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论文

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环境设计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设计培训机构,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另一类是大中专院校,包括本、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院等。尽管教育方法各有特点,但两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所学的专业知识仅仅是专业的开端,缺乏针对市场的应用型教育,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因此,无论哪一类的环境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应当提供给学生符合市场应用的职业技能知识。由此可见,环境设计专业急需创新现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针对市场需求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具有职业设计资格的,且适应市场与企业需要的高水平设计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商业化的经济市场。通过教学改革与现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手段径。

(一)建立环境设计专业“3+1”的新型教学模式

从行业的市场特点来看,环境设计企业的需求是“即插即用”型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备的综合型高素质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应用型职业技能。由此可见,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与实习实训课程变得极为重要。“3+1”的新型教学模式由“3”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毕业设计两个部分组成,大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年进行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实训课的学习,第四年进入环境设计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多参与社会生产实践、设计实践的机会。要求毕业设计创作必须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中完成,使学生能“真刀真枪”般地投入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中,体会生产实际的现场气氛,这样可以缩短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时间,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创立环境设计专业“双证书”或“多证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书”或“多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与践能力为目标,解决目前人才需求发展的有效方式。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可以考取行业相关设计师证书,如室内装饰设计师证、建筑设计师证以及景观设计师证等。通过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各种设计师证书的考核,落实考试大纲,并制定考证的种类和学期时间,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除此之外,还应当坚将“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纳入毕业制度要求,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证意识,真正认识到“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三)创新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1.建立专业实验实训中心

实验实训中心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办学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与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中心,包括施工技术实训中心、环境艺术设计中心建筑装饰体验中心等。这些实验实训中心的建立,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用性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塑造,以及应用实践与课题研究等能力的培养都有极为重要作用。

2.实行工作室制,开展项目化教学

建立环境设计专业校内工作室,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联系企业或科研单位承揽实际设计业务,并将业务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使校内工作室与地方企业成为设计生产的联合体,使专业教学与实际生产得到更为紧密地结合。开展项目化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引进来”,即承揽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际设计项目,并引入课堂教学,导师带领学生在课程中通过完成实际项目设计的制作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二是“走出去”,即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走出学校进入企业或实习基地,以课堂实习或毕业实习等方式,完成实际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能力。实践证明,学校通过与地方环境设计企业或科研单位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在课堂中引入项目教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与自信心的提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迅速转换角色并融入工作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校企校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校企校研合作,创新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与地方企业以合作的方式实践“3+1”的培养模式。例如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让学生在到大四以后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包括毕业设计在内的多项实践性课程必须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习、研究并完成,企业按照实习期间的工作量和贡献度给予学生补贴,帮助学生毕业以后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并融入企业的工作之中。二是以科研课题为基础,与环境设计企业、科研单位进行综合性的理论及应用展开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成果实现校企双赢。三是邀请企业或科研单位设计师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学校定期邀请环境设计企业的设计总监、优秀设计师或者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老师学生进行学术研讨会,将企业前卫的设计理念、现代经营与管理理念以及科研单位最新研究成果等引入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之中。这三种合作模式是教学、科研、生产、应用四个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三者的各自优势,合理优化校企资源配置,体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三、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照地方环境设计企业需要的人才规格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以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岗位能力为目标,通过对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有计划地进行环境设计专业的单项、专项以及综合项目训练,进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设计思想的主题和项目载体从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设计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从理性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为主,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

(二)广泛开设专业选修课

广泛开设专业选修课,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使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另外,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较强,可以开设相近专业的软件课程,如AI、Dreamweaver、AfterEffects、Premiere等,或者选修多媒体系统设计、影视后期与动画设计、插画设计、网页设计等,学习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设计软件,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市场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环境设计市场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单一模式难以适应设计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当顺应市场需求,改革和建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形成产业、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李玲 单位: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