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质工程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主要研究与地质体有关的工程问题,是在利用地球的自然环境、物质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人类活动中,涉及地质体的评价、处理、改造和控制的科学技术。19世纪中期,国外地质工作者开始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工程地质学科体系。1949年之前,我国没有独立的地质工程学科,地质工程学科被包含在土木工程领域内。1952年,国家先成立长春地质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又成立武汉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后来,冶金部、铁道部、水利部等所属高校视各校实际状况开设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专业。国家教委在1993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含“勘察工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10多个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1998年,开始实行新专业目录,这次改革把“勘查技术与工程(080104)”和“资源勘查工程(080105)”两专业合并成“地质工程(080106)”,新的地质工程专业包含1998年专业调整前地质类所有的地质类工科专业。2004年9月,“教育部地矿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建议增设“地质工程”专业,保留“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并新增“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近年来,我国有28所高校开设了地质工程专业,28所高校以前隶属不同行业部委,与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都有所不同,根据各个学校长期办学的积累和特色,形成了特定的专业内涵和定位。学校需求侧重面各不相同,因此,各校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差异也较大。江西理工大学位于享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美誉的赣州,其前身江西冶金学院成立于1958年,当时设有采矿与地质系;1977年增设矿山地质专业,地质工程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确立复合型地质工程本科的办学方向;2014年,地质工程已有3届毕业生,由于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以专业适用性高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受用人单位欢迎。专业连续3年,就业率为100%,考研升学率达34.3%。
二、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一)社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地质工程专业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多领域。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好,就业门路宽。从2004年开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等工作日渐重要,为地质工程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环境。据调查,从2004年至2014年,国内各高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供应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比例一般在1∶5到1∶6之间,有的甚至达到1∶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钻探、基础工程施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对地质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减少,矿山企业对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随之减少。而近年,各校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用人单位人员饱和,对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与前几年相比,2014年10月学校大型招聘会招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及需求量减少,不及前几年岗位数的三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后社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将由技术型需求转向素质型需求,计划经济体制下“专才”模式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
(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复合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良好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多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思维三个方面的复合。地质工程复合人才不仅要掌握地质学科专业知识,还需精通工程理论和设计知识;不但要逻辑思维能力强,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懂施工、会管理、能经营。
三、江西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为保证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断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形成学校独有特色。
(一)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作为学科专业建设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奠基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地质工程专业积极构造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在模块设置上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和集中实践环节。通识课程设置包括“体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英语”等,重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科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普通地质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任选课包括“工程钻探”“地质灾害防治”“地球物理勘探”“岩土锚固与支挡工程”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比例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工科专业。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根据地质工程专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工程单位共同制定了双向培养计划。每年选派教师到工程单位进行工程训练,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同时,学校也从工程单位引进有多年工程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稳定和壮大教师队伍。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育
实践教学对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实践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安排了普通地质学认识学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11门必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安排210学时实验,3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江西理工大学作为江西赣州的一所本科院校,有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学校所在的赣州市有众多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施工企业及大量矿山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等方式,为复合型地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完备的实践教学平台。另外,学校每年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做学术报告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有重要意义。地质工程是一项重要又艰苦的工作,学生除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因此,要转变教育理念,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与挖掘学生潜能。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加强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实践环节,为地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陈飞 何书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