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化人才培养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和频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各类人才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并制定“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熟练掌握并运用外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不仅是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必要工具,更是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作为各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必修课,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外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完善、知识广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和熟悉国际事务运作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因此,了解国际化人才内涵、构建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亟待探索的课题。

二、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界定,但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定义。Stephens认为“跨文化知识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创造性思维、笔头交际能力和灵活性”。庄智象总结了国际化高端英语人才应具备五种的能力,“扎实的语言功底、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通晓国际规则、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王雪梅将国际化人才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九个点,“拥有合理的知识体系,包括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国际知识;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综合以上各种阐述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国际化人才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与深化,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可以跨文化进行经济、文化、技术、商务以及学术等交流与合作是国际化人才内涵的核心。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理应自觉担当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需求且责无旁贷。

三、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化人才短缺这一瓶颈问题的出现,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前景深感质疑,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则存在消亡的危险。胡壮麟在2002年就曾预言,“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最终目标是使高中毕业生达到现在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至六级的水平。那么,这就产生若干年后大学英语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蔡基刚教授也认为,“随着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学生入学就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要求或一般要求的比例不断上升,大学英语的衰落和消亡是必然的趋势,这个进程由于国际化课程的挑战正在加速。”在很多高校,大学英语被边缘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已从顶峰时期的16-20分压缩到6-12分,有的高校甚至允许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免修大学英语学分,大学英语“退场”的呼声也时有耳闻。学生的英语水平真的已经达到一个不需要继续学习的程度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国际化的时代背景让英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到了在沉默中退出还是在改革中崛起的重要节点。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充分了解社会及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与定位,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配备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以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一)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与社会需要、学生需要紧密相关,因此其需求分析应从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两个层面进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给社会和英语学习者带来新的需求,社会需要国际化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也由原来的从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应对四、六级考试转变为通过英语找到了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商业的钥匙、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化课程、查阅文献等等,原先那种漫无目的的英语学习已经不适合时展了。蔡基刚认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用英语查阅文献、参加讲座和撰写论文,就不是出色的学生,因为他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上具有国际竞争力”。通过需求分析,我们才能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定位,才能更有效地展开教学。

(二)明确目标与定位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依然是2007年教育部正式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中把大学英语定位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教学目标停留在语言基础这一较浅层面上,比较空泛含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交往”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很迷茫,这种通用英语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基础英语只能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交际,根本无法满足专业学习或日后工作的英语需求,四、六级考试成了学生和学校唯一清晰和实在的目标,考试通过后学生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力。事实证明,即使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其英语水平与职位所需的英语能力也是相差甚远。大学英语教学到底应该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英语能力?应该为什么样的大目标服务?当下大学英语如果继续作为基础性课程,将教学重心放在基础能力培养和过级上,势必舍本求末,不合时宜。从时展和国家战略这一基点出发,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大方向就明确了,只有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参加学术讨论、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等等,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才能真正把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人才,只有向学术英语转型,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才能获得新生。

(三)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是以培养学生一般技能的基础英语必修课为主,以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外语人文通识类选修课为辅,强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忽略了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这显然与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不相匹配。大学英语教学要根据新的目标和定位,将重心从原来的基础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课程设置要以学术写作、学术听力、学术口语等旨在提高学生专业领域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为主。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需求各有不同,对基础薄弱或是想参加各种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可以开设基础英语作为选修课,也可以给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如贸易英语、法律英语、财经英语等选修课。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开设学术能力英语,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可以为后续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从“学习英语”到“用英语学习”的转变,避免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脱离的现象。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能力培养。“技能、文本和实践是学术英语成功的三个要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具有不同交际功能和任务的文本展开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从事专业实践的能力。改变原有以知识单向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以专业内容为依托,采取小组讨论、场景模拟、项目研究等有针对性的多样性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建立课堂—多媒体—网络三者为一体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的运用和处理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佳化。

(五)配备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大学英语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教学,因此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配备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理念,了解国际前沿的知识和理论,并能紧跟世界和时展趋势,只有具有国际化观念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大多具有外国语言文学学历背景,对于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较为生疏,高校要对当前的教师培养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加强与海外知名高校和机构的合作,鼓励教师出国进修、访学,进行学术交流等,切实培养师资教育教学的国际化理念和意识,提高国际化水平。同时,高校还可以引入国外优秀专业或学术团队,加大海外师资比例,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机制应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的战略目标之上,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是否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查阅专业文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需要,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信心。对教师的评价应重点考量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学生达到国际化人才标准的帮助度,旨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伴随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机制的诞生,传统的大学英语语言基础水平测试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另外,学校相关部门要做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积极搜集社会反馈,了解毕业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化接轨。

四、结语

国际化的时代浪潮以及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为大学英语教学赢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统一协调和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真正承担起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

作者:于美娜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