成与使用的公正维权护法的管理。

2.2.2行政管理是施工企业建设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行政管理是施工企业建设中大量且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制约施工企业建设与管理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一切工作的始终。实行被领导者管理是对领导者管理的完善和监督,是对传统单向管理的补充与变革,是解决施工企业中一切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根本办法,是实行行政管理创新的实际行动。这需要被领导者要有超凡脱俗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主人意识、大局意识和管理意识,积极投入并参与行政管理创新,为形成并使用好赋予领导者管理的公权力尽心尽力,保证行政管理的公权力为公不为私。努力实现好公正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保护好依照法规制度的公平管理,确保“人才兴企、科技强企、质量建企”战略目标的实现。

2.2.3处理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被领导者必须克服“管理是上级、领导者的事,与下级、被领导者无关”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培育“管理是上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共有责任”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习惯;必须克服“违心服从、盲目遵从、随便跟从、察言观色、趋炎附势、不敢在领导者面前说真话、说心里话”的自私心理,养成“出以公心、立企为民”、“敢想、敢说、敢做、负责任”的主人翁心理;必须克服“看笑话、放任不管、随大流、人云亦云”当旁观者、局外人、无主见、无主心骨的态度,坚持“明辨是非、建言献策、扶正祛邪、主持公道、主张正义”,当局内人,做到有主见,有主心骨;必须克服“管理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因循守旧”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全局观点、民主法制、积极向上、‘八荣八耻’、核心价值观和自主创新的科学管理”。人人都为行政管理公权力的形成与使用献心力、出实招,为公正维权护法的管理贡献力量。

2.3提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创新素质,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和效益

2.3.1提高创新素质,必须学习新理论

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夯实创新素质的理论基石,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惟深钻精研理论观点,更在全局上把握其精神实质;不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善于实际联系理论;不光盲学盲信,还要善于发现创新理论的辞章美、逻辑美、真理美;广泛涉猎其它知识,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充实学习内容,开阔学习视野;着力解决好“动中学”的问题,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以灵活的方法学习。

2.3.2提高创新素质,必须确立新观念

观念更新,才能出学习动力,出工作思路。因此,提高创新素质,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一是科技推动观念。必须加大科技知识学习力度,开发引进科技方法,使科技成为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推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二是创新人才观念。领导者不仅踏踏实实做好企业日常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更要把自己培养成科学型、谋略型、智能型干部。三是效益至上观念。在做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多些量化指标,考虑成本与产出,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2.3.3提高创新素质,必须充实新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源泉,知识的质量决定着思考的质量,知识的更新带动行动的创新。必须提高知识数质量,不断完善复合知识结构。一是要学会梳理升华“杂知识”、“隐知识”、“旧知识”。要想不被知识爆炸“炸”晕大脑,就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杂中取精,隐中显实,旧里出新。二是学会发现创新“真知识”“、活知识”“、核心知识”。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价值较大的知识,培养锻炼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的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三是学会甄别删除“死知识”“、错知识”“、伪知识”。不断清理淘汰“死、错、伪”知识,使知识储备更加充满活力,知识运用更加富有效率。

2.3.4提高创新素质,必须健全新机制

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创新素质,更依赖于鼓励保护创新的环境和制度设计。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一是完善集聚带动机制。把重大课题、使命任务作为创新生长点,带动创新要素、团队、观念的形成。二是建立竞争对抗机制。研究新时期行政管理特点,改变行政管理工作唯权套路,在自我管理、共同管理中激活其创新思维。三是理顺评估应用机制。以科学方法评估运用创新成果,鼓励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创新自觉化、经常化和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